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0平方米橋史館到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02-22 08:59:18|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周經韜

原標題:建黨百年之際 北青報記者走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聽老職工講述建館歷程 從70平方米橋史館到國家一級博物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矗立在序廳內的“血肉長城”大型浮雕

  傳播抗戰歷史,推廣社教活動,徵集抗戰文物,開展史學研究…… 坐落在北京市豐台區宛平城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全國唯一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專題紀念館。建館34年以來,觀眾總數已達3700萬人次。鮮為人知的是,這座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前身”,是一間僅有70平方米的橋史館。值此建黨百年之際,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抗戰館的在職老職工張玉平,聽其講述黨員幹部在建館歷程中所體現出的擔當。

  館藏文物3萬件、舉辦專題展百餘個

  自盧溝橋向東,進入宛平城,會看到一座醒目的建築,它背倚宛平城垣,門額上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題名,是由鄧小平在1986年7月9日親筆手書。步入序廳前要踏上兩組臺階,第一組8級,寓意八年全國抗戰;第二組14級,寓意十四年的抗戰歷程。兩組臺階之間的平臺上,是2014年7月7日由習近平主席揭幕的“獨立自由勳章”浮雕。

  步入序廳,名為“血肉長城”的大型浮雕氣壯山河,象徵1931年到1945年的十四年抗日戰爭,在中國共産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壯麗史篇。主展廳內,是2015年推出並展陳至今的《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大型展覽,全景呈現出中國人民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歷史,該展覽榮獲第十三屆(2015年度)中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據北青報記者了解,自1987年建館以來,抗戰館先後舉辦了四期大型基本陳列,推出百餘個專題展覽,觀眾總數達3700萬人次。

  抗戰館還致力於文物的徵集、收藏與研究,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戰時期的各種歷史文獻和實物為主,現有館藏文物3萬件(套)。從無到有、發展壯大,抗戰館的今天離不開老一輩國家領導人的支持。近日,北青報記者專訪抗戰館的老職工張玉平,聽她回憶那段鮮為人知的建館歷程。

  “前身”是一座70平方米橋史館

  出生於1963年的張玉平,于1984年到豐台區文物管理所(盧溝橋文保所)工作,198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從1987年建館至今,張玉平先後在抗戰館8個部門任職,現負責財務工作,是抗戰館為數不多的在職老職工。

  據張玉平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在盧溝橋東橋頭,豐台區文管所建有“盧溝橋史料陳列館”,展陳面積約70平方米,相當於抗戰館的“前身”。1982年,“七七抗戰”時駐守宛平城的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之女宋景憲來館參觀。隨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鄧穎超接見宋景憲,宋景憲提出盧溝橋史料陳列館的規模寒酸,此意見得到了鄧穎超的重視。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了建立抗戰館,當時的豐台區文管所做了不少努力。張玉平介紹,時任豐台區文管所所長郭景興生於1928年,是一名老共産黨員。郭老除了帶領大家做好文物普查,還為保護盧溝橋和建立抗戰館四處奔走。

  因為盧溝橋、宛平城是七七抗戰爆發地,經常有遊客建議在此建立抗日戰爭紀念館。張玉平回憶,當時郭老帶領他們對公眾的建議進行整理,先後9次向市人大、市政協遞交相關材料。“應該説,抗戰館的建立和郭老的建言密不可分。”張玉平透露,上世紀80年代中期,豐台區文管所還在盧溝橋附近搭建起一座簡易大棚,佔地約500平方米,設立“日軍侵華罪行展”,但展陳條件依然簡陋。

  曾入選上世紀80年代十大建築

  基層文博工作者的建言,很快便得到了上級單位的回應。張玉平告訴北青報記者,上世紀80年代,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的一些負責人相繼到盧溝橋、宛平城考察。那麼,抗戰館現在的館址是如何選定的呢?對此,張玉平透露,上世紀80年代,宛平城年久失修,城墻殘缺不全,很多點位夯土裸露。1984年至1985年,北京市文物局先後兩次各撥款150萬元,先修城墻、後修城樓。當時曾有相關負責人設想,利用宛平城西城樓建立“盧溝橋橋史館”、將東城樓辟作“七七紀念館”,但每座城樓的室內面積僅有250平方米,因此並未採納此方案。

  “之後又出現兩種意見,一是將抗戰館建在人員流量較大的北京市區,二是建在宛平城內。最終還是選定在宛平城內建館。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侵華日軍的炮彈曾打到這裡,也就是現在的館址。”張玉平説,確定籌建抗戰館後,曾有多家建築設計單位提交設計方案,最終入選設計方案建築外觀肅穆,與抗戰館的主題非常契合。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建築還入選了上世紀80年代北京十大建築,並獲得魯班獎。

  對話

  籌建抗戰館時夜間清點建築材料

  北青報:您是如何參與到抗戰館籌建工作中的?

  張玉平:1985年,北京市政府和解放軍總政治部開始籌建抗戰館,很多單位都參與進來,我所在的豐台區文管所,全部工作人員都來支援建館。我雖説負責財務工作,卻也是在工地上摸爬滾打了一年。當時很多建築材料都是夜間到場,我們都要在工地上逐一清點。

  北青報:籌建期間有沒有讓您特別難忘的經歷?

  張玉平:奠基當日的天氣變化讓我印象頗深。1986年7月7日,舉行抗戰館奠基儀式。當天早7點我騎車到宛平城時,黑雲壓城、電閃雷鳴,下起瓢潑大雨,到了午後卻是天空放晴、陽光燦爛,奠基儀式順利舉行。當天的天氣極富戲劇性,好像是在迎接先烈“回家”。

  北青報:抗戰館的建築是由誰設計的?

  張玉平:當時對外公佈籌建紀念館後,有多家建築設計單位報名,最終選定了“輕工業部設計院”的設計方案,因為這一設計方案看上去很肅穆,與抗戰館的主題非常契合。這一建築還入選了上世紀80年代北京十大建築,並獲得魯班獎。

  北青報:能否介紹一下館內的經典歷史景觀?

  張玉平:序廳內名為“血肉長城”的大型浮雕,象徵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産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廣大民眾、愛國僑胞團結抗戰的壯麗史篇。這組浮雕與抗戰館同齡,僅在1997年進行了加高、加厚,主題不變而更具視覺衝擊力。隨著展陳的變化,這組浮雕屹立至今,見證了在抗戰館舉行的諸多紀念活動,現已成為抗戰館最具標誌性的精神象徵。

  本組文並攝/北京青年報記者  崔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