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川陜渝文旅“西三角”正在崛起

2021-01-12 09:16:07  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宋姝君

川陜渝文旅“西三角”正在崛起_fororder_30384911-202c-4232-a9dc-e02ca5d1e26a.1

  漢中興漢勝境夜景璀璨迷人。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川陜渝文旅“西三角”正在崛起_fororder_369cf669-d664-446f-8a50-ee86be65d365.1

  夜幕下的西安時尚現代。

川陜渝文旅“西三角”正在崛起_fororder_77e31c6d-3be7-4d6c-8088-1ba9864056b3.1

  重慶磁器口遊人如織。

川陜渝文旅“西三角”正在崛起_fororder_c4e4582f-67d2-4cfc-980e-cbcfb525c730.1

  成都寬窄巷子裏身著川劇戲服的人成為一景。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陜西日報記者 李衛攝

  陜西日報記者 李衛

  西安、成都這兩座城市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濟、旅遊、文化資源。2017年前,兩地隔秦嶺相望,交通多有不便,雖然不是歷史上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從西安到成都也需要十幾個小時的路程。2017年12月西成高鐵開通後,西安與成都的交通半徑被縮減至“三小時經濟圈”,加上西南重鎮重慶,經濟“西三角”的構想前所未有地從概念走向現實。

  秦蜀之間半日還,西成高鐵的建成使西北與西南的阻隔屏障被打通,也使西安、成都、重慶三地間的文化旅遊合作發展走上了快車道。三年來,三地間文旅交流密切,文旅合作機制建立,三地旅遊客源互相輸出,産業合作正在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延伸。

  “西三角”從概念走入現實

  西成高鐵,使得千年蜀道進入高鐵新時代,實現了秦蜀之間半日還,原本西安、成都兩市間動輒十幾個小時的用時被縮短至三個多小時。以成都為節點, 西成高鐵與既有的成渝高鐵連接了西南地區另一重鎮——重慶。自此,西部地區經濟最具活力的三座城市西安、成都和重慶,正式結成“西三角”,中國西部地區兩大城市群——關中城市群與成渝城市群從此被連接起來。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認為,“西三角”將成長為繼“珠三角” “長三角” “京津冀”之後中國經濟的第四大增長極。

  “從此蜀道不再難,秦嶺將成為一個與川陜城市群相伴而生、規模巨大的中央公園。”張寶通説。

  西安、成都和重慶這三座城市都是西部發展的中心區域,在經濟結構上有諸多的相似。西成高鐵的開通拉近了西安、成都和重慶三地的經濟脈絡。路程的便利、時間的縮短,極大減少了旅行者舟車勞頓的困擾,將沿線周邊旅遊帶入輕鬆旅遊、便捷旅遊的時代,同時也加速了沿線文旅項目的建成和發展。

  四小時經濟圈呼之欲出。在西成高鐵沿線,分佈著許多著名旅遊景點,如氣勢磅薄的秦始皇兵馬俑、雄奇險峻的劍門關、歷史悠久的昭化古城以及中華文化遺産金沙遺址博物館等。隨著西成高鐵的通車,這些城市和景點數小時內即可抵達,秦蜀一日遊不再是夢。

  川陜渝“三城記”旅遊模式上演

  四川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三星堆、金沙遺址等古蜀文明源遠流長,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樂山大佛、九寨溝等世界遺産享譽中外。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是四川文旅的新口號。宣傳口號中的“三九大”,是四川最有代表性的三張名片。“三”是指三星堆,“九”是指九寨溝,“大”是指大熊貓,“安逸”是廣大遊客體驗四川文化旅遊和幸福生活的感受。

  重慶素有“山城”的美譽。不僅有大足石刻、武隆天坑、巫山小三峽、磁器口等久負盛名的旅遊資源,更有豐厚的歷史文化沉澱和時尚絢麗的現代文化,洪崖洞、長江索道、解放碑、李子壩輕軌共同形成了遊客追捧的打卡勝地。重慶火鍋、美味小吃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遊客。

