箭扣長城東段修繕通過竣工初驗

2020-11-11 08:44:24|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周經韜

原標題:“最小干預”原則貫徹得更徹底,兼顧安全和野趣箭扣長城東段修繕通過竣工初驗

箭扣長城東段修繕通過竣工初驗

  工程探測人員在長城上探測、記錄相關數據,為明年的搶修計劃做準備。北京日報記者 和冠欣攝

  北京日報記者 于麗爽

  “第一次來爬的人仍然感覺箭扣長城很險、很野,感覺不到這段已經修過了。但爬的過程中能感覺到長城是安全的,人也是安全的。”經過5個小時的初驗,臨下山時,專家們集體點讚。

  昨天,箭扣長城東段(三期)修繕工程(123號—130號敵臺及邊墻)順利通過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及相關單位的竣工初驗,意味著馬上可以進行竣工驗收了。相比二期,三期“最小干預”原則貫徹得更徹底,在確保文物、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長城歷史演變信息得到較好保留,有險無驚、野趣依舊。

  昨天上午9點,在懷柔區文物所的帶領下,驗收組一行在懷柔區雁棲鎮西柵子村集合開始爬長城,下午2點才下山,驗收工作歷時5個小時。

  “工程品質整體良好,較好地體現了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干預的文物保護原則。主要病害、險情得到基本排除,文物本體總體健康安全。系統考慮了局部和整體的排水體系,各敵臺及邊墻排水口設置基本合理,較好地解決了排水問題。”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查群、北京建築大學朱宇華、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張依萌三位專家現場對工程品質進行復核後寫下驗收意見。

  據介紹,早在2016年,箭扣長城修繕工程就啟動了,到今年已經進行到了第三期。箭扣長城東段修繕範圍全長1094米,涉及敵臺8座,邊墻8段,施工內容包括敵臺及邊墻的主體、地面工程,今年4月17日開工。修繕重點關注三個方面:長城本體安全和人員安全、長城歷史演變信息的保留、環境的保護。

  “與二期相比,我們對文物修繕‘最小干預’原則又有了新的認識,是有效的‘最小干預’,並且執行得比較徹底。”工程設計負責人趙鵬介紹。

  以128號敵臺為例。“原來是兩層,上面的一層已經坍塌了。按以前的修法,為了儘量接近文物原狀,會對一層內部進行揭墁和鋪裝。但這次深入貫徹‘最小干預’原則,只解決了露天部分的排水問題,沒有露天的部分保留原樣,沒動。”趙鵬介紹。

  還有130號敵台東側,斷崖下有一道深溝,修繕前,臺階已經損毀,露出臺階下填充的毛石和山體上石筍。修繕對碎磚石進行清理後,對安全性進行了處理,如穩固毛石、邊墻。殘損的現狀進行保留,靠近一側邊墻恢復了很窄的臺階,既能看到歷史信息,又能滿足人員安全通過。

  127號敵台西側還保留了一塊“攔路石”。“這塊大石頭從上面掉下來,正好堵在了敵台西側的入口處。修繕前人走到這兒,要貓著腰才能鑽進去,進去後腳下是碎石,有落差,不安全。”施工技術顧問程永茂介紹。修繕沒有把大石頭移走,保留了貓腰才能通過的體驗,但在裏面清理了碎石,砌了臺階,鑽進去後落腳很安全。

  三期修繕更注重環境保護,重點是長城內外、上下的植被,暫時不影響本體安全的儘量保留,因此在三期的城墻上能看一片片小樹林。長在臺階上的樹有的還進行了樹形整理,民間俗稱“油簍頂”的敵台東側臺階上,就保留了一株鄉土樹種牛筋子,樹形整理後形似迎客松。

  專家組也提了建議:建議對各敵臺及邊墻建築原形制進行展示説明;建議後續進一步做好長城的日常管理工作,特別是對各排水口的定期清理,加強日常巡視工作。

  雖然有險無驚,但因為長城修繕採用的是傳統材料,過度踩踏也會影響工程效果。趙鵬呼籲,遊客不要為了獵奇盲目前往攀爬,等到有一天箭扣長城開放,再在專業嚮導的帶領下有序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