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冰雪在這裡燃燒
來源:北京日報  |  2021-08-23 10:36:52

讓冰雪在這裡燃燒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今年四月已接受“相約北京”冬季體育系列測試活動的考驗。 本報記者 劉平攝(資料照片)

  還有不到6個月時間,北京將再次迎來奧林匹克的榮光。

  “儘管受疫情影響,冬奧籌辦工作進展十分順利,這幾乎就是奇跡。”今年1月,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在接受新華社連線採訪時,對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大加讚賞。

  奇跡俯拾皆是。“水立方”變身“冰立方”,成為世界首個實現“水冰轉換”的場館;“冰絲帶”等4個冰上場館使用了當今最環保節能的制冰技術,成為奧運史首創;奧運會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綠色清潔電力……

  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高度契合,給新時代北京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北京將成為國際上唯一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習近平總書記曾四次實地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做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使命光榮、意義重大。”

  4年多來,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指引下,首都冬奧建設者只爭朝夕,開拓創新,克服疫情影響,高品質高標準完成冬奧會8個競賽場館、8個非競賽場館和31項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面兌現每一項承諾,貢獻了一份踐行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的“北京方案”。

  山還是那座山

  2020年底,一隻狍子誤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道,被工作人員救出並放歸山林。這讓在小海陀山待了700多個日夜的景觀工程師趙瑞勇十分驚喜,受工程建設影響,狍子曾一度在這裡消失。

  除了狍子,紅外相機還監測到了猴子、野豬等26種野生動物。小動物們回家了,延慶賽區的生態日漸修復。

  其實,早在2015年秋天,延慶賽區四大場館動“第一鍬土”前,一場護綠工程就已經開始了。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志翔團隊是率先登頂的團隊之一。那時小海陀山上幾乎沒有可供攀登的路,張志翔和同事就繞道河北,從坡度稍緩的另一側登頂。

  小海陀山最高海拔2198米,雖然路途艱辛,登頂所見卻讓張志翔大為驚喜。3500平方米亞高山草甸,就像一件綠色大衣,為小海陀山固水保土;深褐色的山區表土,蘊含著豐富的種子,滋養出小海陀山鬱鬱蔥蔥的一草一木……

  要保護好這一方青山綠水!除了張志翔團隊,水土、生態專家相繼前往賽區,一場生態環境和生態多樣性本底調查開始了。最終,214萬平方米、175處生態修復地塊,落在了延慶賽區第一張建設藍圖上。

  一年後的深秋,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丁建明和一群冬奧建設者也走進了大山踏勘。他的手上還拿著散發著油墨味的場館規劃圖。

  從山下徒步到山頂,緊趕慢趕也要5個小時。因為沒有路,丁建明和同事們都是沿著溝壑砍斷荊棘一步步往上爬。山裏不能生火,大家自帶乾糧自帶水,哪能貓一晚就在哪紮營。

  他們是冬奧建設者,也是生態資源的守護者。

  施工紅線外用地堅決不破壞,紅線內樹木盡力保留,賽區內313棵樹木被原地保護了起來,不能避讓的就遷地移植。張山營鎮建立了一個300畝的保護基地,將2.4萬棵重點保護的樹種和具有較高觀賞利用價值的樹木移植過來。

  海拔1800米以上的亞高山草甸進行剝離、過冬保存、回鋪利用。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將地面15-20釐米厚的一層腐殖土剝離儲存下來,保存珍貴的山地土壤和種子,造雪工程完畢後再回鋪。高山滑雪賽道上下邊坡和雪道面,也進行了綠色修復。

  春選苗、夏栽種、冬養護,趙瑞勇和同事們風風火火的步伐沒有停下過。6年,他們完成了214萬平方米的生態修復。這也成為北京冬奧會建設週期最長的工程。

  邊保護邊建設。在沒水、沒電、沒路、沒信號的艱苦條件下,歷經4年的時間,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冬奧村、山地新聞中心四大場館,道路系統、索道系統等計劃一個個從圖紙上落在了小海陀山。

  山還是那座山。體育設施同自然景觀和諧相融。

  8月的小海陀滿山幽綠,繁花似錦,生機勃勃。7條雪道從山頂傾瀉而下,與周邊山水林草融為一體;海拔2198米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出發平臺周邊,花草樹木茂盛依舊;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靜臥在鬱鬱蔥蔥的海陀山腳;延慶冬奧村與山地新聞中心背靠青山,中式庭院靜謐地掩映在山林之間,各種野花點綴在綠茵如毯的山坡上。

