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方揭秘國內規模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 地下32米建副中心站

2019-12-26 09:32:22|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李玥

建設方揭秘國內規模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 地下32米建副中心站

城市副中心站效果圖

  本報記者 孫宏陽

  西靠北運河河岸,東鄰東六環,一座國內規模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將出現在城市副中心。未來,三條鐵路、三條地鐵線和一條市郊鐵路將在這裡實現換乘,距離最近的兩條線路換乘只需1分鐘。記者昨日從京投公司了解到,已經動工的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預計2024年底具備通車條件,明年將啟動一期工程道路導改,同時正在研究城市航站樓預留方案。

  三條地鐵線同層換乘

  隨著沙盤模型緩緩升起,高樓、綠地相間的地上空間整體提升,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地下三層結構呈現在眼前。未來,多條鐵路線、地鐵線換乘都將在這座地下車站完成。

  京投樞紐管理公司總經理劉建紅介紹,副中心站處於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空間結構的交會處,是規劃京唐(京濱)城際鐵路近期的始發終到站,也是城際鐵路聯絡線、京哈鐵路(遠期)及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的重要車站;同時有地鐵6號線、規劃平谷線及規劃地鐵101線3條軌道交通銜接。副中心站建成後,通過城際鐵路聯絡線,可以實現1小時直達雄安新區、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從車站三層結構上看,地下一層設有城際鐵路和地鐵進站廳,出租、網約車的落客接駁場站,以及城市公共服務空間、非付費區換乘通道;地下二層為城際鐵路候車廳、出站廳,地鐵6號線站臺,以及服務三條地鐵線的換乘廳;地下三層為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和規劃平谷線、地鐵101線站臺。此外,還將利用夾層空間,設置東西兩處公交場站。

  多層結構,多線路匯聚,換乘會不會很複雜?京投樞紐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張登科介紹,通過換乘通道,距離最近的兩條線路換乘只需1分鐘,一般換乘可在3分鐘完成。為了方便攜帶行李及行動不便的乘客換乘,站內還將跑起電動接駁車。根據預測,副中心站地下日均換乘客流將達到47.2萬人次。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正在研究城市航站樓預留方案。

  開挖量相當7個昆明湖

  昨日,記者在副中心站建設工地看到,一些大型設備已經進場施工。記者了解到,這座車站將向地下深挖32米,基坑東西長達兩公里,土方開挖量預計達到1400多萬立方米,相當於挖出7個昆明湖。

  “從沙盤模型就能看出,副中心站空間關係、交通換乘功能複雜。”張登科介紹,這座全地下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中,功能集約的空間、便捷的換乘通廊以及各種配套設施立體交疊,構成了128萬平方米極其複雜的“地下城市”。其中,設計有8座站臺的地下三層要深入到地下32米。

  樞紐地上打造“運河客廳”

  與其他鐵路車站相比,城市副中心站最大的特點就是車站和城市實現一體化開發。未來,樞紐地上將聚集金融、高端商務等業態,還將打造“運河客廳”。

  根據規劃,副中心站綜合樞紐“地上城市”空間由三條軸線組成——從運河望向路縣遺址的歷史文化軸;聯通軌道站點的軌道交通換乘軸;從行政中心看向通州的城市景觀軸。對應地下樞紐的功能佈局,“地上城市”形成樞紐站區、軌道換乘區、運河客廳區。

  地下車站也能將陽光引入站臺。張登科介紹,鐵路車站、地鐵、公交樞紐等主要交通設施全部位於地下,通過地上地下一體化設計,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和地下空間自然採光,陽光通過車站上方多層共享空間直達地下候車大廳和站臺,營造綠色生態、陽光立體的地下樞紐空間環境。

  張登科説,副中心站樞紐工程經過高品質規劃設計,將建成安全安心、環境綠色、文化藝術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

  三期道路導改不斷路施工

  副中心站樞紐工程于11月30日開工建設,土建施工分為三期,總工期約5年,預計2024年底具備通車條件。記者了解到,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通行的影響,三期工程將依次對涉及的芙蓉路、東六環、東六環西側路、玉帶河大街4條城市道路進行導改,可以實現不斷路施工。

  據介紹,一期工程將對芙蓉路臨時導改,同時開通東濱河路分擔南北向車流。工程中,圍擋芙蓉路至玉帶河大街之間的樞紐主體部分以及東咽喉東側部分,開展基坑圍護結構、基坑土方開挖、樞紐結構施工、市政管線鋪裝等。一期工程道路導改將於明年上半年啟動。

  記者了解到,樞紐工程完成後,東六環交通將以地下隧道方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