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廣西千年民俗“炮龍節” 數十萬人狂歡祈福新年

2018-02-28 09:34: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社南寧2月26日電 題:廣西千年民俗“炮龍節” 數十萬人狂歡祈福新年

  作者 黃艷梅 鐘建珊

  2月26日(農曆正月十一)晚,“中國炮龍之鄉”廣西南寧市賓陽縣具有千年曆史的“炮龍節”百龍舞賓州活動震撼上演,全縣近百條炮龍飛舞騰躍送祝福,數十萬民眾及遊客在爆竹聲中炸龍祈福,盡情享受熱鬧刺激的新春民俗狂歡夜。

  炮龍節是賓陽縣一帶漢族、壯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綜合性民族民間節慶,包括遊彩架、燈會、舞炮龍等活動。該民俗起源於北宋年間,有著“中華一絕”、“東方狂歡節”美稱。

  今年炮龍節主會場設在新落成的賓陽炮龍文化廣場。炮龍開光儀式在晚間19時舉行,民間神職人員“師公”按照傳統儀式,以雞冠之血點亮龍眼,念著吉祥語,請龍下凡。

  點睛禮畢,萬炮齊鳴,由龍牌開路,鑼鼓隊、八音隊等跟進,炮龍騰躍而起,在炮火中游舞,整個縣城沸騰起來。民眾爭先扯龍須、摸龍頭,伺機鑽龍肚,“求樂、求財、求福、求平安、求吉祥”。

  炮龍是用竹篾、紙、布等材料扎成7至11節長30至40米的龍,被視為新年神物。“舞炮龍”即以燃放“鞭炮”彈燒狂舞之龍。舞龍人頭戴竹帽、赤裸上身,扎紅腰帶,在猛烈的鞭炮火陣中毫無畏懼地舞龍,炮聲不停,龍舞不止。民間認為炮燒得越多,龍在自家門前停得越久越吉祥。

  待炮龍被炸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人們舉行傳統送龍儀式,然後生火將龍焚燒,“送龍歸天”。同時大家就著火堆,架起大鍋下水、米、碎肉、作料等熬下大鍋“龍粥”,由各家各戶共同分享。

  “炮龍節是我們春節中最熱鬧的活動,在外漂泊的賓陽人都會從四面八方趕回來過節。”賓陽縣賓州鎮人覃有傑從小就喜歡舞炮龍,他向中新社記者介紹,當地人自小沐浴炮龍福祉,大家對炮龍民俗文化有著割捨不斷的深厚感情。

  今年64歲的鄒玉特近半世紀“與龍共舞”。他自15歲起學習扎龍技藝並堅守至今,是遠近聞名製作炮龍的高手,被授予“廣西民間工藝大師”。鄒玉特稱,舞炮龍代表著團結、勇敢、進取、無畏的精神內涵,深受人們喜愛,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場面太壯觀了!”遊客李先生專程從廣東東莞過來體驗賓陽炮龍節,他還特地準備了帽子、護目鏡、手套和衝鋒衣。他稱這一民俗在中國其他地方罕有,希望他的裝備能耐得住炮仗的衝擊。

  賓陽縣官方介紹,今年炮龍節在傳承傳統經典的基礎上,還舉辦絲弦戲、師公戲、遊踩架、踩高蹺、彩鳳舞、儺舞、壯族會鼓、瑤山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並舉行體育廟會等系列活動,為民眾呈獻一場豐富多彩、獨具特色、賞心悅目的“非遺”盛宴。

  據悉,賓陽炮龍節于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獲評“中國最佳非物質文化遺産節慶”。賓陽炮龍多次走出國門表演,在國際上頗具盛譽。參加賓陽炮龍節的遊客曾一度超過50萬人次,這相當於賓陽縣總人口的近一半。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