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進地震安全韌性城市建設

2019-11-15 09:29:15|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尹紅燕

  本報記者 王諶

  昨天,市政府新聞辦、市地震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推進地震安全韌性城市建設的工作情況。目前,本市地震監控能力達1.0級以上,震後30秒即可發佈自動報告。同時,地震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將使北京“以柔克剛”抗禦大震巨震。

  建設韌性城市“以柔克剛”

  何為韌性城市?市地震局局長孫建中表示,通俗地講,當災害事件發生時,韌性城市能夠及時感知、快速應對,迅速恢復,保持城市基本正常運行,並通過自我調節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災害風險。這一概念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成為了城市未來安全發展的方向。“韌性城市概念的提出,給城市應對自然災害的理念和策略帶來了新變化,由過去的‘硬抗’轉變為‘以柔克剛’,由過去比較單一的工程抗禦轉變為了整個城市系統的抗禦。”孫建中説。

  北京是全國首個把韌性城市建設任務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隨著經濟全球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地震災害風險越來越複雜,呈現出鏈式效應、蝴蝶效應、放大效應等許多新趨勢新特點。鋻於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的特性,北京的韌性城市建設,主要考慮的是地震風險下的韌性城市建設,目標是能夠抗禦大震巨震的影響。

  近年來,本市持續開展地震環境與影響認知提升、工程韌性提升、社會韌性提升、制度韌性提升和地震韌性水準評估等五大方面工作,幾乎涵蓋整個防震減災業務體系的內容。

  1級以上地震能被監測到

  目前,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開展的“北京地震地質會戰”成果,本市陸續開展了南口——孫河等5條主要地震活動斷層局部區段的探測工作,完成了通州新城、順義新城等地區的活動斷層探測,産出了北京地震構造圖等8張北京市地震環境系列綜合圖件,用於本市城鄉規劃建設。

  監測方面,本市建成了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的地震監測臺網體系。孫建仲介紹,目前北京地區地震監控能力達到1.0級以上,也就是説,1級以上地震都能被監測到,而通常有感地震大概在2級以上。同時,定位精度優於3千米,震後30秒發佈自動報告、5至8分鐘發佈正式報告,震後1小時提供儀器地震烈度分佈圖,為抗震救災指揮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為了加強房屋建築、基礎設施以及生命線工程遭遇地震時具有抵抗能力和快速恢復能力,本市實施了全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共改造學校1290所,單體4374棟,完成了防火、防洪、防雷擊等配套設施改造和地質災害易發區學校的遷移避險工作,使中小學校舍全部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同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截至2015年底,共完成樓棟抗震加固改造488萬平方米,新一輪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正在推進當中。農宅抗震節能改造共完成37萬戶,基本完成存量的80%-85%。

  社會組織和公眾應對和適應災害的能力,也在同步提高。本市已建成各類應急避難場所168處,總面積2200萬平方米,可容納300多萬人,構建起市、區兩級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和覆蓋全市的災情速報網。防震減災意識方面,創建了13所國家級、48所市級、171所區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防震減災教育走進了更多校園。面向各類人群普及防震減災知識的科普系列品牌活動、權威科普平臺,覆蓋人群達到千萬量級。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仍有提升空間

  北京是我國大陸東部歷史上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不但有地震災害,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以及洪災、旱災、漬澇、大風和沙塵暴等氣象災害。

  孫建中表示,雖然近年來北京城鄉的防災減災綜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要抗禦像1976年唐山“7.8”級地震、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那樣的衝擊事件,北京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仍存在提升的空間。此外,城市規模越大、人口越密集、財富越聚集、功能越複雜,城市的脆弱性就越高,如果不提前降低脆弱性、做好風險防範,一旦發生大的災害,後果就會很嚴重。這正是大力推進北京韌性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