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蘭州:絲路讀本裏的別樣風情

2017-10-31 13:42:43  來源:蘭州日報  編輯:李勝蘭

  

  銀灘濕地公園

  

  蘭山水景

  

  金城公園

  春種桃李者,夏得蔭其下,秋得其實。 ——《韓詩外傳》卷七

  (一)

  幾年前,仲夏的一個夜晚,涼風習習,星漢燦爛,我與詩人李活同登蘭山。

  蘭山,一座城市無可爭議的地標,遙望腳下那一片燃燒的燈火,仿佛聽到一座城市的心臟“砰砰”地跳動,激越而豪邁。

  於是,詩人的一顆詩心被激活了。面對此景此情,他深情地吟道:“九霄遙瞰/有光芒照耀/華燈引領我朦朧的眼睛/霧霾已悄然退去/月照中天/銀色灈洗了你溫情的面頰/我聽到城市輕柔的呼吸/如水肢體舒展/一顆跳動的心臟/漸近漸遠/漫過額頭/在我臉頰輕撫/你在夜的這頭/我在夜的那頭/深情凝望/一張巨大的搖籃/亦如無垠大海上游動/亦如星辰夜空飄蕩……”

  子夜時分,我們才依依不捨離去。

  是啊,詩人陶醉於他直抵內心的詩情畫意,而在我的視野裏,則見證了我們這座城市文化旅遊建設的發展和變化。

  其實,一座城市的成長史,不僅是一部經貿發展史,也是一部文化旅遊建設史,相依相伴,相輔相成,從一個起點,走向另一個起點,譜寫一座城市華美和律動的樂章。

  (二)

  兩山對峙,青翠相映;一水中流,輕濤拍岸。

  上世紀90年代末,外交部前外長李肇星登頂白塔山。當他俯瞰晴空萬里下的黃河兩岸,他不禁脫口而出:“這座城市太美了,就像紐約的曼哈頓!”讚譽之詞,溢於言表。

  而今,蘭州已今非昔比。隨著蘭州不斷長高了,變美了,天藍了,水綠了,文化旅遊建設這列高速火車承載著一座城市的夢想,向前迅跑!

  一座城市不能沒有名片;一座城市不能沒有底蘊;一座城市不能沒有靈性。

  往事越千年,邁步從頭越。蘭州是一座古城,早在2220年前(西元前214年)在今境東設榆中縣,漢武帝元年,(西元前121年)又在今市境西置縣,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隨著絲綢之路的聯通,一度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

  蘭州的步伐,始終在時空的隧道裏,一直奮力前行!

  勿庸諱言,在中國的版圖上,蘭州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深處內陸,猶如深藏一隅偏遠之地,而無緣窺其神秘面紗裏的淳樸容貌。充分挖掘自身歷史的積澱、文化的傳承,用全新的文化旅遊建設理念,定位一個城市的形象,已然成為文化旅遊建設者們思考的一道命題。

  2017年4月中旬,蘭州市文化旅遊工作會議如期召開。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陶明貴等班子成員悉數參加,足見重視程度之高。

  陶明貴在會上説:“市委市政府在文化旅遊建設的總體思路上,提出‘突圍突破’這一關鍵詞,就好比明確了方向和目標。下一步,就是要真抓實幹,找準結合點,讓‘十大工程’的實施看得見、摸得著,變為具體行動……”

  隨之,相繼“浮出水面”的“十大工程”之品牌景區建設工程、旅遊交通通達工程、精品線路開發工程、文化利民惠民工程、公共服務提升工程、鄉村旅遊發展工程、文化精品創作工程、城市宣傳行銷工程、智慧旅遊城市工程和人才培育戰略工程紛紛亮相。

  (三)

  家住蘭大二院的退休工程師謝寶安,因為離黃河很近,經常去黃河風情線散步,一股身為蘭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幽默地説:“敦煌很遠,黃河很近,我們何不在黃河文化上做做文章?蘭州地處中國版圖幾何中心,又是全國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在他看來,把百里黃河風情線打造成5A級景區只是個時間問題。

  無獨有偶。正是在這次會上,實施方案正式提出:加快推進特色景區和主題産業園區建設,力爭將黃河風情線、蘭州樹屏丹霞地貌和興隆山三大景區打造成5A級旅遊景區。與此同時,一系列大手筆也一一呈現。

  ——推進白塔山和五泉山公園提升改造項目工程;

  ——推進大蘭山景區、石佛溝景區、吐魯溝景區、關山景區、魯土司衙門、蘭州老街、河口古鎮和青城古鎮等建設;

  ——推進黃河奇峽、黃河樓項目基礎工程建設;

