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張輝:改革與開放 疫情旅遊對衝的利器

2020-03-27 10:17:1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李佳藝

  本次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以及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對於這個判斷,業內人士基本上形成了共識。近一個月,旅遊界討論的共同話題是,疫情過後,旅遊如何恢復?怎樣恢復?其路徑與通道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我很同意魏小安先生的觀點,疫後的旅遊業不是恢復問題,而是振興問題。如果我們的討論僅僅是如何恢復,那麼,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發展所形成的代價也就太大了。我們應該換一個新話題,這就是,疫情過後,我國的旅遊業如何振興,怎樣振興?我認為,疫情對旅遊業的損失,只有通過旅遊領域內的進一步改革開放,才能得到有效地對衝,改革開放是疫情旅遊損失的對衝利器。在疫情結束後,中國旅遊業要實現高品質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領域,成為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産業,應在以下11個方面進行發力。

  一、建立健全國家公務員和國家領導人休假制度,推動帶薪休假全面落實。旅遊的流動性取決於連續性可自由支配時間,這是旅遊需求一個重要的條件。沒有一定的休假制度保障,旅遊規模性發展是難以實現的,2000年國內旅遊的井噴,便是“黃金周”假日制度調整的結果。在大眾旅遊時代,僅靠公共假日實現旅遊消費,是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旅遊需求的。必須通過私人假期制度化設計來實現,而帶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實更為關鍵。在我國,要解決和落實勞動者帶薪休假制度,不僅只是發一個文件,制訂一個政策綱要,重要的是在理論上對勞動者休假權利和權力的重新認識。要將勞動者休假問題放到一個公共道德和實現“中國夢”的高度去認識。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休假制度是工業社會的基本制度,是工業社會環境下人們基本生活權利。評價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僅是居民收入的提高,物質生活的滿足,也表現為人們是否擁有一定的社會的權力和休假的權利。要使勞動者的休假制度完全得以落實,首先要建立健全國家公務員休假制度特別是國家領導人休假制度。在我國由於種種原因和文化背景,一個制度與政策的實施效果是與國家領導人的示範作用高度相關。這一點我們應該向工業化國家學習,要借鑒發達國家工業社會管理的成功經驗,推動國家休假制度的落實,從而增加旅遊的流動性。

  二、將研學旅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推動大、中、小學研學旅遊的常態化。研學旅遊是世界旅遊的主要形態,在世界旅遊中佔有四分之一天下。同時,研學旅遊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形式,推動研學旅行發展,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利於加快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養成文明旅遊行為習慣。在當前,研學旅遊的社會意義更為重要,通過研學旅遊對於青少年了解社會,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樹立“四個自信”更有現實意義。近幾年,我國的研學旅遊雖有發展,但與世界多數國家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規模還是頻率都存在較大差距。我們要通過教育制度的改革,進而深化研學旅遊的相關政策落實,如學生鐵路交通半票、學校假期制度調整、研學旅遊學分規定等等政策的調整的落實,推動我國研學旅遊的常態化發展,從而增加旅遊的流動性。

  三、建立國際旅遊自由購物區,對衝中國公民出境旅遊購物支出。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為了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針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先後設立了經濟開發區、科技園區、自由貿易區,進而提升了我國的製造業、科技業和貿易的發展水準和競爭能力。隨著旅遊消費對社會經濟拉動作用的提升,積極謀劃,通過國家層面在一些旅遊發達地區設立國際旅遊自由購物區,對於提升我國國際旅遊地位、推動旅遊國際化發展、增強旅遊國際競爭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幾年隨著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的快速增長,中國出入境旅遊形成了巨大外匯逆差。每年的旅遊外匯逆差高達1000億美元以上。其中境外購物消費佔有較大比重。為了對衝出境旅遊購物消費支出,我國可以在一些城市,結合自由貿易區設立國際旅遊自由購物區。中國公民可以持出境旅遊簽證,一年內有效,在開設的國際旅遊自由購物區買到免稅商品、出口退稅商品、國貨精品,通過建立國際旅遊自由購物區,不僅可以有效地對衝中國公民出境旅遊購物消費,也可增加全國國內旅遊的流動性,提升旅遊消費。國際旅遊自由購物區要通過價格補貼、免稅等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高級零售商和品牌直營商入駐。要特別注重對中國遊客海外購買量較大的商品品類,如奢侈品、高品質日用品、嬰幼兒食品用品等的引進,並保證價格與國際價格一致。同時,也要鼓勵高品質、高性價比的中國自主品牌的入駐,提升國産品牌的國際地位。鼓勵世界知名主題樂園運營商以合營、託管等方式入駐國際旅遊自由購物區;併為高端體檢中心、康體中心的設立提供政策支持,增強國際旅遊自由購物區國際旅遊吸引力。通過“離區免稅”促進居民境外消費向境內轉移,同時形成優質國産品牌對國際旅遊購物者的吸引。真正把旅遊自由購物區打造成國際性購物中心,帶動周邊區域旅遊發展。