  川渝陜三地自古毗鄰,在地緣和文化淵源上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陜西與成都、重慶都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秀麗壯美的自然景觀,豐沛富集的旅遊資源。三地旅遊資源具有極強的互補性,相互間存在巨大的吸引力,多年來,一直互為重要客源地,是國內外遊客最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隨著高鐵交通的輻射,成都市民只需三個小時,重慶市民只需五個小時即可抵達西安。

  西成高鐵開通後, 西安、成都、重慶三城間的旅遊成為一種流行,越來越多的川陜渝遊客選擇在週末或者節假日乘著高鐵遊三地,三地間各種文旅行銷推廣活動也日益頻繁。

  記者從西安鐵路部門了解到,去年國慶小長假期間,成都重慶方向高鐵十分熱門,一票難求,每日開行西安至成都重慶方向的列車達70余趟。

  西成高鐵對川陜渝旅遊的促進,利行國際旅行社老總張帆深有體會。他説:“四川和重慶是陜西最大的客源地之一。兩地人口密度高,經濟超前發展,當地人出遊率位居全國前列。川渝遊客對陜西的文化歷史、陜北風情有著濃厚的興趣。同時,四川、重慶的自然風光,美食小吃對陜西遊客有極大的吸引力。西成高鐵開通以來,川渝來陜遊客成倍增加,強力拉動了三地經濟的內循環。對境外遊客來説,四川熊貓、重慶的長江三峽、陜西的兵馬俑這三地的組合産品是他們的首選,在國際市場上有很高的認知度。疫情前,我公司組織接待的國際遊客選擇從成都入境然後到陜西遊覽的也很多。”

  乘勢崛起的漢中旅遊

  西成高鐵開通的背後,是打破秦巴山區天然屏障之後,整個“川陜城市群”的崛起。西安、成都兩市直線距離約600公里,這600公里沿線串聯著多座城市,而它們都受益於西成高鐵的開通。

  位於陜西省西南部的漢中,是三國文化發祥地,擁有2300多年建城史。它歷經滄海桑田,積澱人文情懷,富藏物華天寶,自成一體格局。這裡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湯湯漢水穿流而過,享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産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美十大城鎮。

  漢中是生態秀美的康養福地。它是漢江身段最柔美的地方,這裡森林覆蓋率60%以上,境內有漢江、嘉陵江兩大水系,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陜西引漢濟渭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大熊貓、朱鹮、羚牛、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在此棲息繁衍。世界最大天坑群也在這裡,其呈現出的典型性、稀有性、完整性達到世界級地質遺跡標準。

  漢中是宜居宜遊的美麗城市,一江兩岸、興漢勝境、興漢文化生態旅遊區、天漢文化公園多彩多姿,“兩漢三國·真美漢中”城市品牌享譽全國。近年來,漢中已形成文化旅遊、新興産業、新型能源、裝備製造等“六大産業”集群。

  地處秦巴山區的漢中,因西成高鐵的開通,與西安的交通時間縮短至一個小時左右,與咸陽、渭南、銅川、寶雞等城市至西安的交通耗時基本相當。西成高鐵開通,漢中被納入了“大關中城市圈”之中,西成高鐵沿線途經的佛坪、洋縣、城固、寧強等縣,也融入全國高鐵運輸圈,暢通了與外界的聯繫。

  潮涌漢江畔,風正好揚帆。西成高鐵開通為漢中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來看一組數字:

  2017年,漢中市全年接待遊客424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30%和34%。

  2018年,漢中市全年接待遊客5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06億元,同比增長23%和32%,旅遊總收入增速高於省考指標七個百分點,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旅遊規劃經濟目標任務。

  2019年,漢中市接待遊客的人數達到了6785.86萬人次,實現了旅遊收入411.88億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旅遊接待人數有所回落,全年接待遊客57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0億元。在特殊情況下,漢中旅遊依然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數字的背後,折射出的是西成高鐵開通數年來帶給漢中的變化。便捷的交通,提升了漢中的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也助推漢中文化和旅遊産業不斷加速發展。

