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高品質智慧人才 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建設

2021-03-05 08:51:50|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周經韜

原標題:培養高品質智慧人才 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建設 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一路走來

  2017年6月16日,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全國第一個以智慧城市命名的學院誕生了,它就是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雖然它是北京聯合大學學院中的“新兵”,但是它的誕生對我國智慧城市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落地實踐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四年來,從該學院畢業的學生紛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通信工程等領域,為北京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貢獻著力量。

培養高品質智慧人才 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建設

  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成立儀式現場

  ■ 緊跟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

  創立智慧城市學院

  2014年2月26日,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正式提出,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面臨著全新的城市格局重塑。在新定位的指引下,北京開始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騰退一般性製造業、區域性批發市場和區域性物流基地等,加快構建“高精尖”産業結構。

  科技創新發展的原動力是人才建設。可以説,哪有人才,哪才有科技創新。北京高校聚集,是重要的人才基地,擁有諸多的世界級學府和研究機構,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北京在人才和創新方面的優勢。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理應在這其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作為北京市重點建設的市屬綜合性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始終將培養高品質人才、服務首都發展建設作為目標。因此,在2017年6月,北京聯合大學為適應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要,對學校工科類學院進行調整,在原信息學院的基礎上組建了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以“崇德尚能,智慧精英”為使命,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日益進取,不斷發展,培養北京人民滿意的智慧城市行業所需的IT類專業技術人才。

  據悉,該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的二級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是學校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主要以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處理、移動互聯與大數據技術、智慧駕駛關鍵技術為研究方向。去年學院又成功申報電子信息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6個專業。其中,通信工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北京市一流專業。

  學院擁有一支年輕、有朝氣、勇於創新、應用性強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構成突出三個60%,即高級職稱佔比60%多;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佔比60%多;博士以上學歷教師佔比60%多。

  ■ 立足北京智慧城市要求

  建設智慧城市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的前身是北京聯合大學信息學院,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學院隨著更名,按照時代的新要求積極調整學院定位、育人體系、專業課程、師資隊伍等。

  育人體系方面,學院黨委在落實學校黨委相關文件的基礎上,圍繞“雙智慧”人才培養目標,並結合學院自身特點,初步構建了“一體兩翼多輪驅動”的三全育人體系。

  其中,學院三全育人體系中的一體指以學生成長為主體。兩翼指智慧IT(Smart)和智慧人文(Wisdom)。而多輪驅動包括:課程思政、校企合作、黨團引領、實踐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等。同時,發揮師生“雙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即在育人過程中發揮教師“導”與學生“航”的作用協同推進,通過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激發“雙主體”的創新實踐的內生動力,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生態環境,匯聚全員育人合力。

  在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黨委書記張俊玲看來,智慧城市是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結果,智慧城市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既需要專業技術,還需要高尚的品格、科技創新精神、工匠精神、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所以高校對智慧城市人才培養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才培養體系的全過程,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個根本問題的有效路徑是一種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育人的理念,其內涵是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其本質是一種課程觀,強調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以課程思政是新時代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此,學院通過種子工程、苗圃工程、燎原工程‘三大工程’在實踐中逐步推進實施課程思政的理論內涵,以點帶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

  據悉,種子工程是通過項目立項方式,培育“種子”教師,將重點和難點問題先行攻克,避免教職工畏難情緒;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技能比賽,讓優秀教師脫穎而出。苗圃工程是圍繞“七個要有”,營造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和互相促進的平臺,通過開展課程思政經驗交流、主題黨日活動經驗交流等,擴大課程思政建設方法、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起到苗圃建設的作用。燎原工程則是通過將“種子”教師先行研究、攻克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果裝訂成冊,並用多維信息技術融合構建專業思政樹系統,將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果以虛擬現實展示,達到可視化、具體化、可操作的實際項目效果,滿足專業思政資源的有效積累和應用,供所有教師學習、參考、交流,起到燎原的作用。

  與此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學院課程思政建設以教學研究項目立項的方式,逐漸形成了“以研究帶動工作、以論壇帶動交流、以課程思政帶動教師培養”的專業教師培養工作方法。

  一支協同有力的隊伍是直接決定著育人制度的落實和育人實踐的成效,因此學院自2017年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專業係教師黨支部書記參與學生工作的“學專融合”協同機制。與此同時,學院還通過廣泛宣講,開展三全育人“大學習、大討論、大落實”等,積極引導全院教職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三全育人”具體任務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

  ■ 錨定北京未來發展方向

  規劃智慧城市學院

  在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成立之初,智慧城市學院名譽院長、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就對學院寄予厚望。其中對人才培養方面提到:“希望能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智慧城市設計、建設、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科學研究要服務國家及北京市發展需要”。

  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不忘教書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出了一批批活躍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各種人才。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12月,五年來該學院畢業生共計2059人,畢業生就業方向分佈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等各行各業,並符合信息技術滲透到各行各業的新時代發展要求。學院畢業生近五年平均就業率達到了98.62%。由於專業社會需求量大且薪酬待遇較好,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

  “這與學院重視與企業合作有關。”張俊玲介紹説,智慧城市學院的學生實行四年一貫制,每年都有機會到企業參加實習和實訓。通過實習和實訓,學生不僅能夠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還能了解最前沿的技術發展,認識和了解社會。為此,近年來,智慧城市學院各專業與相關企業通過校企合作機制,為各專業學生搭建了更為有效的實習、實訓基地。

  比如,信息安全專業就與北京易霖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衛信安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共同發力,架構“做中學”“戰中訓”的新型培養模式,在實踐中鍛鍊人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與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成立産學研項目導向實驗班,校企合作創建面向行業的模組化課程體系,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和職業技能。通信工程專業與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定期送學生到企業實習,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助力通信行業應用性人才培養。

  物聯網工程專業與企業合作,共同指導學生的專業實習、畢業實習,並以産學研合作項目的形式開展了“Python程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計算機語言類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該專業還與北京賽佰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産學研合作基地,共同開發實驗項目、編寫《嵌入式應用》教材。此外,物聯網科研團隊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的基礎共性技術問題,聯合北京城市科學研究會及其他單位,參與提出並建設智慧城市系列標準體系,梳理智慧城市核心需求和重要內容。

  2020年11月,《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公眾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將北京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標杆城市”的發展目標。這無疑對技術、人才等方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才是技術革新、城市發展的第一要素,人才培養則是大學直接或間接為城市各領域服務的基本形式。近幾年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發展迅猛,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推動力,人才在推動技術創新及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張俊玲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城市學院通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育人方法,是學校首批三全育人試點建設學院,並取得了一定成績。今後,學院黨委將對標時代要求,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繼續提升學院高品質發展,為加快建設北京智慧城市而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為首都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貢獻。 文/顧昕昕 張俊玲 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