  四、設立國家旅遊度假地,推動我國旅遊轉型升級。我國旅遊的一個重要轉型,就是由觀光旅遊向度假旅遊的轉型,來滿足我國居民日益增長的度假旅遊需求。要滿足人民度假旅遊需求,必須有相應的度假空間的支撐,必須有大尺度的地理空間作為依託,必須有國家度假地這種旅遊空間形態。日本北海道地區就是日本的國家度假地,現在成為世界的度假地。我們是14億人口的大國,在進入後工業社會之際,我們必須思考地理大尺度國家度假地的建設問題。國家可以根據國家國土自然形態、經濟結構、資源特點、設立不同形態的國家度假地包括草原度假、山地度假、海洋度假等基本形態,國家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旅遊産業扶持政策,通過度假項目的多樣化發展,滿足不同形式的的度假需要。同時,面對我國老齡化時代的到來,選擇環境和資源較好的地區,通過經濟“飛地”形式,建立各級類型不同的國家養老地。

  五、調整旅遊統計維度,以産業統計為重心轉向旅遊經濟統計為重心。長期以來,在考核我國旅遊績效時,是以旅遊産業統計為重心的。對於旅遊這個關聯性很高的行業來説,以旅遊産業統計為核心面臨著一個技術難點和一個體制障礙:從技術難點來説,旅遊産業的界定以及旅遊相關産業的旅遊效用的剝離存在著技術難點,即使這個技術難點可以有效解決,因其統計成本極高也是難以有效地開展;同時,我國的統計是以部門為主體下的産業統計,將其它部門下的旅遊産業績效核算為旅遊産業績效,必然會引起部門衝突,不利於旅遊的協調。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以旅遊消費和旅遊投資為核心的旅遊經濟統計體系,是解決以上技術難點和體制難點的有效方式。以旅遊經濟統計為重心要以兩個指標為核心,對於國際入境旅遊的統計,重點在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對於國內旅遊的統計,重點在住宿旅遊人數。對於旅遊經濟來説,國際入境旅遊人數和國內旅遊人數意義不大的。通過國際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和國內住宿旅遊人數這兩個重要經濟指標,確定旅遊發展的重點問題,引領全國各地旅遊發展的方向。

  六、快速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改革,提升鄉村民宿品質化發展。鄉村旅遊是我國旅遊形態中最具活力的旅遊類型,也是我國旅遊對社會經濟發展與進步貢獻率最高的旅遊形態,同時,鄉村旅遊也是破解我國改革與發展難題的一個重要的領域。我國改革與發展中的許多難題,如貧富差距問題、二元結構問題、三農問題、農村宅基地商業化使用問題、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等,大都可以通過鄉村旅遊的實踐得到很有成效的解決。回顧我國鄉村旅遊的發展歷程,可以説,我國分享經濟的精髓最主要地體現在鄉村旅遊發展上。因此,總結鄉村旅遊發展的經驗,對於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鄉村旅遊體系中,鄉村民宿是一個重要的旅遊形態。一般來説,鄉村民宿擁有傳統村落的風光、鄉村生活、歷史文化基因以及類型不同的建築,是度假旅遊最好的生活方式。在我國短短數年裏,鄉村民宿的開發成為一種風潮。鄉村民宿是利用農村“空心村”和“空心戶”閒置農村房屋建築,通過旅遊化改造而形成的,應該説,鄉村民宿不是建的,而是改造的。旅遊化改造必須引入資本和設計藝術人才才能形成鄉村旅遊品質,而所有這些都與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改革有關,僅通過短期租賃方式,不是通過土地使用權方式,是難以保證鄉村民宿的品質化發展的。日本和台灣地區的鄉村民宿之所以擁有較好的品質,是與其擁有的房屋所有權相聯繫的。因此,加大這方面的改革,是我國鄉村民宿高品質的關鍵。

