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陜西·高陵區】外國媒體聚焦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 近距離探索300萬年前農耕文化

2019-07-01 13:50: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陳鏘):6月27日上午,“壯麗70年·見證新陜西”——踏尋涇渭·“一帶一路”主流媒體聚焦高陵大型採訪活動在西安市高陵區啟動,由來自印度、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斯裡蘭卡等國家的外媒記者組成的採訪團,走進高陵場畔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感受關中地區悠久的農耕文化和民俗風情。

  外媒記者參觀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 攝影 張紅雨

  外媒記者觀看農耕展品 攝影 張紅雨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採訪團一行走進農史區,用鏡頭記錄人類農業文明變遷的發展符號。據悉,農史區記錄了六七千年前人類所用的石器、農耕用具、狩獵工具、部落兵器等工具。外媒記者們紛紛被陳列的各式各樣的農業工具吸引。

  外媒記者記錄陳列展品 攝影 張紅雨

  “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主要講述黃河中下游的文化,記錄了人類300萬年前採集漁獵的生活方式以及12000年前農耕文明出現後,人類培育農作物和馴養動物的歷史符號。”高陵場畔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館長閆國新介紹道。據了解,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記錄的農業文明一直沿革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發展故事,首先就要去博物館走走。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分為農耕文化展示區、明清手工作坊街、關中民俗遊戲園、關中文化長廊、關中大戲樓等六大板塊,佔地4000平方米。各版塊展館存放的展品涉獵農耕、水利、加工、日常生活、運輸等多方面3000多種30000余件“農耕老物件”,是這片土地上的“活化石”。

  孟加拉國《太陽日報》記者伊納姆·哈桑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柳洪華

  “參觀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後,我可以想像得到在遠古時代,人們在這裡生火、耕種,我很高興能看到這些遺留下來的文化符號,可以了解到居住在中國西北的人類文化歷史。”孟加拉國《太陽日報》記者伊納姆·哈桑在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時説。伊納姆·哈桑還表示:“孟加拉國也有類似的博物館,收藏的東西也很豐富,未來有機會,我希望能去中國更多的博物館。”

  《今日巴基斯坦報》記者比拉爾·艾哈邁德·薩博利參觀農業生産用具 攝影 張紅雨

  “涇渭屬流於前,山原遙峙于後。”渭北大地演繹著源遠流長的農業文明,涇渭二水的潤澤,滋養了高陵的農耕文明。作為中國歷史悠久的古縣之一,冠蓋三秦的高陵區得水而豐饒,位於高陵場畔的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不僅是高陵農耕文明的見證,更是關中地區人類文明發展變遷的立體符號。

  高陵場畔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館長閆國新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柳洪華

  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的“百科全書”,上察古今興衰,下觀平民生活,文物的“魔力”就在於此。從2016年1月1日開館到現在,高陵場畔關中農耕文化博物館經過了三年多的發展。在館裏,“農人”“農物”“農事”“農技”的歷史脈絡清晰可見,農耕器具、水利工程也在不斷嬗變。

  閆國新説:“‘大關中’是一個整體,北到銅川,東到潼關,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一步,高陵場畔將深化農耕文化內涵,以黃河中下游的農耕文明為主完善産業集群,在未來,一個記錄人類農耕文化的博物館集群將誕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