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茶卡:一座“鹽池”折射改革之光

2017-12-14 09:03:52  來源:青海日報  編輯:李勝蘭

  茶卡:一座“鹽池”折射改革之光

  遊客在茶卡鹽湖遊覽。 唐仲蔚 攝

  青海日報記者 劉法營

  鹽,作為人類生産生活中的“萬用之物”,從歷史的深邃中綿延至今,一直扮演著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身處柴達木盆地東部邊緣的烏蘭縣茶卡鎮,因了大自然的造化與鹽結緣,賦予了這塊土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天然稟賦和獨特優勢。“白雲千載空悠悠”,烏蘭縣擁著茶卡——這個在藏語裏意為“鹽池”的“金盆銀碗”,曾經在一個漫長的路途中,烏蘭縣域經濟發展卻未因鹽成勢,手裏端著的是“稀湯寡淡”。

  改革,揮灑出神來之筆;轉變,把茶卡“大青鹽”從塵封的幕後推到新時代搭起的前臺。在國企西部礦業集團和烏蘭縣以改革促發展的共同打造中,茶卡鹽湖由單一的原鹽生産到串起鹽化工循環經濟産業鏈,由擦亮“天空之鏡”到引發旅遊業持續“井噴”;由一個個莊稼漢、放牧人,搖身一變匯成新興産業大軍……在改革和轉變中飛速旋轉起來的輪盤,讓手托“大青鹽”的烏蘭人,在這塊亙古土地上換了理念、換了路徑、換了“活法兒”。

  改革,讓“茶卡鹽”在“重新洗牌”後綻放異彩

  “茶卡鹽湖資源是我們烏蘭縣得天獨厚的優勢,為什麼在近幾年才得以借著一個‘鹽’字鋪開了強縣富民的篇章,這關鍵得益於以‘四個轉變”推進“四個扎紮實實’,引領我們轉變了發展的理念,烏蘭縣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與具有雄厚實力和先進管理模式的西部礦業集團聯手對茶卡生態文化旅遊進行開發,從中找到了各自的優勢,企業發展得到轉型升級,地方經濟得到了強力拉動,以改革共同築起了富有特色的發展路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烏蘭縣委書記李元興話語意味深長。

  茶卡,空明澄澈的鹽湖印證著自身的變遷。趟過時空隧道,曾經的茶卡走過長久“靠鹽吃鹽”的路段。粗放開採,要説資源被“吃一半,倒一半”絕不為過;傳統經營,成本昂貴,到手的利潤卻微乎其微,産業經營前望無路。

  新理念“逼”出了新路徑。西部礦業集團和烏蘭縣圍繞茶卡鹽湖發展的深度融合,在循環經濟的“手臂”伸進茶卡鹽湖後,寶貴的資源在循環往複利用中被“吃幹榨凈”,並由此延伸開循環經濟的上下游産業鏈。依然是“靠鹽吃鹽”,“吃法”的不同産生的效果卻是天壤之別。正因有了富有生産和經營實力的鹽業龍頭企業——西部礦業集團旗下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導開發,在茶卡建成全國首批綠色食品食用鹽生産基地後,鹽産業由此在傳統的粗放式生産經營中脫蛹化蝶,在一批批上馬的精細化生産加工線上迅跑起來。現代化的生産線源源不斷地將原鹽加工成包括“大青鹽”、“天然湖鹽”、“低鈉鹽”、“藏青鹽”、“海藻碘鹽”等多個品種,在留存人們“記憶中的味道”的同時,又跟上人們現代生活的追求,開始打破區域、在天南海北的“舌尖上舞蹈”。

  “新項目投産後,年産各類食用鹽15萬噸,除滿足本省需求外,銷售觸角已跨出省域。隨著今年茶卡鹽湖分公司30萬噸食用鹽項目開始建設,“茶卡鹽”將在改革帶來的機遇中迎來發展黃金期。更重要的是以開採和保護並重,以精細化生産繞過浪費和破壞資源的陷阱,力求可持續發展。”茶卡鹽業分公司負責人如是説。

