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健德門到德勝門
來源:北京日報  |  2021-11-11 08:23:29

  北京德勝門箭樓是明清北京內城九門之一德勝門甕城的箭樓,也是明清北京城市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今北護城河南岸,中軸線北端,鐘鼓樓的西北方。

  德勝門及其箭樓的産生與建設不僅完善了京城建築格局,還連接了元明朝代更迭、朱元璋北伐中原、徐達攻克元大都、華雲龍經理故元都、永樂遷都等諸多歷史。

從健德門到德勝門

 大都城平面設計與水道分佈圖,引自首都博物館編《古都北京:城建篇》

  何謂箭樓?

  箭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城市軍事防禦建築,它與城垣、城門、城樓、甕城、閘樓、護城河等共同構成城市防禦體系。箭樓與甕城、護城河組成第一道防禦線,因此它在整個城市防禦體系中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箭樓的主體部分設有箭窗,用於瞭望敵情、發射軍器。

從健德門到德勝門

  1 德勝門名字的由來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徐達率軍攻克元大都。元順帝由健德門北逃。按照朱元璋的軍事決策,攻佔元大都後,“固守封疆,防其侵軼可也”,以穩固戰果。

  元順帝雖北逃,元的殘余軍事力量依然強大,伺機奪回大都。因此,對明而言,首要任務是加強北平的防守,以抵禦元殘余勢力的反攻,一項重要的防守措施就是增築北城垣(這道北城垣就是與德勝門箭樓甕城相連的城垣)。《明實錄北京史料》有這樣的記錄,八月九日,“大將軍徐達命指揮華雲龍經理故元都。新築城垣,北取經直,東西長一千八百九十丈”。又于八月十一日,“督工修故元都西北城垣”。值得一提的是,出於軍事形勢及戰備需要,時間緊,任務重,北城垣的修築極為緊迫。這在後來的考古發掘中得到了印證。于書香的《説説西直門和北城墻的變遷》中記錄了考古發掘的相關情況,摘錄如下:

  據1964-1974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處共同勘察城垣時……在出土的遺物中數量最多的是瓷器,其中有珍貴的青花瓷器,有景德鎮的影青瓷器、霍州窯的白瓷器和器形厚重的鈞窯瓷器;從發掘的情況看,住宅的主人是在非常倉促的情況下離走的,以致有很多貴重物品,如螺鈿漆器、水晶石、紫端硯等都沒能來得及拿走,還有200余顆紅白瑪瑙圍棋子散落在正房的方磚地上。

  《明實錄北京史料》載,九月,“大將軍徐達改元都安貞門為安定門,建(健)德門為德勝門”。攻克元大都並不是朱元璋的最終目的,而是他北伐中原、實現“大一統”的重要一步。以北平作為軍事基地,“既克其都,鼓行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矣”。取名“德勝”也顯示了明對戰爭勝利的迫切願望,希望“得勝”,同時“德勝”還表達了“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

  2 德勝門與京杭大運河

  新增築北城垣的護城河(今北護城河)是元代漕運的重要一段,原是金漕渠。元初加以疏浚用於漕運,後成為元大都漕運北線(壩河-北護城河-積水潭)的重要水道。

  據蔡蕃《元代的壩河——大都運河研究》一文記載,元中統初年,郭守敬提出“開玉泉水以通漕運”,由時任河道官的寧玉主持完成,壩河漕運線初步形成。至元十六年(1279年)後,此線開始承擔大規模漕運任務。南線通惠河開通後,此線仍然使用,直到元末。

  元初時,大都漕運由壩河水道承擔,終點至積水潭碼頭。由於城市發展,壩河漕運遠遠滿足不了大都城的需求,郭守敬引白浮泉水,開通通惠河,使南、北兩線共同承擔大都漕運。漕運不僅運輸糧食,還源源不斷地運來了各種物資、商品,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積水潭碼頭、鐘鼓樓一帶形成了繁華的貨運、商業中心,也成為文人雅士的遊覽勝地。趙孟頫曾有詩:“白水青山引興多,紅裙翠柳奈愁何!只從暮醉兼朝醉,聊復長歌更短歌。輕燕受風迎落絮,遊魚吹浪動新荷。余杭溪上扁舟好,何日歸休理釣蓑?”

