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探索老城留白增綠新路徑 史家衚同添了6座微花園

2019-05-16 09:39:14|來源:人民網|編輯:李玥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董兆瑞) 馬桶變身文藝花池,老磚瓦砌出漂亮花壇,空調水收集搭建澆灌系統......春光明媚的五月,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十七工作室聯合團隊與東城區朝陽門街道史家社區居民聯手共建,改造了家門口6座別具匠心的微花園,為美麗的衚同又添新景致。

  5月14日下午,參與微花園共建的居民們齊聚史家衚同博物館,4戶居民在微花園評比中獲得了“大獎”——生活美學家證書和一套綠植小工具。“出門就能欣賞上這麼美的微花園,現在我成了街坊們羨慕的對象。”家住史家衚同54號院的居民宗秀英錶示。

北京探索老城留白增綠新路徑 史家衚同添了6座微花園

宗秀英老人向記者展示她的“生活美學家證書”。人民網 董兆瑞攝

  宗秀英家門口的小園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墻根兒花園”。這塊只有不到80公分的小場地完全依靠西邊的院墻而存在,過去宗阿姨自己種植了果蔬藤搭建了竹竿,還堆放了許多雜物。經過一番改造,雜物堆搖身一變成了“墻根兒花園”,木隔板和木格柵上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土繡球、喇叭花等花卉,春意盎然。宗阿姨過去攢的酒瓶子、舊電熱水壺、電飯煲內膽等雜物也變廢為寶種起了花。

  “墻根兒花園”的落成讓宗秀英家門前成了塊“香餑餑”。“微花園雖然小,但街坊鄰居一開門就看見花花草草,心情特別好,經常過來坐坐、聊聊。”年過八旬的宗秀英手腳麻利,精神抖擻,“北京天氣乾燥,我用塑膠瓶改造了個噴水壺,每天給花園澆水,辛苦點也不怕,就當是運動了。”

北京探索老城留白增綠新路徑 史家衚同添了6座微花園

宗秀英老人家門口的“墻根兒花園”。人民網 董兆瑞攝

  “墻根兒花園”是這次北規院和央美的聯合團隊與朝陽門街道史家社區居民聯手共建改造的6座微花園之一。據了解,早在2017年,北規院央美聯合團隊以朝陽門街道為基地,組織當地居民開展了“舊物改造盆栽工作坊”“微花園景觀設計工作坊”“衚同裏的微花園參與式設計展覽”等一系列活動,與街坊鄰裡探討共同提升衚同微景觀的可能性。

  今年,持續的社區培育孵化成為落地行動,聯合團隊在朝陽門街道、史家社區的支持下,與6戶居民建立合作,針對衚同、院落內的公共、半公共空間開展參與式設計,親手重塑家門口的微花園、微景觀。

  改造開始後,居民們發揮自己常年照料植物的經驗,給北規院央美聯合團隊提出了“挑戰”。“我這塊地背陰,希望植物能都耐陰,好養活。”“北京冬天太冷了,微花園裏的花得能耐寒。”“我希望能把夏天的空調水和雨水收利用起來,看看能不能收集起來澆花,這樣既生態又環保。”家住史家衚同44號院的秦鴻勝給設計師劉欣提出了要求。

  秦叔叔自己喜歡琢磨,喜歡自己動手設計花園、搭建花園。家裏有各種各樣的工具,隨時都可以給花園“做一件新衣裳”。“我想自己動手參與花園的搭建,不需要請工人,我想自己琢磨琢磨,這樣自己特別有成就感。”秦叔叔表示。

北京探索老城留白增綠新路徑 史家衚同添了6座微花園

居民秦鴻勝和設計師劉欣一起為“空中雨水花園”澆水。人民網 董兆瑞攝

  在秦叔叔和設計師劉欣的共同努力下,秦叔叔家窗根下的地下室頂棚變身“空中雨水花園”。設計師使用回收材料搭建,用pvc管收集空調冷凝水,既不會造成空調水亂流又能灌溉植物,形成一套自動灌溉系統。“空中雨水花園”的落成讓秦鴻勝成了個大忙人,有小朋友拿著兒童相機來拍照,也有平常不聊天的鄰居專門來問:“這是什麼花啊?真好看。”秦叔叔主動變身宣傳員,自豪地給街坊鄰裡介紹:“這是咱們社區跟北京市規劃院、中央美院,一起給咱們衚同做的微花園。以後還有機會,歡迎大家報名!”

  “要説過程中最感動的事情,那就是秦叔叔一直堅持自己動手施工,自己做每一個細節。施工歷時一天,期間叔叔沒怎麼休息,他非常投入的跟我一起在為我們的微花園努力,甚至在晚上我們結束施工後叔叔仍然不捨得離開,還在一直反復斟酌如何能讓花園更好。”設計師劉欣表示。現在,秦鴻勝又在琢磨著打造“空中雨水花園2.0版”,自己動手設計了一個立體花框,目前正在製作中,不久就將在微花園中亮相。

  項目中,為了加強試點項目的示範性、可複製性,聯合團隊提出了低成本、舊物利用的改造原則,鼓勵居民利用大雜院中佔據空間的碎磚瓦、舊盆罐裝飾微花園,在降低實施成本的同時也騰出了院落空間。

  借助衚同微花園實踐,北規院、央美與朝陽門街道共同摸索出一條源於生活、回歸生活的工作路徑。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責任規劃師趙幸介紹:“我們試圖通過責任規劃師長期在地的觀察與交往發現社區居民的興趣和需求所在,通過工作坊、展覽等一系列手段凝聚和放大共識,將其孵化成為共同期待的落地行動,驅動街區居民在規劃設計引導下開展自發、有序、良性的街區環境微更新。”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十七工作室的侯曉蕾老師如今已是衚同居民的老朋友了。“在長期研究老城景觀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發現衚同居民自發種植的寶貴意義,適合的景觀綠化設計不僅有助於提升衚同空間形象,改善微氣候環境,還可凸顯衚同氣質與風格,承載傳統與文化。而與居民共建共治微花園景觀則不僅是實現城市留白增綠、街區有機更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社區營造的有利契機。”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王引説,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像微花園一樣接地氣、有人情味兒的街區更新實踐會陸續落地,為居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與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