  也正因把“茶卡鹽”融入了國家的“棋盤”,這顆“棋子”便鮮活靈動起來。自2017年1月1日起,國家在鹽業專營制度基礎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允許現有食鹽定點生産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茶卡鹽及時跟進這個“春天”的步伐,迅速在鹽改後佔領市場,“廣種博收”,相繼在甘肅、河南、浙江成立分公司,一路南下直抵廣東、福建等省份。這已非單純的“鹽值”,而是通過茶卡鹽在改革和轉變中順勢而為,外化為一個西北內陸欠發達省份的奮進趕超之勢。

  轉變,“鹽”與“顏”聯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就在茶卡鹽走俏省內外市場的同時,站立在“鹽池”之畔的烏蘭人,也開始重新審視和打量這塊鹽和泥土相擁相抱的土地。拂去歲月的風塵,“天空之鏡”倒映著藍天白雲和身邊的山巒,自然天成的大美勝景,讓人品味出,茶卡除實實在在的“鹽值”之外,還擁有讓世人刮目相看的“顏值”。

  茶卡,在轉變中拋開了遮面千年的“蓋頭”。2015年下半年,海西州與西部礦業集團抓住我省打造“旅遊名省”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對茶卡鹽湖的旅遊“身價”進行了充分估量,就在次年早春,由西部礦業集團牽頭成立的青海茶卡鹽湖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挂在了茶卡鹽湖之畔。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宏大理念中,派生出來的打造“茶卡鹽湖——天空之鏡”的發展思路由此破題開篇。

  第一個章節,以展現“大美茶卡,鹽業遺風,民族風情”為主題,突出環境整潔和服務功能提升,構建了“一軸二區三廣場”的空間佈局,以總投資達3.2億元之巨,完成了涵蓋基礎設施、市政管網、智慧旅遊三大類別的60余個單體工程。第二個章節,再次投資5千余萬元,集中打造鹽湖濕地、步行通道等重點生態保護工程,在對茶卡的“綠水青山”進行重塑和再造中,無形中也築起了通向“金山銀山”的走廊。

  算好“綠色賬”、走好“綠色路”、打好“綠色牌”沉澱到了茶卡鹽湖深處。就在三年的景區開發中,企業和地方不惜鉅資規劃綠化面積5.93萬平方米,濕地恢復16.5萬平方米,栽植面積擴充10.15萬平方米,栽植各類苗木253.8萬株……尤其在景區開發中注重與當地特色民族文化融合發展,在“依鹽成景、依景促遊”的同時,人文景觀讓外來遊客領略的是民族風情,而讓遠行的海西人,尤其是烏蘭的鄉親記住回家的路,記住難忘的鄉愁。

  轉變,既是西部礦業集團轉型升級和新産業拓展的成功範例,也為海西州旅遊資源開發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實踐,更讓茶卡鹽湖在“綠水青山”中收穫了“金山銀山”。景區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實現持續攀升。截至今年10月,景區接待旅遊人數27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億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38.4%、123.5%。茶卡鹽湖景區也成功晉陞為國家“4A”級景區。

  轉變,吹皺了烏蘭的“一池春水”。烏蘭縣也借助打造茶卡鹽湖景區為契機,把自己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合盤端出”,連續三年累計拿出1839萬元財政資金,支持打造茶卡“青藏高原第一驛站”和全縣第三産業發展,在促進産業結構調整中引來“鶯飛蝶舞”。

  福祉,改革與轉變讓夢想照進現實,百姓是最大“贏家”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在推進改革和轉變發展方式進程中,國有企業和地方的黨委政府謀求和追逐的也正是讓廣大群眾分享到改革和轉變帶來的“紅利”,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伴隨著“茶卡鹽湖,天空之鏡”享譽國內外,烏蘭縣文化旅遊和第三産業借勢而上,進一步推動創新改革與“旅遊+”融合發展模式並行,舉全縣之力推進全域旅遊,通過深入挖掘旅遊資源潛力,輻射帶動縣域特色農牧業,鄉村民俗旅遊、民族特色文化等産業,強縣富民的發展畫卷舒展開來。

  茶卡鹽湖的“井噴”熱度,傳導給了距離景區4公里的茶卡鎮和周邊鄉村,帶動了茶卡鎮區及周邊地區相關産業的快速發展。目前,茶卡鎮市場主體達到558戶,其中,自2015年以來劇增330戶,全鎮圍繞旅遊從業商戶佔到80%以上。鹽湖景區直接帶動就業超過千人以上,間接帶動就業3千多人。景區的快速發展産生了“景鎮聯動”效應,茶卡鎮也因此先後摘取了“國家特色小鎮”、“中國最具文化價值特色小鎮”和“全國美麗宜居小鎮”三項國家級桂冠。

