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完美復原千年寺廟

2017-12-01 16:39:09|來源:北京晚報|編輯:李勝蘭

北京香山完美復原千年寺廟

北京香山完美復原千年寺廟

北京香山完美復原千年寺廟

  3個月手工打磨山門殿前幡桿

  位於香山公園內的香山寺景區昨天面向公眾試開放。作為清代靜宜園著名的二十八景之一,香山寺修復工程自啟動至今一直備受關注,其中僅修復的古建單體建築就達13處,工程共涉及29尊佛像、35幅匾額,工程體量堪稱巨大。在歷時5年的修復過程中,香山公園的工作人員帶領著300余位能工巧匠以高超的造園技藝和充滿智慧的工程方法攻堅克難,共同完成了這個令幾代香山人魂牽夢縈的“中國夢”。

  “我在香山工作9年了,對於每個香山人來説,修復香山寺就像是我們的一個‘中國夢’,能夠參與到這項工程中感覺特別幸運”,香山公園工程隊技術員劉帆是個土生土長的85後北京小夥,2013年底香山寺修復工程啟動,他被任命為第三標段的甲方管理人員,主要負責施工圖現場落實以及工程安全、品質、進度的監管工作。“説實話,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古建修復工程,心裏真是沒底兒,因為香山是山地公園,施工運輸這個看似最簡單的環節對於我們來説都是個挑戰。”劉帆説。

  香山寺修復中所需要的各種木構件就有上萬個,最小的只有十幾釐米,最大的則有18米長。“白天公園有遊客,我們的所有運輸工作都只能在晚上進行,而且因為公園所處的位置,這些木構件都是大卡車從各地運過來,然後在香泉環島換成小貨車,輾轉騰挪再被運到位於半山腰的工地現場”,香山寺山門殿前的兩根幡桿就是劉帆口中最大的木構件,“這是兩根雲杉原木,剛運來的時候直徑長達50釐米至60釐米,為了保證幡桿製作的品質,工人師傅首先要把這兩根原木放到避光的大樹蔭兒底下晾上一段時間,然後進入第二道工序,讓原木吸飽和水分,達到內部品質的水分均勻。”

  當時正值盛夏,劉帆就和工人一起將這兩根巨型原木放入靜翠湖浸泡,一個月後吸足水分的兩根原木被從湖裏撈起來再次進行陰幹,然後就是最關鍵的製作程式。木匠師傅用錛子將直徑五六十釐米的原木打造成為直徑三四十釐米的幡桿,“這個過程必須手工完成,因為機器雖然製作得更快,但是由於機器的刀片轉速高會産生高溫,有可能引起木質變形,那原木就徹底廢了。”最終,經過近3個月的精細打磨,才有了如今山門殿前兩根挺拔筆直的幡桿。

  上百張照片記錄疊石

  只為修舊如舊

  提起在修復工程中自己最滿意的部分,劉帆有些靦腆地笑著説:“‘眼界寬’景觀裏的假山疊石岩體加固費了很大功夫,也是工程的一大難點。”在劉帆的手機裏至今還存著2013年底他拍下的這些假山石的“原貌”,圖片中部分倒塌損毀嚴重的山石根本看不出原有的靈秀,由於年代久遠,有的山石外形看似堅硬,實則內部已經酥軟,稍微受力便會折斷。為了能夠盡可能詳盡地普查這些山石,劉帆不顧危險多次鑽進還沒有加固的假山危石中,記錄下山石尺寸的同時再用手機拍照記錄下山石的形態。每天他都在山石間穿梭,拍照留存原始記錄,以保證後續施工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歷史原貌。

  在最開始討論岩體加固的方案時,工程團隊內部也曾有過分歧,有施工方提出可以將所有現存的假山疊石拆卸下來統一進行加固,然後再由工人重新碼放,不過劉帆果斷放棄了這個看似簡單的加固方案。“閱讀香山寺的史料記載是我們每個香山人入職後第一時間學習的內容,其中有一段關於香山寺後苑疊石的記述,我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後苑疊石全部採用西山的青石,石呈片塊狀,又稱青雲片,極具畫意’,關於現存下來的這些假山疊石岩體加固的方案我們和施工方、監理方討論了無數遍,甚至還有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選擇了工期比較長,但對於山石形狀、姿態還原度更高的方案,修復的這個工程是要留給後人看的,我們不想因為自己的怕麻煩而留下任何遺憾。”

  劉帆用手機拍下了上百張假山疊石的圖片,並以此作為依據,每一塊疊石在進行加固後都會按照此前的樣子進行碼放,“這個工作不能進行得太快,基本上是拆一塊、加固一塊、裝一塊,用了近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所有假山疊石的岩體加固和碼放,連古建專家在驗收時都對這片假山疊石修舊如舊的效果很滿意。”

  為楹聯匾額“集字”耗時一年半

  同樣也是香山公園的年輕“老”員工,在公園研究室工作的李博主要負責香山寺修復工程中的佛造像、匾額製作和展覽展陳工作。“修復工程裏一共涉及29尊佛像、35幅匾額,工程量挺大的”,而最讓李博印象深刻的則是他和美工老師傅長達一年多的“集字”工程,“香山寺在確定修復方案的時候,根據史料中的陳設檔以及參考專家的意見,最終決定所有的匾額和楹聯都採用乾隆體,為此我和美工王毅生老師買了很多冊的乾隆禦制詩,為的就是從這裡邊收集匾額和楹聯所需要的字體。”

  雖然都是乾隆御筆,但是相同的一個字由於作者寫作時間、寫作時的狀態等因素影響也會有所不同。“比如牌匾上的‘圓靈應現’這四個字,我們在進行圖紙製作時,首先要從乾隆禦制詩的畫冊中挑選出放在一起字體看上去比較和諧的幾個字,然後在電腦上用修圖軟體把這幾個字摳下來,再進行列印,送給專家組進行論證把關,最終選取最自然的字體組合,製作成為匾額圖紙。”

  重現“前街、中寺、後苑”

  李博告訴記者,此次香山寺遺址修復工程依據清乾隆時期的形制復建。香山寺是乾隆欽定的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寺院建築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嚴整壯觀,同時還添建了“買賣街”、“香雲入座”牌樓、壇城等建築,形成了前街、中寺、後苑的完美建築格局,達到其歷史上最大規模,並獲御賜名“香山大永安禪寺”。

  據史料記載,清咸豐十年(1860年)和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香山先後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焚掠,香山寺的宏偉建築與精美園林也因此付諸一炬,僅余殘垣斷壁,遍山瓦礫。民國時期香山寺被香山慈幼院建為甘露旅館;1990年香山公園拆除了原甘露旅館房屋,清理了遺址,恢復臺明、宇墻,重現寺廟格局;2012年本市正式啟動香山寺修復工程;2016年修復工程主體建築竣工;今年完成了匾額楹聯、文化展覽、佛造像等收尾工作,將重現“前街、中寺、後苑”的建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