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旅“特色牌”添彩短途遊

2021-08-24 09:19:38|來源:北京日報|編輯:趙春曉

  原標題:潛入京郊 田園牧歌 鄉村文旅“特色牌”添彩短途遊 

  後疫情時代,城鄉居民被抑制的文旅消費需求被持續釋放,在跨省、跨國流動仍有不確定風險的背景下,週末短途、田園休閒的本地鄉村旅遊成為大部分人的優先選擇。京郊文旅也在以區域“特色牌”回應城鄉居民文旅需求,乘勢而起。遊船親水、紅色文化、探索自然等主題遊為周邊短途旅遊提供了多元化選擇,拉動鄉村文旅消費復蘇。今年7月19日,北京市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北京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正在逐步恢復,接待人次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66.1%,實現收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近九成。

鄉村文旅“特色牌”添彩短途遊

鄉村文旅“特色牌”添彩短途遊

鄉村文旅“特色牌”添彩短途遊

  近郊親水 漫步河湖領略“水鄉”風光

  蒼茫一水連空碧,浩渺煙波向翠微。這句話生動地描述了如今的大運河北京段。6月26日,大運河北京段40公里河道全部通航,“運河遊船”成為不可錯過的休閒項目。“坐在船上看通州有種復古的感覺,聽著運河歷史,看著兩岸風光,吹著夏天的風,這聽起來就不錯吧。”趁著週末,體驗過運河遊船的丁鑫對此讚不絕口。

  丁鑫體驗的是運河遊船的短途線,從二號碼頭出發至漕運碼頭往返,全程大約60分鐘,途經通州奧體公園、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漕運碼頭等景點,可以看到日新月異的運河商務區,欣賞東關大橋、玉帶河大橋、北運河大橋等風格各異的跨河橋。今年6月28日,運河遊船推出了長途線,二號碼頭出發到和合驛碼頭往返,全程大約330分鐘,中途不停靠。

  “我們統計了一下,從6月26日全線通航至7月25日,一個月內,運河遊船二號碼頭接待了遊客約8200人次,起航162船次,夏天尤其是暑期,遊客還是比較多的。”京通大運河(北京)文化旅遊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主管宋京京介紹,一般上午十點半、下午三點半這兩個時間點會出現小高峰,有排隊現象,市民可以根據自己時間靈活避峰。

  大運河北京段通航是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特色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支撐。2018年起,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交通委、通州區政府等9個成員單位共同推進,到今年6月26日完成了北京段41公里的通航任務。

  大運河通航治理與兩岸景觀提升、沿岸文旅資源開發三個配套工程是同步進行的,最終實現了遊船通、景觀美和特色遊三位一體。“我們把純手工捏制的面人等運河文創商品搬上了船,沿途還會有語音講解通州漕運和京杭大運河歷史,讓遊船全程變得更有意義。”宋京京説。據悉,大運河通航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成果。目前,大運河河北廊坊段也與北京段同步分段試通航,明年6月遊客將實現乘船至河北的願望,實現京冀互聯互通,遠期還將實現京津冀互聯互通。

  運河遊船是北京市打造“親水”文旅品牌的縮影。在北京新版城市總規中,“水”字共出現了272次,規劃將北運河、潮白河、溫榆河等水系打造成景觀帶,親水開敞空間15分鐘步行可達。隨著北京市水環境治理成果凸顯,北京市文旅局持續做好“水”文章,打造“親水”文旅品牌。今年夏天,北京市文旅局還推出了19條“水漾的年華——漫步北京親河湖享自然主題遊”線路,為市民、遊客提供更多夏日休閒選擇。19條親水路線涉及北運河、溫榆河、蕭太后河、壩河、涼水河等19個河湖,送上了近水、親水的“開胃菜”。

  北京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親水”文旅品牌不僅有戲水的快樂,還有文化的底蘊。以今年推出的19條線路為例,“北運河·一支塔影認通州”親水線中有通州區三廟一塔、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副中心綠心公園三個親水點,通州古城歷史和現代發展成果融進路線中;“漫步永定河·看景學農住小院”親水線則設置了京西十八潭、谷山村景區、爨柏景區、爨舍四個親水點,除了欣賞“飛流千里挂長川”的北方自然風光,還能深度了解傳統農耕文明。文化和旅遊是一座城市對外展示形象的窗口,這些親水項目不僅成為文旅産業發展的增長點,也是凸顯北京水生態治理成果的載體。如今水聚成景,人遊其中,似乎在昭示實現北京“水鄉”的願景並不遙遠。

