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280余件吉安文物首博展出

2019-03-04 10:10:10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尹航

280余件吉安文物首博展出

參觀者在青銅器前駐足觀賞。北京日報記者 武亦彬攝

  北京日報訊(記者 劉冕)3月2日,三星堆“胞弟”、伏鳥雙尾銅臥虎等280件“網紅”文物在首都博物館粉墨登場,回望吉安數千載。

  走進《望郡吉安》展廳,燈影營造出潺潺溪水的感覺,頗似步入江南望郡。率先亮相的兩件文物都是“網紅”——雙面神人青銅頭像和伏鳥雙尾銅臥虎靜靜陳設在雙面透明的展櫃裏。吉安市博物館館長李希朗説:“這次帶來了280余件文物,大部分都是一二級文物。有很多文物都已經十多年沒有出過江西省地界了,因此非常值得一看。”

  雙面神人青銅頭像一度被網友封為最萌文物。這件文物長得酷似三星堆的標誌面具——雙目圓睜,齜牙咧嘴。“雖然長得雷同,也都是商代的文物,但兩地相隔較遠,是否有過實質交流還不確定,也有可能就是巧合。”李希朗説,“這件文物也有自己特色,眼窩下凹,眼球圓凸,內開孔洞。嘴張齒露,中齒鏟形,側牙鉤卷,顯得比三星堆的青銅頭像更猙獰。”

  伏鳥雙尾銅臥虎造型很有趣兒:老虎張著血盆大口,左右各露一獠牙,突目粗眉,雙耳豎立。然而,它背上卻伏著一隻小鳥,尖喙圓睛,豎頸短尾。“這是新幹縣大洋洲商墓出土的文物,學者們推測虎可能是墓主人家族的崇拜對象,或與其家族歷史及傳説有一定的關係”。也有人認為虎與當地的民族、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有關。“猛虎和小鳥的構思讓人覺得很奇妙。”李希朗説,“這種造型在當時有著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至今仍是謎,並沒有定論。”

  展廳中,還有很多有故事的文物。比如一件牛角獸面紋銅镈為確立镈起源於南方的説法提供了依據。一位講解員介紹,镈是大型打擊樂器,從中原地區的銅鈴發展而來。這件文物器身所裝飾的燕尾紋是新幹青銅器的特色標誌。鳥形的扉棱是贛江流域青銅器的一大特色。有學者認為大概在商早期,中原地區的銅鈴傳到長江以南,後來當地尺寸不斷變大,變成了用捶打擊的镈。這件文物是此類器物出土時代最早的考古發掘品。

  該展覽將持續3個月,觀眾可以免費到首都博物館參觀。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