  ——推進西部歡樂園提升改造項目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

  對於這幅藍圖的勾勒,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教授王三北認為:“蘭州應該做好大景區規劃,打造國際國內旅遊目的地,要能把遊客留住,而非集散地歇歇腳而已。其核心的要點是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從單純的觀光型提升為複合型大景區。同時,要提升景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向中高端産品發展,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王三北教授還説:“百里黃河風情線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要做足水文章,做精做美兩岸的景區,進一步向上下游延伸。上溯黃河三峽,下至什川古梨園、青城古鎮,甚至抵達黃河石林。樹屏丹霞地貌的開發,要發揮後發優勢,要高起點建設,科學規劃,建成符合現代市場需求的産品。”

  (四)

  當我們再次把視線投向蘭州以東偏南,僅僅相距60公里之外,便是一幅林濤喧響、蒼綠層疊的大美景象。興隆山,祁連山東延余脈,號稱“隴右第一名山”,亭臺樓閣錯落有致,佛道煙火共融相濟。猶如從歷史的深處走來的老人,穿越時光,踽踽而行,用新奇的目光四處張望……

  現實與歷史的交匯點,其實就是一道門檻。門檻內外,自然是一道承上啟下的文化符號。

  榆中縣做為主體責任單位,如何加大力度改造提升興隆山大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如何完善配套遊樂、休閒、養生、健身運動等設施,已刻不容緩。

  榆中縣文化旅遊建設的決策者們,面對這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深感肩頭上的擔子很重。實施方案再好,是寫在紙上的東西。與其“紙上談兵”,不如用科學嚴謹的態度反復論證,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啟動南河至興隆山景區5公里河道治理和綜合開發建設,沿河道兩岸建設觀水街和民俗風情街。新建步水道、自行車道,並引進現代餐飲休閒及異域風情體驗項目,為遊客提供多樣的旅遊休閒、商業購物和飲食娛樂等服務;

  ——加快實施興隆山大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旅遊客服中心、停車場等各項工程前期工作並開工建設;

  ——開發建設興隆小鎮,依託城關鎮興隆山村新農村和農家樂發展的新業態,結合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把原峽口村居民區創建為“隴原巧手第一村”,使其與南河治理後的濱水休閒區景觀融為一體,形成高品位、高標準的休閒觀光度假區。

  不難看出,榆中縣的膽識和魄力!

  (五)

  城關區,蘭州第一大區,是謂首善之區,常住人口140多萬。該區區位優勢明顯,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蘭山、五泉山、白塔山、水車博覽園和黃河風情線精華段齊集於此,宛若一串晶瑩剔透的翡翠,鑲嵌在黃河兩岸,成為城關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圍繞“山水城市,亮麗城關”的文化旅遊發展定位,突出“黃河都市”旅遊形象品牌,促進了旅遊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産業鏈發展,形成了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新型旅遊發展格局。

  不是嗎?佇立於人文氣息濃郁,頗具歷史厚重感、滄桑感的五泉、白塔二山,我們俯瞰腳下這座城市,最繁華,最精美,最壯觀之處,莫過於此。

  蘭州市城關區旅遊局負責人、城關區旅遊服務管理中心主任付芃瑞坦言:“城關區除了旅遊景點非常豐富之外,從旅遊文化五大要素來説,吃的方面,蘭州特色小吃,尤其是民族特色餐飲大多集中在城關區;住的方面,眾多星級賓館集中在城關區;出行方面,蘭州火車站,蘭州汽車東站、北站,都在城關區,讓遊人進出十分便捷;購物方面,亞歐商場、國芳百盛和萬達廣場等大型購物中心,是市內的一個購物聚集區;娛樂方面,蘭州的娛樂場所也主要集中在城關區。”付芃瑞幾乎一口説完,如數家珍。

  “蘭州黃河兩岸的夜景真是太美了,真得難以想像蘭州是這個樣子。我們到此一遊,不虛此行!”2017年8月下旬,在夜風的驅使下,我獨自來到中山橋上,突然聽到兩位操著山東口音的中年遊客,這樣大聲説出對蘭州的美好印象。

  倏地,我的心底涌上一份感動。

  作為山東人,我在這座西北內陸城市,跟隨從部隊轉業的父母已整整生活了50年。那時,兒時的印象,這座城市閉塞偏僻。街上塵土飛揚,人煙稀少,車輛稀疏,目光呆滯的駝隊,行走在漫漶的時光裏……

