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長壽 創新急救服務模式 守護患者生命健康

2017-08-17 11:09:42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劉詩揚 | 責編:石麗敏

【區縣聯動】【長壽】長壽 創新急救服務模式 守護患者生命健康

參加應急演練

【區縣聯動】【長壽】長壽 創新急救服務模式 守護患者生命健康

科室進行業務技能培訓

  急救,是個實實在在關乎百姓民生的大問題。

  近年來,重慶市長壽區人民醫院針對急救醫學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創新打造“院前急救—院內急救—急診ICU—急診病房”模式,不僅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了高水準的急救服務,也拓寬了急救醫生的職業發展空間。

  目前,重慶市長壽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已發展成為該院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臨床科室,實現年急診人數4.5萬—5萬人,年危重症搶救病人0.6萬—0.9萬餘人。不久前,急診科被重慶市衛生計生委評為“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

   創新急救服務體系

  8月的重慶,烈日炎炎,酷暑難耐。在長壽區人民醫院急救部大樓的樹蔭下,幾輛“120”急救車靜靜地停在車位上。

  “我們時刻準備著!”隨車急救醫生祝茂盛介紹,急救車車況維護良好,車內呼吸機、心臟除顫器、擔架、藥品等配備齊全。急救車24小時待命,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可以隨時出診。

  在很多人心目中,醫療急救事業高尚神聖,急救科更被同行們公認為承受風險最高、壓力最大的科室。

  “院前急救所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心肺復蘇、氣管插管、靜脈開通、創傷處理等為主,沒有機會再接觸病情,遠不及醫院臨床技術‘高精尖’。這就決定了院前急救醫生的各類待遇不高、專業發展空間狹小、職稱晉陞機會較少等。”長壽區人民醫院急救重症部主任石敦義介紹,我國急救醫學發展時間短,體制不完善,院前急救工作性質決定了個人專業發展受限。由於院前急救僅局限于患者現場與途中的短暫醫療救治,只能以對症處理為主,專業難以向深度發展,與醫院其他專業同年資的醫師差距會越拉越大,這成為不少醫學院校畢業生不願意選擇院前急救崗位的原因之一。

  但在長壽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卻成了“香餑餑”。這是為什麼?

  原來,從2014年開始,針對急救醫學發展中存在的上述局限,長壽區人民醫院大刀闊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該院通過多方面協調和努力,通過“公招、引進、招聘”等多種形式,急診科先後在2014年、2015年引進了12名醫師,大大緩解了人員不足的壓力。

  為提高急診科醫師醫療技術與溝通水準,急診科“走出去,引進來”,通過派人出去進修、培訓,學習,到邀請專家到科室進行講座、技能訓練等方式,提高了急診科醫師的急救水準,能力的提高及專業的認可,初步穩定了急診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實施了急救服務體系(EMSS)建設,把院前急救(長壽區120指揮中心)、搶救室、急診監護病房、急診綜合病房、門急診治療室等整合成“大急救科”,創新打造了“院前急救—院內急救—急診ICU—急診病房”模式。

  這樣的整合不僅使危急重症患者從院前開始就能得到高水準的急救服務,提高了危急重症患者搶救的成功率,也為急救醫生的未來成長和專業發展搭建了平臺,讓急救醫生在工作上更有“奔頭”。

  實力鑄就專業特色

  “感謝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醫生救了我的命,在這裡住院讓我很放心。”幾天前因心梗住進長壽區人民醫院ICU、如今已轉入普通病房的孫元清説。

  在救治各種急危重症患者方面,急診科已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現已開通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休克、中毒、多發傷、大型車禍傷、群體中毒等多條“綠色通道”,並能夠獨立救治各類中毒、重症中暑、溺水、休克、心肺復蘇術後、急性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膿毒血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等患者,能熟練應用各種搶救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其中心肺復蘇術、電擊除顫術、循環支持技術、多發傷轉運搶救技術、床旁血液凈化術、床旁纖維支氣管鏡診察/灌洗術、可視喉鏡氣管插管術、深靜脈置管術、經皮氣管切開術、有創動脈監測、腸內營養技術、感染控制技術等臨床特色技術,極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如今,急診科由院前急救(長壽區120指揮中心)、搶救室(含急診手術室1間、搶救床位9張)、急診監護病房(床位12張)、急診綜合病房(床位31張)、門急診治療室(觀察床位12張)等部門組成,業務用房面積2065平方米;急診科目前有院前急救車6輛、多功能監護儀35台,已成為全院規模最大、實力雄厚的臨床科室,已形成院前急救網絡系統—院前急救—院內搶救—重症監護—急診綜合病房的一體化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模式。

  在隊伍建設方面,急診科醫療護理團隊日益發展壯大。目前有員工109人,其中醫師有35名(包括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7名、主治醫師16名、醫師10名、助理醫師1名),護理人員65名(包括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8名、主管護師15名、護士41名),“120”接線員3名,“120”駕駛員6名;研究生學歷11名,本科學歷74名,大學專科24名。

  2016年,急診科成功申請為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不久前,急診科被市衛生計生委評為“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

    打造區域內最先進的急救中心

  “我們的學科水準應是在‘高原上看山峰’,而不是在‘平原上看丘陵’”。石敦義説,急診科的建設在經過幾年的努力後,有了一定的進步和發展,但是與重慶醫科大學教學醫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們必須建設一個與‘三甲’醫院實力相匹配的、能夠承擔全區急救任務的急救中心,必須在設施、設備、人才隊伍、運行機制等方方面面進行調整、整頓、改革、提高。”石敦義表示。

  據了解,目前,長壽區人民醫院北城分院正在建設中,建成後將為急救中心的建設提供寬鬆的發展空間。下一步,該院將著力完善設備和人力配置,建立運行和管理機制,力爭在5年內建立一個區域內最先進的、現代化的、多功能立體式的急救中心。

  在加強硬體建設的同時,急救重症部還將加強科室文化建設,通過科室文化創新,實現科室文化與醫院發展戰略和諧統一,結合醫院發展戰略更新文化觀念,圍繞“以病人為中心”,提煉符合醫院實際的管理理念、經營理念、服務理念;通過開展各項教育與宣傳活動,充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將急救重症部建設成為長壽區人民醫院的品牌科室,爭取年急診人次達到5萬人次以上,年搶救人次達到3.6萬人次以上,成功率達到85%以上,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