  “我是漢中當地人,工作在西安,以前回家真麻煩,所以一年只能回兩三次,現在幾乎每週都能回家看望父母,在家裏過個週末,真的太爽了。” 白小姐説。

  每逢節假日,漢中各景點及縣區來自西安、廣元、成都、重慶的遊客大幅增多。記者獲悉:漢中站日均開行動車組和普速列車共156趟,每八分鐘就有一趟動車組穿行在秦巴漢水間。西成高鐵開通三年多來,該站累計發送西成高鐵旅客超1300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2萬人次。

  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三年漢中文旅産業發展迅速,去年26個重點文旅項目完成投資60億元,旅居漢中品牌建設高點推進, 《“旅居在漢中”規劃》策劃包裝項目72個、總投資1050億元;去年還成功舉辦了“旅居在漢中”活動周活動,簽訂旅居項目25個、簽約資金162.1億元。

  2020年底,好消息頻傳,漢中市南鄭區龍頭山景區、寧強縣漢江源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漢中市秦嶺佛坪國寶旅遊度假區被評為省級旅遊度假區。

  為吸引更多遊客來漢中旅居,近年來漢中市創新提出了“旅居在漢中”特色品牌,高標準制定《“旅居在漢中”規劃》。《規劃》以“秦巴天漢、旅居天堂”為定位,以全域景觀化、景觀生態化為方向,把全市2.7萬平方公里作為最大的景區、最美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全力打造山地度假、養老養生、文化體驗、田園休閒、就業創業等旅居模式,構建“旅居相宜、産城相融”的生態旅居高地。在近日召開的漢中市政府常務會議上,會議審議了《漢中市“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提出建設幸福産業突破工程,將以健康、綠色、時尚、智慧為方向,重點發展文化旅遊、健康養生、教育服務、體育休閒四大幸福産業,打造西部地區幸福産業發展示範區。

  川陜渝文旅“親密接觸”

  西成高鐵開通三年多來,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之間的密合度、親密度前所未有。

  交通的打通,地理空間阻隔被消解,西安、成都、重慶等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核心板塊,真正實現了“親密接觸”,碰撞出聯手合作、協同開放的火花,為促進川陜渝三地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整合注入新的活力。

  西成高鐵開通三年多來,三地間的旅遊合作和旅遊行銷推廣活動頻繁,豐富多樣的旅遊推介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展現了不同城市特色各異的文化旅遊魅力。

  華麗唯美的倣唐樂舞《霓裳羽衣舞》、回腸蕩氣的陜北民歌以及寶雞木版年畫、陜北剪紙等,將豐富多彩的陜西文化旅遊展現在成都和重慶媒體及市民的眼前……2020年9月下旬,由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文化陜西”旅遊推介會分別在成都和重慶舉辦,通過文藝演出、現場推介和播放宣傳片以及非遺文化現場展示等多種形式向與會媒體和觀眾推介展示了陜西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和産品。

  成都和重慶的媒體代表感嘆説:“陜西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通過今天的活動可見一斑。我有機會一定要去陜西看一看、走一走,親身感受十三朝古都和延安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的魅力。”“以前一提到陜西,就想到兵馬俑、大雁塔和肉夾饃,看了今天的介紹後才了解到,陜西的文化旅遊魅力無窮,豐富多樣,既古老又時尚。”

  “陜西與四川、重慶多年來一直互為重要客源地。西成高鐵通車後,三地間交通便捷,聯繫緊密,交流頻繁。今後,陜西將與四川、重慶文旅界共同努力,不斷創新合作方式、拓寬合作領域,深化旅遊文化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務實合作,更好更快地發展文化旅遊産業。”陜西省文旅廳副廳長顧勁松表示。