  悠然樂山 躲進深山“偷”得半日閒

  北京市總面積16410平方公里,山區佔62%。山區一直是北京市全面發展的“制約點”,為此,北京市在2007年首創提出了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的溝域經濟發展模式,成為破解山區發展瓶頸,提高山區統籌發展水準的重要抓手。

  溝域經濟發展模式是指山區利用特色産業、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發展溝域旅遊。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融合餐飲、住宿、採摘、觀光、沉浸式體驗等,以品質文旅撬動京郊山區煥發無限生機。“神泉峽”“冰川綠谷”“四季花海”“古北水鎮”等地域特色鮮明的山溝溝,如同磁場一般,吸引著奔波忙碌的城裏人。曾經的“窮山溝”也變成了城裏人爭相奔赴的“生態谷”,成為山區人民的“致富谷”。

  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炭廠村西1公里處,與妙峰山景區遙相呼應的是神泉峽風景區。陽光明媚的夏日,來這裡登山“吸氧”的遊客絡繹不絕,有的是三五好友,有的是家庭出遊,也有團體出行的“大隊人馬”,為寂靜的山區增添了活力。“這裡以前就是一個荒溝。”炭廠村黨支部書記邢衛兵介紹,通過發展溝域旅遊,炭廠村村西的一處荒溝變成了避暑好去處神泉峽風景區。

  炭廠村是一個以“燒炭”聞名的小山村,新中國成立初期,因為燒炭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就退出了燒炭業。炭廠村曾經試圖做過兩次産業轉型,第一次是利用山溝裏的小地塊以及開墾的山坡地,種植雜糧、豆類等,發展大農業,後又嘗試轉向林果業,大農業和單純發展林果經濟都沒有帶著這個小山村發家致富。兩次失敗後,溝域旅遊為炭廠村帶來了發展機遇。“通過生態修復和基礎設施統籌提升,我們建起了神泉峽風景區,曾經的荒溝,變成了集生態旅遊、觀光采摘、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生態經濟溝道,炭廠村也成為門頭溝深山區産業轉型的成功典範。”邢衛兵説。

  據悉,神泉峽風景區建立後,實行了股份合作經營模式,每位炭廠村戶籍村民免費持有5個股份。同時,景區的發展為村民提供了果林管護、管水、保潔、售票、旅遊接待、引導等多類就業崗位,使村民走上管理與服務崗位,實現勞動力的轉産和就業。到2019年年底,炭廠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1.8萬元,成功脫離了低收入村。

  數據顯示,京郊溝域中,共241個旅遊景點、318個旅遊度假村、639個觀光采摘園,是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生態産業資源。通過科學規劃和統籌發展,溝域旅遊景點不僅帶動了文旅消費,為市民、遊客在炎炎夏日帶來了絲絲清涼,對京郊經濟發展也起到極大促進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文旅“特色牌”添彩短途遊

  紅色之旅 探尋鄉村裏的革命記憶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也是紅色主題旅遊迸髮式發展的一年。北京市文旅局聯合美團正式上線北京紅色旅遊大數據。這是全國首個文旅部門與平臺合作共享紅色旅遊大數據,目前北京首批85家紅色旅遊景區(點)已經入駐美團紅旅大屏。北京各區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紅色旅遊主題線路,如房山區推出涵蓋堂上村“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在內的多條紅色旅遊主題線路;延慶區推出“迎接建黨100週年,重走平北抗戰路”紅色深度體驗遊線路。“打卡一個紅色景點、重溫崢嶸革命記憶”漸漸成為旅遊的一種“主動選擇”。

