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件文物講述“天下龍泉”

2019-07-16 09:47:18|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833件文物講述“天下龍泉”

昨天(7月15日),“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在故宮開展,通過來自42家國內外文博機構的833件(組)文物,以龍泉青瓷為視角,立體化闡述了宋元以來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與發展。  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本報訊(記者 劉冕)暑假來臨,故宮博物院迎來“貴客”——42家國內外文博機構,帶來833件(組)文物在齋宮和景仁宮講述“天下龍泉”,通過龍泉青瓷展示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鑒與發展。該展是歷來龍泉青瓷展中,展品最多、來源最廣、産地最繁的一次。

  龍泉青瓷,一般指浙江省龍泉市大窯、金村為中心的窯場在宋、元、明時期燒造的青釉瓷器,也包括龍泉周邊各縣其他窯廠在同時期燒造的風格相同的青瓷器。龍泉青瓷是中國古代瓷業發展史上的著名品類,于北宋時期開始形成自身風格,南宋、元至明代早期是龍泉窯生産的全盛時期,乳濁釉青瓷成為産品特徵之一。龍泉青瓷因其品質精美,從北宋末至明代早期,産品一直上貢宮廷。從考古發現看,出土龍泉青瓷的宋、元、明時期遺址遍佈全國各地。

  龍泉青瓷更一度成為最著名的“中國製造”。作為宋元明時期中國對外輸出的主要商品之一,龍泉青瓷出現在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在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東非、南非和歐洲部分國家和地區,大量的遺址都出土有龍泉青瓷,而且很多國家也有龍泉青瓷完整器傳世。

  專家介紹,這體現了龍泉青瓷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流佈和使用情況。由於海內外市場對龍泉青瓷需求的增加,大量陶瓷器的外銷給中國帶來鉅額收入,也刺激了中國陶瓷生産的社會分工、地域分工以及陶瓷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以龍泉青瓷為代表的中國陶瓷經濟處在當時世界經濟鏈條中的上游。

  在12世紀到20世紀,越南、泰國、緬甸、伊朗、埃及、敘利亞、土耳其、日本、英國等國家的窯場也紛紛倣燒龍泉青瓷。他們或以自身釉陶技術模倣龍泉青瓷的釉色、器形和紋飾,或全面學習龍泉窯的制瓷技術。世界各地的窯場,以當地的技術與中國龍泉青瓷生産技術的交融、互鑒,實現倣龍泉青瓷的生産、實現了從産品到文化的交流,並形成了一波影響廣泛的早期全球化進程。

  此次展覽共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為千年龍泉,以歷史脈絡為主線,講述龍泉窯千年來的發展過程,揭示其得以影響世界的內因。展品以龍泉青瓷各個時期的代表性器物為主。第二單元為國家公器,闡釋龍泉青瓷在不同歷史時期與官府的深刻聯繫,同時也體現了龍泉青瓷與中國文化的內在關聯。展品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舊藏龍泉青瓷為主,輔之以龍泉窯遺址等考古出土的龍泉青瓷標本。

  第三單元為風行天下,展示龍泉青瓷在中國境內和世界各地的行銷和輸出情況,這是12至15世紀世界貿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展出的文物既包括墓葬、窖藏、倉庫、港口、沉船等海內外重要遺址遺跡出土的龍泉青瓷,也包括伊朗、日本等國家主要博物館收藏的傳世龍泉窯瓷器精品。第四單元為交融輝映,展示國內外各窯場模倣燒造的龍泉青瓷。有福建、廣東、江西等國內窯場倣燒的青釉瓷器,也有伊朗、日本、英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倣燒的青釉瓷器,它們和真正的龍泉窯青瓷同場展出,勾勒出龍泉青瓷生産技術傳播、互鑒發展的軌跡。

  展覽第一階段于即日至10月20日在故宮齋宮和景仁宮舉行,觀眾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第二階段于11月15日至2020年2月16日在浙江省博物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