  不僅是文旅主管部門,旅遊集團、企業也在積極行動。去年10月26日,“2019心隨陜旅·行知華夏”陜西旅遊集團重慶旅遊推介活動在重慶新光裏舉行。陜旅集團攜旗下的華清宮、金延安、壺口瀑布、少華山、白鹿原影視城、諸葛古鎮、中國·周原等20家重點景區、精品演藝集體亮相,向重慶市民展示了陜西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的魅力。

  去年11月,“大巴山·大三峽”文化旅遊發展聯盟成立。四川達州市、重慶萬州區、陜西漢中市等川渝陜三市三區八縣攜手成立“大巴山·大三峽”文化旅遊發展聯盟,聯合打造精品文化旅遊線路,共塑“大巴山·大三峽”文旅品牌,促進大巴山、大三峽地區協同發展。聯盟推出了高峽平湖、生態康養、巴文化、三國兩漢文化、紅色文化、宗教文化六大主題線路、80個經典景區。該聯盟的成立,讓大巴山區的達州、漢中、安康等地的“山文化”與三峽庫區的萬州、開州等地的“水文化”,動靜共生、剛柔交融,山的巍峨與水的靈秀共同呈現一幅美麗的山水風景畫,共同開啟“大巴山·大三峽”文化旅遊發展的新篇章。

  川陜渝三地積極發展文旅産業,提升城市文旅魅力,三地間聯動協作實現了合作共贏。去年攜程發佈《中秋國慶假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陜西與西安多項數據位居全國前十;西安上榜熱門目的地與出發地城市,酒店營業額環比增長100%;十大酒店熱門城市西安排名第八,成都排名第二,重慶排名第五。

  而正在建設將於2023年建成的渝西高速鐵路,更將把西安、重慶兩地納入高鐵兩小時旅遊圈內。陜渝旅遊聯動,未來更加可期。

  記者手記

  “西三角”文旅合作前景無限

  李衛

  川陜渝都是西部旅遊大省(市), 歷史文化遺跡富集,自然風光秀麗,三地旅遊資源可實現差異互補。西成高鐵開通後,使西安、成都、重慶三地間的文化旅遊合作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加速三地旅遊産業發展。

  陜西與四川、重慶水陸相異,人文互彰,陜西是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四川是南方絲綢之路起點,重慶是西南重鎮,高鐵等交通的快速發展讓陜西、四川、重慶越走越近。西成高鐵的通車,極大解決了川陜、陜渝遊客們的“相思”之苦,使川陜文旅合作續寫出嶄新的篇章。

  三年來,川陜渝三地文旅部門及企業攜手合作,聯手打造區域旅遊精品線路,積極進行旅遊市場宣傳行銷,出臺有針對性的旅遊惠民政策。三省市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重要發展機遇,建立長期廣泛的合作互惠機制,打造區域旅遊合作發展共同體。 西安、漢中、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六市提出打造 “兩漢三國、秦蜀古道”旅遊黃金走廊,積極整合沿線旅遊資源,推動“旅遊+運動休閒”産業帶的建設,打造精品線路。2019年,陜西、四川、重慶還聯合簽署了《川陜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川陜片區紅軍文化公園建設,在川陜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方面開展合作,這標誌著三地文旅聯動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協作範圍更加廣泛。漢中還與川東北經濟區五市以及甘肅隴南市共同簽署了《“5+2”城市文化旅遊聯盟合作框架協議》等。

  在高鐵新時代,我們應以聯盟等合作機制的建立為契機,持續深化區域文化旅遊合作,共同提升區域文旅品牌影響力,加快建設川陜渝文化旅遊“西三角”,合力推動文化相通、資源互補毗鄰地區文化旅遊抱團發展。

  合作重在聯通,重在聯建,重在聯動,三地應共建文旅産業大環線,共育山水聯盟大品牌,共推區域文旅大市場,共謀文旅跨區域合作,共商做大做熱跨省周邊遊、互助遊市場,攜手促進文旅行業合作潛力釋放,共同譜寫“十四五”川陜渝“西三角”區域旅遊合作新篇章。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