  山坡下面,隱藏著北京冬奧會最“深藏不露”的工程——全長約7.9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

  為了保住小海陀山美麗的天際線,項目團隊決定挑戰國內尚無先例的大坡度地下綜合管廊,把18條管線鋪設在垂直落差500米的高海拔山嶺隧道中。13家單位,30多家施工企業,在橫截面還不足50平方米的施工空間,有條不紊地完成了98公里的管線安裝。這條埋于天際線下的“血管”,將水、電、通訊等源源不斷注入延慶賽區。

  藏在山裏的,還有一座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示範工程北京換流站,每天為山上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清潔電能。

  從2020年年底開始,來自張家口的光伏、風電等綠色電能在這裡匯聚,保障賽事運營,使北京冬奧會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由城市綠色電網全覆蓋。保障冬奧的同時,“綠電”還通過北京電網進入普通家庭,每年140億千瓦時的“綠電”,是北京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

  從“水立方”到“冰立方”

  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充分考慮賽事需求和賽後利用,充分利用現有場館設施,注重利用先進科技手段,注重實用、保護生態,堅持節約原則,不搞鋪張奢華,不搞重復建設”。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北京冬奧建設者堅持對場館反復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

  在北京賽區,場館建設盡可能做“減法”。13個場館中有11個是2008年奧運場館。6個競賽場館,有4個都是充分改造既有場館,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已具備冬夏季運動項目雙向轉換能力。

  國家游泳中心有個國人熟悉的名字“水立方”,但冬奧會期間,它要承接冰壺比賽。水變冰,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2008年,運動員們在這個游泳池裏24次刷新世界紀錄,中國跳水夢之隊包攬了除男子10米臺的全部金牌。”捨棄泳池,讓北京國資公司所屬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難以接受,“水是它的靈魂。”

  2016年年初,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楊奇勇的腦中閃現:能不能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把水立方變成“兩棲”的?憑藉多年工程建設經驗,楊奇勇對在泳池裏舖設可拆卸的穩定支撐結構有把握。自此,長達兩年“水冰轉換”的研究和探索開始了。

  以可拆卸可轉換的一套支撐體系打底,再在上面鋪設可拆卸的制冰管道,如此形成可拆卸冰場。這期間,楊奇勇團隊研究出了兩套鋼結構支撐體系,外加三種面板,由此組合成五套方案。2017年4月,“薄壁輕型鋼結構+混凝土板”的支撐體系得到世界壺聯的反饋。

  2019年年底,水立方第一次圓滿完成“水冰轉換”,成為世界首座實現“水冰轉換”的體育館,耗時近60天;2020年12月,第二次轉換的結構搭建順利完成,僅用了十幾天。楊奇勇説,“水冰轉換”還能提速增效。

  北京的夏奧場館,全都改造拓展了現有功能。

  外觀修舊如舊,內裏卻脫胎換骨。改擴建後的首都體育館將承擔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任務。場館內巨型投影螢幕由36個37平方米的超薄膜鋪成,打開場地四角布設的鐳射投影儀,投射在上面的畫面流光溢彩,呈現“最美的冰”。

  五棵松體育中心實現了6小時籃球、冰球場地轉換,多次成功舉行“冰籃背靠背”賽事。

  夏奧會時中國代表團曾獲得11枚金牌的國家體育館,此次除了對主館進行改造,增加制冰功能和除濕系統外,還在其北側新建冰球館作為訓練館,增設更衣室等設施。改建後場館共配置兩塊冰球冰面,打造成為“冰球聖殿”。

  神奇的冰

  國家速滑館是北京賽區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它的頂部是一塊馬鞍形“天幕”,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單層索網結構屋面。

  夏奧會時,鳥巢4.3萬噸的鋼結構如何拼裝,曾讓建設者絞盡腦汁,最後動用了全國僅有的幾臺進口設備才完成。而如今,通過BIM系統,國家速滑館大至8500噸的鋼結構,小到每一塊形狀各異的幕墻玻璃、弧度各異的看臺,都實現了數字化,在工廠進行精密生産,在現場由機器人精準拼裝,僅用了8個月就完成了主體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示,對於場館建設要“注重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冬奧會場館建設中,“智慧建造”被廣泛應用,新技術、新材料為場館注入全新活力。

  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首體短道速滑訓練館以及五棵松冰球訓練館4個場館5塊冰面,選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製冷系統。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也是最節能的製冷技術,在冬奧會歷史上屬首次大規模運用。

  二氧化碳制冰,優勢就是冰溫均勻,溫度差基本上能夠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溫差越小,冰面的各項指標更高更精細,也就更有利於運動員創造出最佳成績。

