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來源:華語環球 編輯:鐘毅 2019-02-07 14:50:19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李曉婷)我是嫁到上海的廣州人,工作在北京,今年春節不值班,年廿八坐高鐵從北京到上海去婆家過新年。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高鐵外觀時尚漂亮,禁不住與它合影

  我所乘坐的復興號動車組只用了4小時36分就到達上海虹橋站。記者一到站發現,厲害了,我的大上海!虹橋不是一個高鐵站那麼簡單,旁邊有機場,還有三條地鐵線匯入,並預留了滬杭磁懸浮線介面。也就是説,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交通工具,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地裏鑽的,都能在上海虹橋找到,而且幾乎無縫對接,便捷快速的交通大大方便了到上海過年的人們。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上海交通樞紐之一的虹橋站

  第二天是年廿二九。婆婆説,阿拉上海人過年,都是從年廿二九晚上即小年夜開始的。這一天,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到了晚上,上海人通常家置酒宴,闔家團圓,意為吃“小年夜飯”。這一天,清理房間,用不著的東西趁這個時候扔掉。大人吩咐小孩去倒垃圾的時候,不忘叮囑一句,邊倒垃圾邊念一聲“晦氣出門”。這好像我們廣州人的“年廿八,洗邋遢”啊!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房子打掃乾淨貼上春聯才有年味

房間打掃乾淨該佈置了。以前上海人從進入臘月就開始張羅年貨了,除了雞鴨魚肉、南貨、北貨,還要準備招待客人的糕點、水果、糖果、乾果等等,一家人齊出動,又要逛又要搬,力求樣樣置辦齊全。現在連我婆婆都會網上購物了,滑鼠一點,36小時內就能快遞到家,真方便!除了年貨,和廣州一樣,上海也流行春節買鮮花粧點家庭。外岡臘梅、崇明水仙和松江銀柳這三種土生土長的上海本地植物是老上海家中冬天最常見的裝飾花卉,被本地人親切地稱為“上海三寶”。這些花卉除了好看,還有吉祥的寓意,譬如銀柳在上海就有“銀柳銀柳,銀子全留”的説法。
  到了除夕,上海人最注重的是年夜飯。現在上海人過年有了新時尚,除夕之夜流行一家人下館子吃年夜飯。但也有不少家庭還是喜歡自己“買、汰、燒”,這是上海人的“小樂惠”。和北方人喜歡包餃子不同,上海人喜歡包春卷。上海春卷一般以黃芽菜、肉絲、蝦米為陷,比廣州的春卷汁水多一些,也比廣州的形狀圓長一些,以像金條為佳。
  和廣州人一定要吃雞(無雞不成宴)不同,上海的年夜飯最早流行八寶飯,後來又流行水果羹,現在保留的幾道經典菜是:門腔、茄汁松鼠鱖魚、皮蛋、三黃雞、紅燒肉、蝦仁、八寶飯。我們家還有一道婆婆最拿手的本幫菜——“腌篤鮮”,主要是春筍和鮮、鹹五花肉片一起煮的湯。再加上肉圓和蛋餃,就是一道寓意美好的菜:肉圓對應著團圓,蛋餃對應著金元寶,春筍寓意節節高。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一碗腌篤鮮的幸福

另外,上海人春節的菜肴和廣州一樣講究好意頭。一定要吃的東西除雞鴨魚肉等葷菜外,還添上炒塌棵菜和糖醋銀絲牙兩樣菜底,另外必備如意菜(即黃豆芽)和發芽豆,除了健康,還象徵著“升”和“發”。所以我們家的年夜飯裏還有一道塌棵菜炒年糕。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寓意“升”“發”的塌棵菜炒年糕

上海人也守歲。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要一直吃到深夜。家中長者,在年夜飯後,就不去就寢,而是邊説笑,邊看電視守歲。以前到除夕零點時,上海人喜歡放鞭炮來辭舊迎新。還有年初四晚上,臨近子夜時分,大家會拿著準備好的高升鞭炮到門口趕點放鞭炮迎財神,其聲勢超過大年三十。人們以此祈禱財神來到,希望自己財源滾滾。不過現在上海市政府規定中環以內不準放煙花爆竹,所以市區內是聽不到鞭炮聲的。我們家婆婆比較環保,不放鞭炮,只看春晚,還時不時參與網上集福、在線搶紅包之類的活動。

  到子夜時分,有一些人還會去城內廟中爭燒“頭香”,撞“頭鐘”。玉佛寺一般是上海人燒頭香的地方,龍華寺是撞頭鐘的地方。這和我們廣州年初一搶“頭香”是一樣的。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上海玉佛寺是上海人搶“頭香”的首選

過年逛城隍廟是上海一個重要的地方習俗。早先城隍廟的內園、萃秀堂、點春堂等處,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開放,免費讓遊人觀賞。上海人每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走一走那裏的九曲橋,看一看花燈。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過年走走九曲橋,好運長長久久

這一天,整座城隍廟流光溢彩、燈火通明。遊園出來即是商場,吃的、用的、看的、玩的樣樣都有,遊人云集,川流不息。這和我們廣州人“逛花街”很相似。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今年是己亥豬年,上海城隍廟的花燈很應景

上海人是在除夕夜給壓歲錢的。過去是用紅紙包裹銀元,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上海人時興把壓歲錢放枕頭下,可以想像孩子醒來發現時有多高興

大年初一早上,我是在婆婆做早餐的香味中醒來的。上海人習慣大年初一早上吃湯圓,意味新年圓圓滿滿,而且要有湯水,寓意有財有勢。過年通常還會做一些油炸食品,寓意“家肥屋潤”。廣州是過年做煎堆油角,意味著“煎堆碌碌,金銀滿屋”;上海則是 “春卷一炸,黃金萬兩”。

廣州人的習俗是年初一要穿新衫新褲,而上海人不穿新褲子,因為上海話“新褲”=“辛苦”。但現在的人時常可以穿新衣,已沒有人因為過年能吃一頓肉、穿一件新衣而激動了。不過我還是穿上新裙子給婆婆拜年,按廣東習俗在年初一給婆婆送上大紅包。

上海的親戚朋友間也相互拜年,一般是輩分小的上門給輩分大的拜年。現在上海人的拜年方式也越來越時髦了,過去走親戚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的“禮肉”已被精緻的禮盒所替代,甚至一束節日鮮花、一張精美的電子賀卡或一通拜年視頻電話,都可以表達人們的美好祝福。

(新春走基層)記者手記:廣州媳婦體驗上海年味

遠方的親戚通過視頻向婆婆拜年

幾天下來,我深深體會到,如今上海過年鞭炮少了、禮物變了,傳統年味與時尚韻味相結合,催生出新面貌,形成了新時代的春節民俗。

分享: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