  而另據統計,在今年的6月至10月之間的景區旅遊旺季,每天都有上萬的遊客在茶卡鎮上消費“吃住行”,僅此數項,每天都給茶卡鎮周邊的商戶帶來幾十萬元以上的鉅額收入。尤其是遊興未盡的遊客,接著又走向縣域內的金子海,哈裏哈圖景區景點,一條黃金線路承上啟下,連點成片。

  旅遊産業之光為烏蘭農畜特色産品“照亮”了前路。烏蘭的山野中種植的“洋莊稼”藜麥和紅、黑有機枸杞,借助旅遊業搭起的各類平臺,種植戶無須走出烏蘭縣,手裏的産品就迅速成為景區景點上游客的“搶手貨”。烏蘭縣希裏溝鎮河東村以養殖“柴達木福牛”蜚聲省內,因其肉質優良,“身價”不菲,以前一心想著往內地高消費的重點城市打銷路,隨著國內外的“有錢人”到烏蘭旅遊人數與日俱增,一個個“柴達木福牛體驗館”開了起來,河東村眾多養殖戶圈裏的“福牛”,真正給鄉親們帶來了“福祉”。

  旅遊産業的發展對於烏蘭不僅是“錦上添花”,其産生的“光熱”也帶來了難能可貴的“雪中送炭”。

  位於茶卡鎮幸福路上的茶卡社區,是一個農牧民搬遷社區。社區裏的1044戶人家、2173人,都是2016年分別從距離茶卡鎮8公里的茶卡村、及20多公里外的巴音村搬遷到這裡的農牧民。雖説由農牧民變成了茶卡鎮的居民,住房比以前好了,生活環境改善了,面對的最大難題是沒有後續産業。

  其時,恰值茶卡鹽湖景區在旅遊淡季“閉門”升級改造,急需人力。鎮上出面引領社區的青壯年勞動力來到景區打工,不但掙到了收入,還在學到了各種技能後留在景區,成為這裡的産業工人。“留守”在社區裏的老人和婦女,也借著旅遊業的“光”,或開起了“小賣部”,或辦起了“家庭賓館”,還有許多的閒散勞力在鎮上和景區間跑起了計程車......一群農牧民從剛在茶卡鎮紮下腳時的“心裏發慌沒底”,順著旅遊業鋪出的道路邁開了腳步,在安居樂業中,真正完成了由農牧民向城鎮居民的轉身。

  正若蟬蛻,不掙脫束縛身軀、與生俱來的蟬衣,就難以振起雙翅,在沸騰的季節飛向可覽風景的林梢。茶卡的改革蛻變依然在路上,其身後的背景是廣闊的海西乃至整個青海大地,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正凝心聚力以“四個轉變”推進“四個扎紮實實”,奮力在轉身中淩空騰越。

  【背景連結】

  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是位於烏蘭縣茶卡鎮附近的一個鹽湖。“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已有3000多年的開採史。茶卡鹽極易開採,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釐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

  建國後,古老的茶卡鹽池經過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初步實現了採鹽機械化,建有茶卡鹽廠,已經實現了船採、船運、洗滌、加工機械化,生産的原鹽、再生鹽、洗滌鹽、粉洗鹽、加碘鹽、營養加鋅鹽等産品暢銷全國。茶卡鹽廠每年生産的幾十萬噸優質原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多個省區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受到人們普遍歡迎。2003年,企業採用了船採船運工藝,使鹽湖的開採工藝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遊客在此既可觀賞鹽湖風光,又可參觀機械化採鹽作業,這是一個鹽的世界,車上、地上、甚至空氣裏都有鹽味,遠處有挖鹽船在挖鹽;近看這些鹽,是像水晶狀的晶體;嘗一嘗,味道與食鹽略有不同。湖面上現代化大型採鹽船遊弋作業。湖畔,小火車來往奔馳,鹽砣似雪山般矗立,展示著柴木鹽湖的迷人風光和博大富有。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