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明年重現“長橋映月”

2021-09-08 09:02:52|來源:北京日報|編輯:趙春曉

  原標題:200多戶居民自願提前簽約,為水環境治理騰空間 通惠河明年重現“長橋映月”

  通惠河通州段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推進。通惠橋西側,一片老舊平房區將拆除,為水環境綜合治理騰出建設空間。明年治理工程完工後,通惠河通州段河道將拓寬,古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美景將重現在市民眼前。

通惠河明年重現“長橋映月”

 通惠河“長橋映月”景觀效果圖。

  老舊平房區將變濱水空間

  通惠河在通州境內長4.3公里,西起八里橋,東至北關攔河閘,是世界文化遺産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河兩岸,曾經是通州最繁華的地段,也是歷史上通州鎮的起源地,承載著不少“老通州”的記憶。

  如今的通惠河通州段兩岸,已被劃入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然而,來到新華北路跨通惠河而建的通惠橋上,卻會看到兩側風貌截然不同。

  往東看,通惠河岸上花紅柳綠,親水空間遊人如織,正打造“運河金融城”的運河商務區高樓大廈林立,修葺一新的天橋灣小區與不遠處的燃燈佛舍利塔交相輝映。往西看,河道硬質護砌,儘管水質尚可,但親水性很差,南岸已建成40餘年的平房區很是破舊,仿佛一處被高樓大廈包圍的“城中村”,與現代化的城市副中心極不匹配。

  隨著通惠河通州段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有序推進,通惠橋西側的風貌將有巨大改變。記者從通州區住建委了解到,通惠橋西側、通惠河南岸處正在實行國有土地上住宅房屋徵收項目,目的就是給通惠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騰出建設空間,通惠橋西側的提升改造標準對標橋東側,改造後將為市民提供又一處高品質的親水休閒空間。

  九成居民自願簽約交宅院

  此次通惠河南岸國有土地上住宅房屋徵收項目共涉及41個平房院落、236戶居民。“目前已有93%的居民自願提前簽約。”通州區住建委住保徵收科科長鄒孟禹介紹,提前簽約居民已領取補償款,現房安置居民已喜遷新居。最西頭已交出的院子,拆除隊伍已經進場。“有些居民趁著房子還沒拆,得空了會回來看看,畢竟住了40多年。”鄒孟禹説。

  與以往項目不同,這些院落分戶情況普遍,每個院落少的也有五、六戶,戶均不足20平方米,雖然居民搬離意願迫切,但安置期望較高。為此,通州區住建部門為居民量體裁衣,在政策上通過首創面積補助指標、房屋等價置換、合併選房安置等,破解了小面積戶無法安置困局;探索房屋等價置換新方式,實現了居民由分戶到主動合併的轉折;在實施方式上突破性地採取了居民自願提前簽約方式,探索出了以民情民意為導向,適度改善、合理安置、降控成本、減量高質發展的副中心徵拆新路徑。

  “老房子雖然有感情,但地勢低窪,安全隱患多,居住條件差。現在政府要徵收,修河道是公益項目,應當支持!”一位已簽約的老住戶説道。在這位居民的記憶裏,通惠河1997年到1998年進行過一次治理,主要解決防洪排澇問題;2010年實現了兩岸截污,但河道景觀仍然較差;2015年,通惠河通州段完成一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橋對過兒,拓寬河道,實施景觀綠化,相比之下,我們家這頭還是很破舊,早就盼著改了。”

  41個平房院落近期都要拆除。承載居民記憶的通惠河河道將拓寬,提升綠化水準的同時,通過打造一級景觀節點和二級景觀節點,保護歷史文化,補充城市功能,在點滴中滲透大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記述通惠河的歷史。

  景觀提升再現“長橋映月”

  聽聞通惠河要拓寬河道,恢復歷史景觀,通州區政協特邀文史委員任德永頗為興奮。他研究大運河文化帶多年,漕運故事幾乎信手拈來。“那會兒從南方來的糧食,都要在通州城北也就是通惠河入大運河處驗收,之後才能轉入京城,這裡相當於是一處‘檢查站’。當時河面上光是運糧的漕船每年就有將近兩萬艘,連同官府的客船和商船,多達3萬艘。”

  除了萬舟駢集的壯觀漕運場面,通州古八景之一——長橋映月,也是任德永無數次在腦海中暢想的美好畫面:中秋之夜,月光經水面反射,透過橋洞可見,美輪美奐。通惠河過八里橋後分流,一支東入大運河,二支東南入通州城,狀如鳳爪……這裡的“長橋”指的是始建於西元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橋:八里橋。

  讓他欣喜的是,作為通惠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景觀提升的一級景點,“長橋映月”將美景重現。工程將通過植物及夜景照明的烘托,營造出古橋風韻、水月交輝的美麗景色。另外,對標通惠橋東岸,通惠橋西岸的親水準臺、遊船碼頭、生活廣場、慢行系統也將補齊,還有望引入河道旅遊觀光及通航,滿足周邊居民以及更大區域遊人的遊覽及休閒體驗需求。

  通州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惠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將打造成集運動健身、藝術創意、互動娛樂、商務休閒、室外觀演于一體的國際化濱水景觀岸線。工程預計2022年完工,屆時4.3公里的通州河段將與運河商務區共同形成具有豐富功能的運河文化景觀帶。(北京日報 記者 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