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模糊記猶新 百年高師憶女傑
來源:北京青年報  |  2021-06-30 09:31:19

原標題: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舊址推出“她們從這裡出發”展覽 碑文模糊記猶新 百年高師憶女傑

碑文模糊記猶新 百年高師憶女傑_fororder_1

“她們從這裡出發——北京革命運動中的女高師專題展”

碑文模糊記猶新 百年高師憶女傑_fororder_2

保留完好的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校牌

碑文模糊記猶新 百年高師憶女傑_fororder_3

現如今魯迅中學的學生在這裡上課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記念劉和珍君》、“三一八慘案烈士紀念碑”……她們是一群曾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在婦女解放運動中留下赫赫大名的進步女學生代表;李大釗、魯迅都曾任教於此,向她們傳播革命理論;她們反抗軍閥統治,謀求人權平等,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對祖國、人民的一片赤誠。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舊址“她們從這裡出發——北京革命運動中的女高師專題展”,帶你走進女高師進步女學生的奮鬥世界。

  李大釗曾在“女高師”任教

  “李大釗的家就在學校東邊,魯迅原來在西邊辦公……”一座壯觀大方、佈局精巧的古建裏,挂著“京師女子師範學堂”保留完好的座鐘式牌樓,是西城區新文化街上一個惹眼的地標。魯迅中學的學生們,和往常一樣從這裡上學、放學,而剛立起來不久的紅色標示牌“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不時引來路人圍觀,透過老式的鐵柵欄門縫,想往這所中學裏探個究竟。

  作為“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之一,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舊址,坐落于西城區新文化街45號,于1909年建成,原為京師女子師範學堂,1919年改稱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簡稱“女高師”),校舍由四座樓組成,文物建築面積6702平方米,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既古典又現代、中西合璧、美不勝收,學生們在這裡讀書、交友、切磋,對報效家國充滿了期待……”從京師女子師範學堂、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到女子師範大學,作為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女子師範高校,這所學校開創了女子高師教育的辦學模式,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女高師歷史上重要的一筆,便是1920年至1926年期間李大釗受聘于該校,他在講授課程的同時,向學生傳播馬克思主義。在他的引領和影響下,一批關心民族命運的青年學子走上革命道路,如中國共産黨第一位女黨員繆伯英、北方婦女運動領導人夏之栩、三一八慘案烈土劉和珍和楊德群等。黨的一大後,中共西城支部成立,繆伯英任書記。在中共北京地委領導下,該校進步學生參與一系列反帝反軍閥愛國活動。

  現如今,這所在歷史上曾獨佔鰲頭的“女高師”仍承載著教育功能。始建於1901年的魯迅中學,于50年代遷入該舊址,該校得名也正由於1923-1926年期間魯迅曾在這裡任教。在舊址上生長的這所學校,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光陰輪迴,從女高師到魯迅中學,幾代人、數萬名學子在這裡留下青春足跡。

  “大智若愚能解惑 微言如閃首傳真”

  今年在建黨百年的背景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舊址內設“她們從這裡出發——北京革命運動中的女高師專題展”,該展預計于7月10日對外開放。展陳分為四部分內容:“這裡是新女性的搖籃”“她們在這裡學習思考”“她們在這裡投身革命”“她們是永遠的榜樣”。四部分內容以時間為脈絡、用圖文形式清晰地展示了百年前在中國風雨飄搖、屈辱貧弱背景下,一群立志挽救民族危亡的女學生傲立潮頭、奮起抗爭,砸碎封建統治的鎖鏈,反抗帝國主義壓迫,投入到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之中的史實。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展陳中一幅“李大釗與女高師學生”在校期間的合影照片彌足珍貴,圖片釋義寫著:“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李大釗常常不到休息室去,而是在同學們的座位間走走,看看同學們記的筆記清不清楚,有沒有什麼問題,有時一直講到上課鈴又響了。”透過這張黑白照片,時光仿佛一下回到當年女高師的課堂。

  “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閃首傳真。”展陳的第二部分,重點講述了李大釗在女高師任教的寶貴6年,如何向進步女青年傳播革命理論,如何在他的帶動下讓革命火種在這方土地上生生不息。除了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李大釗在教學方法上也有很多創新和成就。

  “因為李先生的舉止神情,我和我的一些朋友們,都在背後親切地稱他為‘老母雞’(實在他的神氣也非常像)。他總帶著一群‘雛雞’,或者只要他‘咕!咕!’叫兩聲,就會有一大群‘雛雞’都圍集在他身邊,領受他的愛撫,領受他的引導,學習生存也學習鬥爭”,這段摘自章廷謙《關於李大釗先生》裏的文字,極其傳神地描繪了李大釗的教育形象。

  女高師畢業生程俊英,曾在回憶女高師的文章中寫道:“記得李老師在一次上課時,大聲疾呼地説:‘馬克思主義給婦女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只有社會性質改變,婦女才能獲得真正的解放。’將近考試時,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論文題目:《論婦女解放》。”李大釗還挑選了程俊英一篇“離經叛道”的文章送女高師校刊發表。

