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渝中基礎教育成果斬獲兩項國家級大獎

2019-02-18 15:31:31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以課程改革助力教育更高品質發展 渝中基礎教育成果斬獲兩項國家級大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A_副本

①柬埔寨王國官員來訪巴蜀小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B_副本

②小小呼啦圈,舞出大精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_副本

③動手動腦創意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D_副本

④學習剪紙藝術,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日前,渝中教育捷報頻傳:重慶巴蜀小學申報的《基於學科育人功能的課程綜合化實施與評價》榮獲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重慶巴蜀中學申報的《實現學生個性化成長的立體式育人模式建構》榮獲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特別是巴蜀小學成為該獎項設置以來,全國唯一一所獲得特等獎殊榮的小學,實現了中西部地區基礎教育在此獎項上“零”的突破。

  據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最高級別的業務類獎勵,代表了目前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高水準。巴蜀小學和巴蜀中學雙雙斬獲重磅榮譽,足以彰顯渝中教育的豐厚底蘊。

  此次雙喜臨門並非偶然。這得益於近年來渝中區大力推進課程改革,給學校引方向、搭臺子、添動力,實現了以課改促進教育的內涵發展,形成了全區教育百花齊放的生動景象。

  做好頂層設計

  課程體系構建 推動學校特色優質發展

  1月3日,渝中區中小學課程改革實驗試點校終期考核評估順利舉行。考核評估組深入渝中區8所課程改革實驗試點校,聽取各校的總結報告,並對各校後續課改工作的開展進行細緻指導。

  早在4年前,渝中區率先啟動課程改革試點工作,引領8所學校通過構建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探索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路徑、推進課程管理評價改革等課改探索。

  “課改的重要目標就是為了提高育人品質,發展學生個性,形成學校特色。”渝中區相關負責人強調,基於統一認識,各個學校進行了深刻思考、實施部署。

  巴蜀小學負責人強調,教育始終離不開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巴蜀小學秉持“與學生脈搏一起律動”的教育理念,將“全人發展”放在首要位置,緊緊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開啟新課程改革。

  為此,巴蜀小學從兒童出發,確立了“基於學科育人功能的課程綜合化實施與評價”課改路徑,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構建的“333”律動教育課程體系,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通過“基礎學歷課程、生活實踐課程、校本特色課程”3類課程,聚焦課堂整體育人,達成培養“頭腦科學、身手勞工,自信、豁達、優雅的現代公民”的育人目標。

  “課程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一個學校所有的培養目標最終要通過課程來實現。”巴蜀中學負責人介紹,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大膽創新構建了具有“131”校本課程體系,即在高中3年內,修習體現學校辦學思想的人文課程(必修)1門,保障學生全面成長的人生課程、科學課程、健康課程(限定選修)各1門共3門,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自主選修)1門,這一改革在重慶市乃至全國産生了巨大影響。

  課程理念、課程體系的構建基礎來源於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文化特色,這在渝中區各個學校中有著廣泛的共識。

  在“人和教育”教育理念的引領下,人和街小學確立了“培養全面和諧發展,具有人和特質的少年”的學校育人目標,並將“人和特質”聚焦到學生發展需要的和德、和健、和雅等六大特質。“六大素養實現了與‘人和六質’的有機結合。”人和街小學負責人表示,它一方面與國家教育方針和現代教育理念相一致,是關鍵能力目標體系在學校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則融入“人和”辦學思想,奠定了人和街小學育人體系的文化根基。

  “我們深刻體會到課程是學校改革的良方,教育機會寓于課程之中。”中華路小學負責人表示,學校探索的“公民素養教育”課程一方面是對學校辦學歷史和傳統的凝煉,另一方面是對學校辦學理念和精神宗旨的反映,這種探索本身也彌合了社會發展對於公民及其素養要求的一種期待和訴求。

