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中軸線上建築整體亮相

2018-12-18 09:13:59|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老城中軸線上建築整體亮相

從景山向北俯瞰,壽皇殿、地安門大街、鼓樓等中軸線標誌連成一線。 本報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記者 李洋

  去景山公園逛逛,對許多北京人來説是最近要完成的一件大事兒。因為中軸線上最後一處隱藏的皇家建築群——壽皇殿剛剛在公園北端露出真容。自今年11月22日正式開放以來,這座瑰麗的建築群已吸引近4萬人次市民參觀。其開放也意味著北京老城中軸線上的全部建築實現了整體亮相。

  北京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是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它南起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穿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神武門,越過萬春亭,壽皇殿、鼓樓、鐘樓,匯集了北京城市建築的精髓。

  在不久前完成的修編版《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産名錄文本》《北京中軸線保護規劃》和新編制《北京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規劃綱要》中,中軸線的遺産構成和遺産環境範圍有了明確界定:北京中軸線遺産的核心構成要素主要包括鐘樓、鼓樓、景山、永定門等,以及連接這些要素的歷史街道,遺産區南北長7.8公里,東西寬0.1公里至2.6公里,面積為468.86公頃;緩衝區為中軸線兩側外展2公里至3公里,面積為4674.58公頃。

  壽皇殿,是其中“核心構成要素”的一部分。它總佔地面積約21256平方米,總建(構)築面積3797.68平方米,由內外兩層院落組成,整體建築是倣照太廟規制而建,屬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建築形式,也是中軸線上除故宮之外的第二大建築群。作為最後一個騰退修繕開放給公眾的古建築群,它也成為中軸線文物騰退的一個縮影。2013年至今,這裡共拆除了1000多平方米的非文物建築,騰出400多平方米的古建築。在這裡落戶了半個多世紀的北京市少年宮也全部搬遷出園,展現出市委市政府對保護文物歷史完整性、文物建築完整性、文物環境完整性和人文完整性的高度重視。

  有成功案例在先,中軸線沿線其餘建築也獲得了以原貌面對世人的機會。

  今年8月,景山公園為配合中軸線申遺,保證古建築群的完整性,僅用一週時間就騰退園內觀德殿建築群內的生産用房。如今觀德殿第一、二進院修繕已完成,修繕範圍包括:觀德殿二宮門按歷史原狀恢復、修整園內圍墻及卡子墻,恢復隨墻門、院落鋪裝等。明年,三、四進院落也將進行整修,恢復歷史原貌,為重新開放做準備。

  “中軸線申遺過程中,文物搬遷騰退和修繕原則是‘不求所有,但求民用’。不能一個單位搬出去了,另外一個單位搬進來。我們希望騰退文物修繕後,能盡最大可能向公眾開放。”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説。

  9月,景山公園與北京市少年宮正式交接壽皇殿院西側區域(原少年宮二期)。據史料記載,這個區域曾為興慶閣,曾建有大量教習(藝)房,可能存有地下遺痕。明年,這裡將啟動考古勘查工作,為中軸線的研究與恢復再添珍貴歷史細節。

  自2012年11月,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中國世界遺産預備名單》以來,中軸線申遺已先後寫入《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開啟了中軸線申遺的新時期。目前,中軸線申遺專項工作組由市文物局和市規劃國土委牽頭,《2018年北京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重點任務》正在落地實施。伴隨更多新進展,中軸線的壯美將有更多機會展現給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