  李大釗在女高師期間的授課和為人,得到了學生和同事的高度評價。“我們將來做了老師,也要像大釗老師這樣教育自己的學生。”女高師學生劉和珍説。“守常兄是一位愛國愛民的學者,他整夜伏案寫文字,想用馬克思理想的共産主義救中國,達到世界大同的境界,我欽佩他,歡喜他,他是我的一位益友。”女高師教授胡小石説。

  除了珍貴的校園老照片之外,整個展陳中唯一的一件舊物,是一架採用純正英式製造工藝的古老鋼琴。從女高師時期,這架鋼琴就靜靜地在這間禮堂裏佔據了一隅。一百多年來,歷經紛繁複雜的時代變遷,它始終以其獨有的清澈琴韻陪伴著學生們,琴鍵的縫隙中也仿佛見證了那段革命崢嶸歲月。

  “她們從這裡出發” 引領婦女解放

  步入舊址西側禮堂,正中間立著的紅色立體大字:“她們從這裡出發”,是此次展陳的主題。“她們”是誰?繆伯英、夏之栩、劉和珍、楊德群、劉亞雄、趙世蘭、張秀岩、石評梅、許廣平、張挹蘭……禮堂深處大屏上滾動的這十個人名,作為女高師進步女學生的代表,此次展陳中一一展出“她們”的生平。“她們”曾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在婦女解放運動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正如展覽前言介紹的那樣:“她們有直面列強侵略的勇氣,有反抗軍閥統治的決心,有謀求人權平等的信念,以行動表達了對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對祖國、人民的一片赤誠”,這裡走出了中國共産黨第一位女黨員繆伯英,這裡的黨支部也是中共第一批黨支部。女高師的熱血青年不斷提高自身覺悟,投身婦女解放運動和中國革命事業,贏得了歷史對女性價值的承認,贏得了社會對女性地位的尊重。

  追溯“她們”的歷史:1920年4月,繆伯英等女高師學生發起籌建了女子工讀互助團,它是北京工讀互助團第三組,也是堅持時間最長的一組。其理想是“人人做工,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過一種“共産的生活”。但由於經費緊張等原因,不久就解散了。大家認識到,社會沒有根本改造以前,新生活的試驗是不可能成功的;同年10月,北京共産黨小組在北大紅樓李大釗辦公室正式成立。11月底,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繆伯英成為北京地區第一位女團員。不久後,她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為中共第一位女黨員。

  成為中共黨員後,繆伯英開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觀點來觀察、思考問題,她撰寫《家庭與女子》一文,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家庭起源、發展和婦女解放的關係,論證了婦女解放對促進社會進化的作用。

  1922年8月,在李大釗的幫助下,繆伯英、周敏等女高師學生發起成立北京女權運動同盟會。同盟會成立後在浙江、上海、天津等地設立分部,會址就設在女高師禮堂。創辦會刊《女權運動特號》;組織講演活動,宣傳女權主義;上書參、眾兩院,要求男女平等;請願交通部任用女職員,要求全國教育機關一概為婦女開放等等,北京女權運動同盟會,開始團結各界婦女人士,培養鍛鍊婦女幹部,擴大革命力量……

  此次展陳的人物小冊子上,也單獨對這位“中共第一位女黨員”的生平及革命歷程,進行了詳實的介紹:“她的生命只有30個春秋,但她卻書寫了中國共産黨第一位女黨員的壯麗‘人生’,她永遠在史詩裏,在人們心裏!”

  “三一八遇難烈士碑”紀念劉和珍等

  “《記念劉和珍君》文中開頭的第一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文中寫到的那個禮堂,就是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禮堂”,魯迅中學語文老師潘濟偉介紹説。“她們從這裡出發——北京革命運動中的女高師專題展”的陳設地正是當年女高師的禮堂。

  “當年學生規模不是很大,大家開會、集會、活動都在這裡進行,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人物,除了李大釗、魯迅之外,陳獨秀、蔡元培也都在這裡作過演講。”潘濟偉説。

  女高師禮堂大門口的花壇中,一塊矗立著的字跡已有點模糊的大理石方尖碑,是舊址裏一個重要的歷史標誌物。石碑上刻著:“三一八遇難烈士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據介紹,這塊紀念碑是在三一八慘案五週年紀念日,女師大師生在校園為劉和珍、楊德群烈士所建立的。

  1926年3月,日本帝國主義挑起大沽口事件。18日,2000多人前往段祺瑞臨時執政府門前請願,學生自治會主席劉和珍帶領女師大學生抗議示威,遭到執政府衛隊開槍射擊,劉和珍、楊德群等47人遇難,199人受傷。慘案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怒,促使段祺瑞臨時執政府迅速倒臺。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説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段為現今師生們耳熟能詳,摘自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的片段,也正是對這一事件的紀念。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林艷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暢

編輯:周經韜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