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已成北京第一大服務業

2017-08-17 11:16:12|來源:北京晚報|編輯:李玥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銀行業金融機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喚醒規模龐大的居民儲蓄,使其源源不斷地流向實體經濟,讓蓬勃發展的實體經濟反哺民生。截至2017年6月,本市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14.14萬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6.78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已經超過批發零售業,成為北京第一大服務業。面對龐大的資金規模和支柱性的産業性質,北京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自“十八大”以來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脫虛向實”效果明顯,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又使得眾多民生項目獲得充足的信貸支持。

  ■300億元助“菜籃子”升級

  老百姓過日子離不開柴米油鹽、買菜做飯。長期以來,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作為北京最大的“菜籃子”和“果盤子”,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壓力與日俱增。為落實《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農産品流通體系發展規劃》相關要求,北京菜籃子集團正在朝陽區黑莊戶鄉建設北京鮮活農産品流通中心,2019年投入使用後將成為亞洲地區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鮮活農産品流通中心,也是四環內區域性物流基地、區域性專業市場調整退出後的現代化農産品承接平臺。它將主要服務中心城東部、北京城市副中心、亦莊新城等區域,輻射人口超1000萬,並承擔應急儲備職責,與新發地市場共同形成保障首都農産品安全供應的“雙中心”格局。

  如此龐大的工程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2016年,北京農商銀行與北京菜籃子集團簽訂銀企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給予北京菜籃子集團300億元意向性授信額度,並將為企業提供包括授信、投行、結算及現金管理、投資理財、個人金融、供應鏈、電子賬戶、O2O社區e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17年6月末,北京農商銀行向該項目提供的資金支持達48.5億元,有效保證了北京鮮活農産品流通中心的開工建設。

  “與傳統農産品批發市場不同,正在建設的農産品流通中心將探索‘凈菜進城’模式,鮮活農産品直連大機關、大飯店、社區便民菜店,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北京農商銀行副行長白曉東介紹,“所以我們不僅僅提供貸款,還要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特別是供應鏈金融服務,最終使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綠色環保。”

  ■本市首家民營銀行落地

  2013年12月,創業者繆丹接過一張淡藍色的信用卡,與其他普通信用卡不同的是,這張由北京銀行針對中關村多家孵化器內創業者發出的小額貸款信用卡,是全國首張“創業卡”。它為創業者團隊日常開支提供靈活保障的小額貸款。

  五年來,北京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積極支持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建設。北京銀監局聯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起草了北京銀行業科技金融專營組織機構評估方案,聯合中關村管委會出臺投貸聯動“京十條”,落實風險補償措施,推進科技金融業務專業化發展。目前,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內已設立3家中關村分行、939家銀行網點。截至6月末,北京的中資銀行對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4089.47億元,對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貸款餘額3834.74億元,對“十百千企業”貸款餘額875.85億元。

  2017年6月6日,北京銀監局批復同意北京中關村銀行開業,標誌著北京市首家民營銀行正式落地。北京中關村銀行註冊資本40億元,11家發起股東多為註冊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科技創新企業。該行在籌建之初即提出了“服務科創”的差異化功能定位,未來必將有力推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企業的發展。

  ■房貸增長向合理水準回歸

  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始終是金融機構面臨的最大課題。在“去杠桿、防風險、嚴監管”等政策疊加影響下,近年來北京地區銀行信貸投放呈“三升兩降”態勢——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力度持續上升,對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上升,對重點發展領域和特色産業企業貸款高位增長,個人購房貸款及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同業貸款增速明顯下降。

  據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的數據,北京的房貸增長逐漸向合理水準回歸。今年以來,人民幣個人購房貸款月度新增額呈不斷下降趨勢。剔除資産證券化等因素影響,1至6月個人購房貸款實際月度新增額分別為207.6億元、244.7億元、144.7億元、159億元、154.2億元、122億元,月度新增額明顯下降。北京銀監局的數據則顯示,今年二季度,轄內銀行機構發放的執行“317新政”的個人住房貸款中,支持“剛需”群體購房的貸款佔比超過七成,其中6月發放的執行“317新政”的個人住房貸款中,對無房群體發放貸款金額佔比83.11%、貸款戶數佔比81.17%,兩項佔比均環比明顯提高,有效支持了無房群體購房需求,貸款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控效果進一步鞏固。

  今年以來,北京地區房地産信貸調控已取得顯著成效,這對抑制北京地區房地産市場泡沫、降低房地産市場金融風險、促進北京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本報記者 張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