  有人説,大運河北京段是北京活著的、流動的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開創精神的實物例證,體現著北京城市的活力和靈氣。德勝門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精神——保家衛國,雖僅存箭樓,但依然雄偉壯麗。

  3 修建箭樓防禦北方強敵

  北京德勝門箭樓修建於明正統時期。它直到正統時期才得以修建的原因與明朝邊防形勢、永樂遷都北京、仁宗欲還都南京、宣宗開平衛遷至獨石有關。

  明代一直受到來自北方強大軍事力量的威脅。因此,守住北部軍事要地是明朝生死存亡的關鍵。經徐達、華雲龍、孫興祖等諸多軍事將領及燕王朱棣的持續經營,北京地區到永樂時期已成為北部軍事要地之首,是北方乃至整個明朝的軍事中心。至此,軍事中心與政治中心合一已成必然之勢。

  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軍事、行政方面,“設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北京行部”,令中央行政機構官員掌管北京行部,“以戶部尚書掌北平布政司事郭資、刑部尚書掌保定府事雒僉,俱為北京行部尚書”。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二次北巡由北京返回南京後,“遷都意決”。永樂十八年(1420年)九月,下詔:“自明年正月,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設六部,去行在之稱。”即將北京作為國都,南京作為留都。

  正式遷都不久,永樂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因火災被毀。這件事對朱棣的觸動很大,“朕心惶恐,莫知所措”。於是,令群臣直言。“時言者多以建都北京不便,致召天災”。翰林院侍講鄒緝更是直陳:“陛下肇建北京,工作之大,調度以百萬計。農民終歲供役,不暇力作,猶且徵求無藝,至伐桑棗以供薪,剝桑皮以為楮。”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上欲還都南京,詔北京諸司悉稱行在,復北京行部及行後軍都督府”。五月,仁宗駕崩,遺詔中仍有復都南京之意:“嗚呼!南北供億之勞軍民俱困,四方向仰鹹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君國子民宜從眾志。”

  宣宗即位後,傾向定都北京,無意還都南京,但不能明確違背仁宗遺詔。宣德三年(1428年),“罷北京行後軍都督府及行部……然諸司尚沿行在稱也”。此外,從邊防軍事形勢方面看,開平屢屢被犯,宣德五年(1430年),獨石築城(今河北省赤城縣北獨石口),使開平衛遷至獨石。“自此蹙地三百里,盡失龍岡、灤河之險,而邊地益虛矣。”這使得北京的軍事地位更加突出,定都北京已無法改變。北京實際意義上已是明朝都城,這也是北京城防體系得以完善、德勝門箭樓得以修建的先決條件。

  正統元年(1436年)十月,朝廷下令在北京修九門,築甕城,建樓鋪。“初,京城因元舊,永樂中雖略加改葺,然月城、樓舖(鋪)之制多未備,至是始命修之。”正統二年(1437年)四月,“命少保兼工部尚書吳中、右侍郎邵旻祭德勝、安定二門之神,以修城也。”九月,“遣少保工部尚書吳中祭司工之神,以營建京城樓堞也。”正統四年(1439年)四月,“修造京師門樓、城濠、橋閘完……安定、德勝八門各正樓一,月城樓一。各門外立碑(疑碑為牌之誤)樓……”月城樓是箭樓的別稱,北京德勝門箭樓就此建成。

  582年過去,歷經風雨戰火,德勝門箭樓倖存至今。它靜靜屹立,如同中軸線旁的一顆明珠,伴隨著晨鐘暮鼓,與相隔不遠的鐘鼓樓交相輝映。

  (作者:李楊 單位:北京中軸線遺産保護中心)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