  北京冬奧會第一塊二氧化碳冰面出現在首體。在觀眾看不見的冰面之下,其實密布著製冷管道,12台二氧化碳壓縮機同時運作,不斷向冰面輸送低溫二氧化碳製冷。制冰師王博説,制冰就像做一塊切糕,“最下面一層是加熱層,防止底部土壤因長期結冰而膨脹凸起,影響整個冰面。上面依次為保溫層、各功能層、混凝土冰板層,最上面是冰面層,製冷盤管就盤踞在混凝土冰板層內。”制冰師要按照順序依次料理每一層,每個環節都不容閃失。

  更神奇的是,在國家速滑館,為了滿足群眾參與不同冰上運動的需求,目前亞洲最大的1.2萬平方米的冰面採用了先進的分區製冷方式,做到對一塊冰面不同區域單獨控溫,使整個場館實現“同時運行、不同使用”。通過對氣流智慧管控,可以讓觀眾席和冰面的溫度、濕度分區,使觀眾在舒適環境中觀賞比賽。

  場館建設向前邁出一小步,其實是中國增強自主能力的一大步。

  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于德泉説,延慶賽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少數國家壟斷相關技術的情況下,建設者走出中國自主創新之路:1.9公里賽道混凝土工作由本土工人一次性噴射澆築成型,一次性通過國際組織認證。

  一把噴槍加上混凝土可重達50斤,實際噴射時會産生巨大的後坐力,稍有不慎發生堵管,人就容易被甩飛,高墻噴射更為危險。建設方從1000人中選出了20多人,培訓本土噴射手,李開順便是其中一名。他們像運動員一樣,每天工作之餘健身鍛鍊,提高體力、耐力。從一次只能堅持5分鐘,到最後拿起噴槍就是20個小時以上的作業,李開順等21名噴射手經過了342天日日夜夜的奮戰,合力完成了賽道澆築。

  今後,部分競賽場館還將配備“智慧大腦”。運動員和觀眾進入國家速滑館後,可以通過手機享受定位導航服務,機器人領路、無人售賣車以及虛擬冰雪運動等多種新科技成果還將帶來更多驚喜。

  百姓自己的體育館

  除了服務更好、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體育,一個個場館還將成為普通百姓的體育館,推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願景一步步實現。

  讓冰雪在這裡燃燒。

  北京冬奧會創新性地形成了一種場館建設PPP模式。丁建明解釋,過去的場館建設是政府投資,設計、建設、運營各管一段。這次在政府的協調下,國家速滑館公開招標,投資、建設、運營、體育賽事企業組成聯合體參與競標,嘗試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實現投資共擔、利益共享、經營共謀。

  國家速滑館未來30年的經營和為群眾性冰雪運動服務的目標還以法律文件形式確定下來。賽後每天可接待2000名遊客,滿足速度滑冰、短道滑冰、花樣滑冰、冰壺、冰球等五大類冰上運動項目的競賽和運動需求。

  首鋼滑雪大跳臺將變成服務大眾的體育主題公園,大跳臺不僅可以滑雪,還可以根據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更多項目。

  國家游泳中心南廣場即將建成“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作為冬奧會永久性遺産對市民開放。

  延慶賽區不光成為國家隊和國內外專業隊伍的訓練基地,還將開放部分平緩的賽道,建設多條大眾滑雪道。延慶冬奧村也將成為接待酒店,面向公眾開放。

  去這些滑冰滑雪場地也不用舟車勞頓了。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兩條主幹線路將張家口、崇禮、延慶和北京城區串成一線,北京至延慶20分鐘、延慶至張家口30分鐘、北京至張家口50分鐘到達,“兩地三賽區一小時交通圈”已經形成。

  從小海陀到北京市區,31項配套基礎設施織牢了交通、電力、通信等保障網。隨著“冬奧綠色低碳公共交通網”的建成,市民可通過公交車、地鐵、高鐵等公共交通方式快速、便捷抵達各個場館。

  “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願景越來越近。

  幾年前,延慶區村民郎恩鴿還是一個默默無聞、擁有300多頭羊的“羊倌”,如今,他是北京首個農民滑雪隊、張山營鎮海陀滑雪隊隊長,“過去我拿羊鏟,現在我拿的是雪板。我完全沒想到能把愛好變成可以實現的夢想。”

  “冰絲帶”“雪遊龍”“水晶鞋”……首都市民給每一個場館都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因為除了為世界貢獻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這些場館會像“鳥巢”“水立方”一樣,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為北京的新名片。(北京日報 記者 任珊)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