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非遺+藝術”廣州體育文化探索文創之路

2021-08-10 15:05:14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趙春曉

“非遺+藝術”廣州體育文化探索文創之路_fororder_2108091_b

“非遺+藝術”廣州體育文化探索文創之路_fororder_7070496_wangyf_1628505429829_b

 許欽松

  東京奧運會的聖火已經熄滅,但關於體育的話題依然餘音不絕,還將繞梁三日。如今,與文化、藝術、旅遊、科技、教育、醫養等領域的融合發展,使得體育行業迎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廣州體育文化博物館正是其中的機遇“搶抓者”,通過首創“體育文化+藝術,體育文化+非遺”的發展模式,與不同領域碰撞、交叉和融合,優勢互補,走出了一條博物館發展的創意創新之路。

  非遺展武術篇梳理嶺南武術“威水史”

  2000多年前的南越國時代,嶺南人已有龍舟競舸的愛好。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船紋銅提筒上,這一場景以花紋篆刻的方式被生動地保留下來。這也許便是廣州這塊熱土之上,有關傳統體育的最初發軔。

  如今,競技體育迅速發展,對於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基於此,廣州體育文化博物館在全國體育類博物館中,率先提出“體育文化+非遺”的發展模式,從“非遺”視角講好嶺南傳統體育故事。今年,該館首先推出了《大宗師——嶺南傳統體育非遺展武術篇》展覽(上圖),從嶺南武術源流、嶺南武術代表人物和嶺南武術非遺項目等方面,展出了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嶺南武術的“威水史”,系統梳理了嶺南武術拳師在近代前仆後繼,堅持革命鬥爭的歷史。接下來,嶺南傳統體育非遺龍舟篇、南獅篇等展覽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在非遺項目中,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別佔據重要地位。廣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大省,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同樣表現不俗,在近日公佈的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莫家拳、蔡李佛拳(廣州北勝蔡李佛拳)、咏春拳(佛山咏春拳)等3個項目榜上有名。”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産處處長顏永樹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介紹道。

  傳統體育在“競技”之外更有深邃內涵

  在顏永樹看來,以“南派武術”為代表的廣東傳統體育非遺項目,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當代價值,更展示了嶺南人民的精氣神,蘊含著嶺南人民的傳統哲學思想和立身中正、尊師重道的價值觀念。

  顏永樹高度讚揚了廣州體育文化博物館在“體育文化+非遺”發展模式上的探索,他表示,“通過收集、整理、研究傳統體育項目,並在相應的展覽中做展示,廣州體育文化博物館以‘非遺’為切入點對嶺南傳統體育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這既是對廣州傳統體育歷史脈絡的梳理和對嶺南文化遺産的保護,也是在向大眾弘揚中華傳統體育精神。”

  談到該模式未來的發展,顏永樹表示,首先要立足廣州,展現地域特色,同時要輻射大灣區,以包容的態度來保護和傳承傳統體育文化;其次,在舉辦傳統體育文化主題展覽,對優秀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收集、梳理、研究和展示的基礎上,聯合傳統體育傳承人、各個學校開展傳統體育活動,讓更多的市民參與進來;三是,設計、註冊系列傳統體育文化IP,從而研發傳統體育系列文創産品,挖掘傳統體育的市場價值。

  “對於現代體育運動,我們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強,而對於傳統體育項目,我們更多要開拓它‘競技’以外的理念,比如,太極拳不僅能強健體魄,又詮釋了中華文化‘陰陽變化,天人合一’的深邃哲理。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才是我們的根和魂。” 顏永樹説道。(廣州日報 記者 李巧蓉 配圖由主辦方提供)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