  然而,不經意間,這座城市在歲月的注視下,一年比一年變得漂亮英俊。

  我走上前與他們攀談,並相約去遊船上觀賞夜景。他們是表兄妹,同在山東臨沂市工作。她叫李桂蘭,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財務總監;他叫王開傑,是一家民營企業的中層管理幹部。他們是來走訪親戚,都是第一次到蘭州。

  泛舟河上,兩岸的夜景美不勝收。李桂蘭激動的説:“我都看不過來了,一定要把美景拍下來,回去慢慢欣賞。”

  (六)

  在與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彭嵐嘉的對話中,他這樣表述:“從某種意義上講,文化旅遊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文化中有旅遊,旅遊中有文化,二者缺一不可,是一脈相承、彼此呼應的關係,也是時代變遷中一個城市發展的産物和印記。”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城市雕塑為一個城市增色不少。透著滿滿文化氣息的城市雕塑,也被譽為能讓石頭講故事的人。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好的城市雕塑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淵源和靈魂。

  著名雕塑藝術家、甘肅何鄂雕塑院院長何鄂女士説:“一個遊客到一座城市,他不可能先到你的圖書館去,他只要在這個城市走一走,轉一轉,就能知道這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的厚度。”

  我們知道,何鄂女士的城雕作品《黃河母親》在她的系列城雕作品裏極具代表性,享譽海內外30年而不衰。《黃河母親》用擬人化來象徵黃河,象徵我們的民族情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在蘭州文化旅遊建設的願景裏,城市雕塑要有獨特的藝術氣質,文化的烙印要深入其中,這樣才能讓一座城市與眾不同。可以説,何鄂女士為我們這座城市建構了一方精神家園。

  曾有業界人士評價:“在蘭州,何鄂女士的城雕作品就是一個巔峰。她對藝術的不懈追求,決定了她人生智慧的高度,誰想逾越她都很難。”

  不知道有沒有誇張的成分?但的確,出自何鄂女士之手的城雕作品,真得讓我們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抹情懷,化作一種精神的跨越!

  (七)

  一條河,一碗麵,一齣戲和一本雜誌,曾幾何時,讓人津津樂道,成為外界認識蘭州的坐標,也是蘭州人對外宣傳的一張響噹噹的文化名片。有人詼諧的説:“在一個晴朗的早晨,吃一碗馬子祿牛肉麵,帶上一本最新出版的《讀者》,坐在去往什川古梨園的黃河遊船上閱讀,于黃昏時分返回,又坐在蘭州大劇院觀看《絲路花雨》,是何等的愜意!”

  如此富有小資情調,也有人在不以為然之後終於釋然了。蘭州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從來都是深深植根于這片土地之上的。在時代的變遷和演進中,一個城市的文化特徵、文化元素和文化符號都會自然而然的表達出來。

  在蘭州市地方誌學者鄧明眼中,文化旅遊建設離不開歷史的敘述,城市文化要靠歷史記憶存在。他説:“對蘭州這座古城現存不多的歷史文化遺跡,相關部門要多加保護和珍惜,讓歷史散發的氣息縈繞于我們這座城市的天空。”

  殊不知,蘭州,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

  2017年金秋時節,《香港商報》、《香港經濟導報》記者陳文智、寇剛,初次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蘭州黃河文化旅遊節”。他們在感嘆蘭州的別樣風情之餘,分別以大篇幅版面盛讚蘭州文化旅遊建設的巨大變化。他們在文中寫道:“蘭州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歷史悠久,文脈廣博,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傳承,塑造了蘭州濃郁的地域風情和多元的文化品格……”

  讓他們印象最深的是,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宏在致辭裏的那段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蘭州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將文化旅遊作為戰略性支柱産業,全面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積極推進全域旅遊,大力開拓旅遊市場,精心培育城市品牌,努力將蘭州建成絲綢之路黃金節點、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經貿物流的中心、人文交流的橋梁紐帶。讓‘中國西北遊,相約在蘭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深入人心!”

  一條河,像一幅水綢玉帶,逶迤東流;兩重山,似兩隻壯實臂膀,拱衛堅守。

  一座城市在這裡生息、繁衍、長大。它的名字叫蘭州!

  2017年國慶期間,詩人李活新近再版的第二部詩集《大河之夢》,又一次與讀者見面了。

  他是一位深情的歌者。他深愛著生於斯、長于斯的蘭州,深愛著這片熟悉的土地。他寫道:“靠著你/一條大河的胸膛/靠著你/一顆民族的心臟/我想對你傾訴/用正午聚焦的陽光/用愛情火熱的語言/也用我生命的靈魂膜拜……”

  蘭州,我們與你相伴同行,直到永遠!□蘭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新華呂晟君文/圖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