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藏書畫首博展出 兩幅丹青史詩見證“換了人間”
來源:北京日報  |  2021-06-25 09:04:46

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藏書畫首博展出 兩幅丹青史詩見證“換了人間”

昨天(24日),“換了人間——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藏書畫作品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辦開幕式。北京日報記者 閻彤攝

  北京日報記者 王廣燕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60多年前,毛澤東在北戴河海濱懷古思今,以豪邁的情懷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昨天,“換了人間——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藏書畫作品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從市政府參事室市文史館幾十年來創作、收藏的近千幅書畫作品中,精選48幅書畫作品展出,謳歌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新中國發生的巨變。其中的兩幅恢弘巨制《換了人間》《禮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歷經藝術家數載創作,堪稱丹青繪出的史詩。

  還原開國元勳的時代表情

  與此次展覽的標題呼應,大型人物畫《換了人間》無疑是展覽中格外引人矚目的一件。這幅長18米、高3米的作品,以開國大典歷史為創作背景,大膽嘗試使用中國水墨的技法,描繪了1949年新中國誕生之際,毛澤東、周恩來等63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的肖像。

  藝術家趙建成與新中國同齡,2012年,當他接到北京市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創作的任務時,便將選題鎖定於1949年這一特定的歷史時刻。在他看來,1949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拐點,從此中國便“換了人間”,開啟了新天地。而這一壯闊歷史畫卷的書寫,離不開畫中的功勳人物。

  與董希文經典油畫《開國大典》、唐勇力的工筆畫《新中國誕生》立意有所不同,趙建成並不側重於開國大典歷史時刻的場景描述,而是追求刻畫出每個人物最典型的精神氣質,通過開國元勳的群像體現一個時代的集體表情。“如何使每個形象準確、生動、飽滿,而非概念化,是我在創作中遇到的最大考驗。我試圖將每個人身上豐富的經歷與不同的性格體現在畫上。在毛主席面前,你可以感受到博大的氣象、扭轉乾坤的魄力;通過畫中的鄧小平,你可以感受到,他在一段歷史中成為掌舵人是一種必然。”

  重現新中國十大建築

  東風勁吹,旗幟與氣球飄揚,長安街沿線矗立著宏偉的新中國十大建築,參加國慶遊行的群眾喜氣洋洋。由汪光華最新創作的巨制《禮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恰如藝術家《清末民初北京萬象圖》的姊妹篇,以典型建築、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展現了新中國建設的成就,禮讚為之付出辛勤勞動的建設者。

  在這幅16米長、2.5米高的畫作中,汪光華將新中國十大建築如同遊行的花車一般,在長安街沿線醒目地一一展示: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與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北京火車站、工人體育場、農業展覽館、釣魚臺國賓館、華僑大廈。

  “畫中有戲方能百看不膩,”汪光華在畫中設置了許多富有時代記憶的看點。1959年的國慶,是新中國成立後國慶典禮活動中人數最多的一次。“我專門採訪了這次慶典的一些親歷者,例如有位同事的父親就曾經是扛著機槍走方隊的民兵。”從長安街上的受閱軍隊,載歌載舞的各族人民,到北京火車站前熙熙攘攘的旅客,大街上斜挎著軍綠色帆布包的少年,汪光華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他對那個時代的印象。

  據悉,展覽還展出了市文史館不同歷史時期館員創作的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等46幅館藏書畫精品。這些作品既有早期京津畫派的傳統代表作,又有以溥雪齋為代表的一批清代宗室畫家的精品力作,還有新時期的名人佳作。展覽將持續至7月18日。

編輯:周經韜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