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廣西“非遺經濟”點亮新生活

2021-04-02 09:19:25  來源:廣西日報  編輯:宋姝君

  廣西日報記者 周紅梅 通訊員 孟 萍

  從織錦刺繡到竹編工藝,從唱響三聲部民歌到傳統民族樂器製作傳承,近兩年,廣西注重挖掘非遺資源,強化傳承利用,使非遺項目不僅融入人民日常生活,更成為群眾增收創富的利器,“非遺經濟”發展愈發紅火。

  靖西市新靖鎮舊州村是有名的繡球村。該村2300多村民,有半數從事繡球製作。在旅遊業的帶動下,舊州的繡球風情街和壯族生態博物館、靖西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等非遺保護基地每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以上。

  靖西市繡蘊坊繡球文化有限公司是繡球文化扶貧的實踐者之一。該坊近年舉辦繡球技能、技藝培訓300多場,受益群眾兩萬多人。“我們先對繡娘進行培訓,約定時間再到村裏收貨,工資現結,按件計酬。”繡蘊坊創辦人王秀芬説,如今公司年營業額達500多萬元,帶動400多農村婦女居家就業。

  柳州市級非遺項目(苗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李伊園創辦彩雲苗藝,以基地和扶貧車間為依託,累計培訓婦女近3000人,幫助原貧困戶增收60余萬元。如今,她帶著160多名繡娘一起製作苗繡,繡娘月入1500元至3000元。

  馬山縣的三聲部民歌與壯族會鼓、扁擔舞一道被譽為“馬山三寶”,是節慶或重大活動必不可少的表演節目,已成為馬山民間文化藝術的名片。

  在當地政府和文化部門的支持下,該縣古零鎮安善村下安屯溫桂元從2007年起把壯族三聲部民歌展示中心和培訓基地設在自己家中。這位八旬老人已經整理和創作了上千首壯族三聲部民歌。

  在融水苗族自治縣,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蘆笙製作)代表性傳承人,78歲的苗族老人梁炳光除自己製作和修理蘆笙外,還在縣城開設了蘆笙製作傳承展示館,傳藝授徒60多名。

  近年來,融水設立非遺專項資金,通過“獎、扶”非遺項目和非遺傳承人,廣泛宣傳非遺文化,探索非遺傳承和創新。同時在縣城苗家小鎮建立民族傳統工藝人才孵化中心,計劃用3年時間,針對原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搬遷安置戶、鄉村旅遊經營者、創業創新青年、下崗失業人員等進行培訓,通過發展“微工廠”和“匠人村”與旅遊相融合,讓群眾從非遺傳承發展中獲益。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