  “我以前還真沒認真了解過家門口的公園裏有個紅色景點,這次找了個週末仔細去轉了轉。”家住大興區黃村的厲祥一家人趁著週末時間,來到了位於大興區清源公園內的烈士紀念廣場。大興區烈士紀念廣場由烈士雕塑、英烈墻等部分組成,其中雕塑人物以北京市大興區6位烈士代表為原型,英烈墻由解放軍渡江、群眾支援前線、烈士英名錄三部分組成,是北京市大興區舉行烈士公祭儀式的重要場所。“廣場兩側的石碑上寫了許多革命故事,我們一邊看,一邊給孩子講。”厲祥説,“相比以前週末純玩,這次可能覺得更有教育意義吧,也跟個風。”

  大學生孫萌與男朋友到順義玩的時候,順便打卡了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830米長的地道讓她至今記憶猶新。焦莊戶地道是焦莊戶人民在與敵人鬥爭的戰爭實踐中逐步完善起來的。他們把初期簡單的隱蔽單口洞連接起來,在地道內設計和安裝了單人掩體、會議室、水缸存放處、陷阱、翻板、碾盤射擊孔、地道射擊孔、豬圈射擊孔等生活設施和戰鬥設施,最後挖成戶戶相連,村村相通四通八達、上下呼應,形成了南到龍灣屯、唐洞、北到大北塢的長達23華里的地道網。目前遺址開放了830米地道供遊客體驗。“以前只在課本上見過,見實景的感覺還是不一樣,是這次旅遊的一個小驚喜吧。”孫萌説。

  紅色之旅現在自帶流量,越來越多的人也願意為紅色旅遊買單。紅色旅遊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形式,與生態遊、民俗遊、研學遊、鄉村遊等深度融合,形成旅遊新業態,在京郊融合效果更為顯著。

  北京市文旅局在建立紅色旅遊大數據的同時,也大力整合京郊紅色旅遊景點,推出了紅色主題旅遊線,涵蓋了體驗地道戰舊址、探秘紅色源頭、感受革命傳統、遊歷抗日遺跡、唱響紅歌誕生地、參觀航空博物館、英雄烈士紀念地緬懷、探尋革命政府舊址等內容,串聯起京郊的紅色印記。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首都紅色旅遊産品體系,把開展紅色旅遊與學習黨史主題教育緊密地聯繫起來,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紅色文旅品牌。

鄉村文旅“特色牌”添彩短途遊

鄉村文旅“特色牌”添彩短途遊

  田園親子 在大自然中寓教于樂

  近郊鄉村旅遊可一月多次往返,成為許多家庭親子行的不二之選。京郊主打“親子牌”的文旅産品種類也不斷豐富,品質持續提升。而其中最受歡迎的則是圍繞精品民宿而形成的田園親子産品之一。

  延慶區千家店鎮大石窯村的百里鄉居,每到週末一房難求,在這裡訂房的基本以家庭為主。“百里鄉居位於百里山水畫廊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7%。我們利用這裡的自然條件,打造了許多親子項目,這也成為民宿的特色招牌。”百里鄉居負責人王曉麗説。

  據介紹,百里鄉居的親子項目分為免費和付費兩種。探索畫廊裏、小小飼養員、手工彩繪、露天觀影等常態活動全部入住客人都能參與,在此基礎上,還推出了深空揭秘、木鳥製作、騎行地質課等付費項目。

  “豐富的産品能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讓遊客有更多的選擇。”王曉麗細數了一組簡單的數據,來百里鄉居的客人一般都會參加免費的活動,大概10%的客人會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所有能參加的活動都參加,參加付費活動的人大概佔比50%,小孩子最喜歡的項目位列前三的是深空揭秘、騎行地質課、小蜂農。

  近年來,像百里鄉居這樣兼具品質與鄉村特色的精品民宿發展迅速,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鄉村民宿品牌達到699家,分為景區依託型、文化主題型、特色餐飲型、景觀建築型、創意創新型、親子樂園型共六種類型。它們盤活了閒置農宅2000余戶,吸引社會資本近百億元,成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為進一步全面提升京郊民宿品質,今年4月,北京市文旅局從餐飲出發,制定並印發了《2021年“大廚下鄉”鄉村民宿餐飲提升工作方案》,以培育鄉村民宿從業者餐飲專業技能、塑造鄉村民宿餐飲服務良好品質、打造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民宿餐飲品牌為目標,深入挖掘京郊餐飲文化,推動時尚餐飲元素和傳統餐飲文化相融合,培育更多有“味道”的特色民宿。文/魏昕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