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山城故事>正文

四代人守護出一座青山

2018-10-11 10:19:39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8-10-11-0028_副本

鄭隆明説:我才護林時,這樹只有大拇指粗。記者 周勇 攝  

  9月15日,天剛剛亮,潼南區塘壩鎮封壩村在細雨中一片寧靜。64歲的鄭隆明走出家門,經過屋後那條走了50多年的山路,去往馬鞍山巡山。

  老鄭拿著一把掃帚,見到山路上有落葉就清掃乾淨。“今天是週末,城裏有遊客來。樹葉掃乾淨後,路好走一些。”他説。

  上山的路呈環形,從山腳到山頂再下山共有4公里。兩個多小時後,老鄭巡完山回到山腳下的家。此時,老伴已把早飯做好。他匆忙地喝了兩碗稀飯,又來到設在房屋邊的森林防火守卡站。

  這時,遊客陸續來到山中游玩。老鄭不斷地叮囑遊客:把身上的打火機等拿出來,放在這竹籃裏,下山時再來取。

  “這是為了杜絕火源進山。”他對重慶日報記者説道。

  52年巡山所走的路能繞地球5圈多

  快到中午時,鄭隆明穿上巡山的“制服”——印有護林字樣的黃馬褂,拿著一隻小喇叭,又沿著巡山的路上山了。

  與早上不同的是,中午巡山他主要是用小喇叭提醒山上森林中的遊客,注意防火和安全。

  像這樣的巡山,在傍晚之前,老鄭還要“重復”一遍。“這是為了檢查一遍山上還留下火災隱患沒有。不然,不放心。”他説。

  52年前,鄭隆明高小剛畢業就回到村裏,跟著爺爺鄭吉山守護這片山林。“那時是農村大集體做工分,我人小,巡一天山,只能記2分,10分才一個勞動日;那時每個勞動日值3角錢,所以,我巡一天山只有幾分錢。”

  每天巡山3次,一天下來要走12公里路,一個月是360公里,一年就是4320公里。老鄭除了大雨天和生病起不了床時不巡山,已堅持在馬鞍山“走”了52年。巡山所走的路有20余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5圈多。

  “我這輩子守青山,不為掙好多錢”

  馬鞍山的森林以柏木、麻櫟、香樟為主,集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為一體,森林面積有1200多畝。

  “這山上每棵樹的位置,我都很熟悉。哪少了棵樹,我一眼就能看出來。”老鄭一邊巡山,一邊向記者講起他與山的故事。

  上個世紀70年代,馬鞍山上的樹木,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肥肉”。為了防止盜伐,老鄭的爺爺把農村當年放鴨子用的鴨棚子搬上山“安營紮寨”。晚上,爺孫倆睡在鴨棚子裏,每晚要起來查看幾次,常把正要盜伐樹木的人“轟”走。

  “盜伐樹木的人沒能砍到樹便放出話來,如果在街上趕場時碰到,要把我和爺爺打個半死。”他説,“為了不與這些人發生正面衝突,那時,我和爺爺幾乎不到塘壩街上趕場。”

  上個世紀90年代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偷砍樹木的人少了,山林長得更加茂盛。守山護林的重點也從防止盜伐樹木,轉到了防範森林火災上來。“這責任更重,如果遇上山火,我們幾代人守護的青山,就會毀於一旦。”他説。

  村民顏亨祿家的承包地就在山邊,前些年他家喜歡燒秸桿和草灰來做肥料。老鄭多次上門宣傳防火知識,講清道理,直到顏亨祿家再也不燒秸桿了。

  春節和清明節期間,上墳燒紙和燃放鞭炮,是引發山火的源頭。為堵住這一源頭,老鄭到森林內有墳的村民家中,一戶戶地作宣傳工作,防止他們上墳燒紙和燃放鞭炮。

  巡山時,眼光還得看“遠”點。今年春節期間,老鄭在馬鞍山上,看到距山林不遠的祖獅廟出現山火,立即向森林防火指揮部報告。指揮部迅速組織人力,將山火撲滅。

  守護這片山林,老鄭所獲的報酬並不多。剛開始沒有工資,只能記工分,後來才慢慢有了點補貼。他説:“50元一年我幹了2年,80元一年我幹了5年,100元一年我幹了10年,200元一年我幹了10年,500元一年幹了5年。1999年,才漲到了3000元一年。”雖然老鄭沒有多少文化,但有力氣,如果外出打工,工資收入總會多些。20年前,他的兄妹在雲南承包工程,多次要他去做工,但他謝絕説:“我這輩子就守這青山,不為掙好多錢。”

  記者問他為啥一輩子守著青山,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説:“小時候看到爺爺守護山林,得了不少的獎狀和喜報,感到守山很光榮!”

  一家四輩人守出一座青山

  鄭隆明把記者引到一片大樹林下,用手指著一株直徑有40余公分的大樹説:“我10多歲守護這山時,這樹只有大拇指粗。你看,50多年後,它已長到這樣粗了。”

  這片1200多畝的森林裏,到處是參天大樹,最大的已有兩個人合抱粗。塘壩鎮宣傳委員説:“這是潼南區唯一的一片樹木最大、最茂盛的原始森林。”

  這也是鄭隆明一家四代人默默無聞守護出來的青山。老鄭的爺爺鄭吉才守護了幾十年,再也爬不上山時,把守護的責任交給了老鄭的父親鄭德川;鄭德川守護了幾十年,又把“接力棒”交給了鄭隆明。如今,老鄭的兒子鄭林已是封壩村的黨支部書記,也擔起護林防火的責任,每到春節、清明節和高溫酷暑期間,便同父親一起到上山的路口守卡。

  “就連在讀大學的孫子假期回來,也經常與我一道巡山哩!”鄭隆明言語中透著一些驕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