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來源:華語環球 編輯:鐘毅 2018-10-17 09:52:24
-

視頻: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説起中國歷史上的清官,

很多人馬上會想到包拯包青天。

但我們可能不了解的是,

為了成為一名清官,

包拯在少年讀書時就開始準備了。

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經典釋義人——北京大學趙冬梅教授

在10月16日播出的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節目中,

經典釋義人——北京大學趙冬梅教授

講了一個包拯年少時的故事。

因家境貧寒,

他和一個姓李的同學寄居在寺廟裏讀書學習。

寺廟附近住著一個大財主,

他知道包、李二人學習都很好,

將來一定會有遠大的前程,

就很想和他們結交。

他多次請二人到家裏來坐坐,

都被婉言謝絕了。

有一天這個財主先備好一桌酒席,

然後派人去請包同學和李同學。

李同學覺得盛情難卻,

洗臉、更衣準備赴宴,

這時候,

包拯攔住了李同學。

包拯説,

我們兩個都是讀書人,

以後是要做官的。

如果今天我們吃了他的飯,

收了他的好處,

將來當我們回老家做官的時候,

一旦這個富人犯了什麼事,

他求到我們頭上,

我們就無法秉公執法了。

李同學一聽,

這道理很對,

於是也沒有赴宴。

也正是因為包拯正直自律,

皇帝打破了官員不能在原籍為官的規定,

破例允許他回原籍主政。

事實證明,

後來包拯也確實做到了公正無私。

視頻:專家學者解讀釋義

一個好幹部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標準?

2013年6月28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

引用了一句典故:

“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趙冬梅教授解釋説,

微利就是小利。

孔子説:

“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意思是要尊重事物正常的發展規律,

同時還不能貪小便宜,

貪小便宜的人不能達成高遠的目標。

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五色”是什麼?

五色這個典故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如果好看的、好聽的、好吃的東西攝入過多,

就會損害視力,

損害聽力,

還會讓人長胖。

所以做人要自律,克制自己的慾望。

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主持人康輝

聽完趙冬梅教授的解釋,

主持人康輝説,

每一個人都應該以“慎微”為標準

來加強自己的修養,

黨員、領導幹部尤其如此。

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思想解讀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黃一兵研究員

如何能夠練就立場堅定的

金剛不壞之身呢?

本期思想解讀人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黃一兵研究員解讀説,

高尚的思想情操,

良好的行為道德規範,

要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不斷修煉、鍛造。

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誘惑並不僅僅只是身處高位才會遇到,

每個人平時都有可能會受到誘惑。

這就要求,

從小事上就要嚴格要求自己,

微利不為所動,

面對重大抉擇才能守住底線。

利誘心不動,色惑目不眩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百家講壇》特別節目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10月8日—19日

央視綜合頻道20:00檔首播

分享: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