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健訪談:對話姚明》——人生下半場 大目標需要大耐心

來源:華語環球 編輯:李敏婷 2021-01-05 15:27:04
-

剛剛過去的2020年,姚明過了40歲生日。

古人説,四十而不惑。到這個年紀,就是按照既定人生理想往前走,做人做事有了明確的準則和標準,不會再猶疑不定。

但在姚明身上,似乎早在很久之前,他就進入了“不猶疑”的狀態……

1月2日,《魯健訪談:對話姚明》在CCTV4播出。當年的“小巨人”,如何喜歡上籃球;當上“姚主席”,要為中國籃球改革制定什麼新目標;作為“姚老師”,公益之路上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對話中,姚明這些人生不同階段的多面“角色”,有了更多生動的注腳。

“鐵面”姚主席

2000年,20歲的姚明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悉尼奧運會),面相還很稚嫩的他,被記者問到覺得自己有沒有實力打NBA的時候,只回答了一個字:“有。”

19年後,被記者問世界盃失利誰來擔責,他的回答還是一樣堅決:“我。”

為什麼在那一刻作出這個選擇?

他告訴魯健:“我不是為了背負壓力而來,但是為了幹成這件事,壓力必須背。”

球迷對他的問責聲,自然也有,但似乎相對寬容。

這或許就是因為,20多年前,從姚明踏上籃球賽場的那一刻開始,他一直在拼盡全力,為中國籃球增光添彩。

未來,“姚主席”的籃球改革會成功嗎?他的“大目標”多久能夠實現?

愛笑的姚老師

被姚明手把手教兩周打籃球,會是什麼體驗?

四川廣元的一群鄉村小學生有發言權。

2015年,姚明把自己放到大山深處,整整14天,專心教小學生上體育課。

那一年,他35歲,由他發起的“姚基金”7歲了。

2008年,為了幫助汶川地震災區進行校園重建,姚明創辦了姚基金。完成這個目標後,姚基金提出“以體育人”的理念,希望能為鄉村地區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出一份力,讓那裏的孩子體會到體育帶來的快樂和陪伴。

儘管已過去5年,但當魯健拿出支教照片,姚明一眼就認出了曾經支教的地方。在那裏,一間空教室是“姚老師”的“臥室”,幾根竹竿支起來是“姚老師”的“衣櫃”,水塔的小門一關就是洗澡的地方……雖然生活條件一般,但從跟拍的紀錄片裏可以看出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姚明,笑得特別開心,教起體育課來,更是格外細心。

如果當年姚明去學了考古

父母都是籃球運動員,從小就有身高優勢,在別人眼中是“天賦異稟”,但姚明卻説:“如果我小時候沒有走打籃球這條路的話,那這些天賦還是天賦嗎?”

讓我們展開想像,如果當年身高2米多的姚明去學了考古,中國後來的籃球界和考古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機緣也好,命運也罷,最終,姚明還是愛上了籃球。在他眼中,愛好才是最好的“天賦”。今天的父母更加了解體育能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健康,更關乎性格和心理的養成。作為政協委員的姚明一直努力推動“教體融合”,他相信當需求被擴大,自然而然會産生一種上下的合力,去完成一個轉變。

簡單點,才能更專注、更專一、更專業。

這也是這檔新節目——《魯健訪談》給人的第一印象。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高端人物訪談節目,每期30分鐘的《魯健訪談》,從2021年1月2日起,每週六晚19點30分~20點在CCTV4與觀眾見面。

在綜藝節目越來越多佔據熱搜、收視率前列的當下,做一檔形式簡單、加入紀錄方式的訪談節目,似乎有點“不合時宜”。

談話節目最好的時代還在嗎?

談話節目的最大價值體現在哪?

我們常説,當你不夠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就很難真正走近一個人,觸及他相關的領域,感知他所處的時代。

而坦誠樸素的對話、真實客觀的記錄,是走近人物內心的重要方式。

當提問樸素而精準,回答富有個性又極具延展性,人物的故事與思考、感受與洞察便瀰漫開來。就像這檔節目所相信的,無論你曾經對某個名字多麼熟悉,始終“百聞不如一談”。

真誠、有趣。

這是一檔談話節目的初心,也希望成為它一直堅持的目標與價值。

戳視頻看完整版

《魯健訪談:對話姚明》

分享: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