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個楔形綠地城市公園明春開放

2017-08-02 09:47:08|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勝蘭

  原標題:首個楔形綠地城市公園明春開放

北京:首個楔形綠地城市公園明春開放

從高處俯瞰位於健翔橋邊新建成的綠地公園,如同城市高樓大廈之中的一塊“綠肺”,而這片綠地是疏散了14家低端市場之後建成的。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北京:首個楔形綠地城市公園明春開放

海淀區東升鎮塔院村雙泉堡原本聚集著14家低端市場,從高處俯瞰,擁擠雜亂不堪(資料照片)

  北京日報記者 于麗爽

  “往這兒一站,小風嗖嗖的!一聞,還有草香。”東升鎮塔院村黨委書記李建軍説。他的腳下,就是已初具規模的塔院公園。

  為搭建直通市中心的通風廊道,本市設計了7條楔形綠地。其中,首條開工建設的是京昌路楔形綠地。京昌路,是京藏高速城區至昌平段的前身,京昌路楔形綠地南起北三環馬甸橋,北至北五環上清橋,東至京藏高速,西至小月河,全長6.5公里,佔地面積177公頃。該區域內的4個自然村實施了棚改,拆除了14家低端市場。目前,京昌路楔形綠地內的首個城市公園——塔院公園,已完成綠化近10萬平方米,明年春天將對市民免費開放。

  昨天,記者走進位於科薈橋附近的塔院公園。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起伏著向遠方鋪展;草地四週,國槐、欒樹、銀杏、油松等樹木,一叢叢加深著綠色;樹下,大片的波斯菊綻放著五顏六色的花朵;草地中間,建設中的石子路蜿蜒著伸向遠方。

  過去,這裡可是另一番景象:有第二個唐家嶺之稱的東升鎮塔院村就在這兒。“一條建材街上有十幾家市場,白天賣建材,晚上是不夜城。歌廳有七八家,洗腳房有幾十個。冬天取暖季,小鍋爐都燒起來,一天光清運渣土等垃圾就有60噸。住了七八萬人,只有12個公共廁所,每天上廁所都得排隊。為了賺房租,村民家的違建都蓋到7層了,自己安裝簡易電梯。”塔院村黨委書記李建軍説。以建材一條街為例,村裏一年賺取的租金大概1200萬元左右,可一年投入安保、衛生、水電等的費用,遠不止這個數。

  2015年8月,海淀區啟動了京昌路楔形綠地棚戶區改造項目騰退工作,涉及塔院村下屬的四個自然村:雙泉堡村、二里莊村、臥虎橋村和小關西後街村。在城管部門牽頭下,騰退先從拆除違法建設入手。截至2017年6月底,共拆除違法建設90萬平方米,包括萬家燈火市場、盛宏達市場等低端業態,還有厚樸歌廳、港灣歌廳以及網吧、汽修店、傢具廠等。在拆違工作的帶動下,截至2016年底,項目所涉及的宅基地院落和14家市場全部騰退完畢。

  按規劃,該楔形綠地改造項目內將有三個還建地塊,由北向南依次是安置房小區、商品房小區和東升科技園三期。“楔形綠地的建設要同時滿足三個方面的需求。作為楔形綠地,要滿足城市生態構架和城市介面景觀的完整性;作為城市公園,要滿足普通市民尤其是安置房和商品房小區居民的使用訴求;作為科技園區,要適應科技人員的使用方式。”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整個區域規劃了“兩帶三區八園”的景觀結構。

  “兩帶”位於楔形綠地的東西兩側,西側以小月河為中心建設濱河休閒景觀帶,東側沿京藏高速建設高速防護景觀帶。區域中間,將打造居住、商務、公園三個組團。組團內由北向南包括8個公園:上清公園、雙泉公園、小月公園、塔院公園、健翔公園、北極寺公園、建德公園、馬甸公園。其中,北極寺、建德和馬甸三個是既有公園。

  楔形綠地建設還融入了當地的歷史文化。雙泉堡村有著悠久的歷史:元代時,這裡是負責雙線織法和織品徵購的雙線局;明代,這裡是傳送公文的驛站雙線堡;清代,這裡逐漸形成了一個自然村。位於安置房小區附近的雙泉公園,就設計有“歷史文化景觀墻”,展示雙泉堡的歷史,同時在公園道路鋪裝、景觀設計上,也將體現編織、驛站等元素。景觀墻還設計有居民手印紀念墻,以紀念消失的村莊。

  塔院公園北側,15萬平方米的安置房小區正在抓緊建設。這裡配套有全日制幼兒園和一所老年活動中心,預計2020年入住。安置房小區南側,未來將崛起東升科技園三期,助力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將來建那麼多公園環境肯定好了,有了科技園區,人員素質也比過去高多了,我們村民都特別滿意!”雙泉堡村村民、今年48歲的龐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