  七、構建完整旅遊的産業鏈,推動旅遊便利化體系建設。對於入境旅游來説,前者是技術性問題,後者是改革開放問題,兩者缺一不可。近年來,我國做入境旅遊業務的企業少了,隊伍散了,産業鏈斷了。世界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的旅遊經營商很少做中國入境旅遊業務,中國旅遊線路産品和旅遊目的地還沒有進入世界旅遊的前列。除了構建完整的入境旅遊産業鏈,大力開發符合國際旅遊市場需要的精品旅遊線路,高品質國際旅遊目的地之外,完善入境旅遊便利化體系是關鍵。簽證的便利化、支付的便利化和網絡的便利化。旅遊主管部門要協同外交部門、金融機構和網信辦以及相關部門,在保證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就以上涉及入境旅遊的三個便利化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對於國內旅游來説,旅遊便利化是大眾化旅遊時代的一個重要前提,而旅遊便利化的實現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旅遊要素組合,更是一個制度設計問題,是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與規制實現的。各地要依據區域內現有的資源、設施和服務,依據與旅遊相關不同管理部門職能,以旅遊便利化為目標規劃出適應旅遊需求的一個完整的旅遊服務系統,以滿足旅遊者對旅遊品質提升的需要。我國的旅遊目的地不僅要規劃度假區、旅遊小鎮、自駕營地、度假項目,旅遊風景道、你還要規劃車輛租賃系統、標識系統、旅遊代理系統、旅遊公共服務系統,要研究旅遊者如何前往旅遊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度假方式等等。所有這些不僅涉及到旅遊硬體建設,還有服務與政策等軟體建設問題。

  八、加強旅遊的國際與國內推廣力度,提升我國旅遊的全球吸引力和影響力。一個國家規模化的出境旅遊,只能表現為國際社會對客源國經濟的認同,但不並表現對你的文化的認同。而入境旅遊規模化的發展,則從一個側面表現出國際社會對一個國家的文化認同。對於出境旅遊的恢復,我們是樂觀的,因為我們有強大的經濟與消費能力的支撐。但是對於入境旅遊的恢復具有不確定性。對於這次疫情對我國入境旅遊的衝擊,是一場危機事件,要按照危機處置機制,從國家層面,加大入境旅遊推廣的力度。為此,建議文化和旅遊部成立國家旅遊推廣局,全面負責旅遊推廣工作。國家旅遊推廣局可以匯同中國旅遊協會、中國旅遊集團、大的OTA平臺組織、航空公司、全國各省市文化和旅遊廳(局)研究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推廣實施方案,在國內和國際上形成一系列的旅遊行銷活動和旅遊推廣活動。

  九、深入研究導遊管理組織化問題,提升導遊隊伍社會地位。中國旅遊品質的提升,與導遊隊伍素質提高和導遊隊伍的建設分不開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旅遊在基本旅遊供給不足的環境下,只所以享有較高的國際旅遊形象,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導遊隊伍。近些年來,我國旅遊品質下降,旅遊市場多種亂象的存在,不能還説是與我們不重視導遊隊伍建設有著直接的聯繫。當前導遊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導遊管理公司化,企業化問題。由於缺失公司化和企業化這種組織形態,導遊沒有相應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合法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就難以保證導遊向遊客提供優質的導遊服務。建議各個旅遊目的地通過簽約的方式建立公司化的導遊組織,以導遊公司向相應的地接社和組團社提供相應的導遊服務。導遊公司收取團費,用於公司經營和承擔導遊基本工資和社會保障費用,導遊人員收取點費,獲得導遊超額服務收益。通過公司化的運作,從而保障導遊人員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

  十、根據我國不同地理空間形態,推動特種旅遊和技術性旅遊的發展。我國旅遊要發揮應有的消費潛力,提升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綜合貢獻率,加大對相關産業帶動力,一個重要的途徑是要大力發展特種旅遊和技術性旅遊。而技術性旅遊和特種旅遊形態的發展,制度創新和政策支持是關鍵性因素。低空飛行、房車、遊艇、露營等等旅遊形態的發展,現在還存在著一些制度性障礙。這些特種旅遊和技術性旅遊形態發育滯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旅遊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為此,我們要深入研究特種旅遊與技術性旅遊的空間適應性問題。對於一些地理尺度較大、人口不多的地區,如新疆、西藏、內蒙古、青海、甘肅可以按移動旅遊目的地開發方式,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推動房車、飛行器、露營等特種旅遊和技術性旅遊的發展。

  十一、要調整旅遊供給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以“+旅遊”而不是“旅遊+”的方式推進旅遊供給體系的建設。這次疫情的發生,對旅遊企業的衝擊是嚴重的,特別是對那些單一旅遊市場為主的企業更是如此。旅遊産業的脆弱性決定了企業的投資與經營必須是多市場、多領域的組合,不能將其經營的業務限制于某個領域或者某個市場之內。在旅遊領域,除了少數旅遊企業,如景區、酒店之外,多數旅遊企業在其業務發展中不應該僅僅限于旅遊,還應該尋求新的消費市場,來增強企業市場抗風險能力。也就是説,我國的旅遊供給體系的建設,不以單一旅遊功能的旅遊+,而是以多功能的“+旅遊”方式進行推進。文化+旅遊,鄉村+旅遊,工業+旅遊,商業+旅遊,醫療+旅遊,體育+旅遊,健康+旅遊,教育+旅遊,這樣旅遊供給建設推進方式,不僅可以實現相關産業與旅遊消費的有機融合,也可增強旅遊企業抗風險能力。

  (作者:北京旅遊學會副會長、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 張輝)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