  渝中區從政策領航、專業指導、資源提供等方面,支持區內各中小學因地制宜地開展課程改革,激活學校實施課程改革的原動力,讓區域教育持續綻放出蝶變之美。

  創新學習方式

  處處皆課堂 讓成長無處不在

  新時代對人才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未來的學校,當課堂由現在的班級轉變為學習者的研究室時,學習的組織形式發生變革,學生可以越來越多地選擇彈性課程和個性化課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流形態……”早在數年前,巴蜀中學就敏銳地捕捉到未來學校的變革趨勢,大膽在音樂、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等學科中全面推行選課走班教學。《圖片處理》《趣味編程》等多樣性課程滿足了學生發展特長和興趣愛好的需要。

  “選課走班是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個性化教育。”渝中區教委負責人表示,它可以給學生最大化的學習自由選擇權,真正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地發展。渝中區不僅選課走班改革越來越普遍,按課程本身特點而定的大小課、長短課探索也多點開花。

  人和街小學在選修課的安排上,既推行學生自主選課,又實行“大小課”、“長短課”相結合,讓課程設置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大坪小學開設了《3D虛擬列印》《國學》等幾十門課程,開闢出校本課程選課系統,分階段實行學生“自主網絡選課—自覺走班行課”,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長處。

  隨著移動互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的廣泛應用,學校如何應對新技術引發的教育變革?

  巴蜀小學早在2001年就開啟應用多媒體技術改進教學方式,結合互聯網技術,學校開發了律動課堂數字觀測平臺,即時生成教學過程的全息數據,為精準教學、因材施教提供參考。“巴蜀榜樣章”與新技術結合,更是得到優化。2017年該校與高校合作,引進“腦科學”測查進行評價工具創新,創建了專用測查教室,設立“重慶市素質測評中心”,開啟了信息化教學新生態。年前,該校申報的“泛在課堂實踐研究共同體”項目成功入選國家教育部“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

  不僅如此,渝中區甚至還將課堂延伸到校外。隨著“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等政策法規的出臺,渝中區著手如何加快研學旅行的課程化轉變,積極搭建社會實踐平臺,鼓勵中小學打破傳統的課堂模式,讓學生走出校園,行走在各具特色的文化大課堂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去年,人民小學開展了研學旅行活動,把課堂搬到了校外,讓孩子在旅行中學習。活動中,大家參與各個環節之中,完成繡香囊、木工製作、傳統扎染,在動手創作的過程中將校內學科教育的知識與研學相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區還大力推行家校共育,將家長資源引進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共同培育學生,同時為學生搭建自主創新的平臺,讓學生更自主、個性地成長成才。

  豐富課程路徑

  課程綜合化改革讓學生全面發展

  面向未來,學校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重構課程,為學生成長提供豐富營養?

  人和街小學的做法頗具啟示。在“開心廚房”課程上,學生個個變身“大廚”,番茄炒雞蛋、牛肉燒蘿蔔等菜品做得有模有樣;“信息技術與生活”課程則教會學生運用3D軟體設計裝飾房間,螺旋式的樓梯、粉紅色墻壁的臥室等各種各樣的裝飾,讓學生在課堂上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人和街小學的課程體系中,每一門課程都不是獨立的存在。學校在保證國家課程規範性的基礎上,以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的有效補充,將三級課程分類統整起來,更好地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為提高育人效果,渝中區各個中小學紛紛行動起來,探索課程綜合化實施路徑,推動學習方式的變革。

  以走在全國前列的巴蜀小學為例,學校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實施,強調了國家課程的權威性及其校本化實施的必要性。一方面,依託學科自身的融會貫通,強調學科課程全面育人的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通過跨學科學習,實現全方位的整體育人功能。

  “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各個學校在尊重和嚴格執行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找到了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路徑。”渝中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課程綜合化是當今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通過加強各學段、各學科課程的縱向銜接與橫向配合,有利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聚焦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地,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在渝中區看來,實施課程綜合化的關鍵因素在人,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者和推動者,為了讓改革落到實處,每一位教師必須得到發展。

  如何才能激活教師力量?渝中區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重點,強化經費保障、創新教師培訓、搭建名師成長平臺,用系統而全面的教師人才發展規劃,打造拔尖人才,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區借助現有的28個名師工作室和特級教師工作室,吸引青年教師332人參加研修學習,産生了巨大影響力,目前全區市區級骨幹1000余人,名優教師整體數量在全市領先。

  在引領教師成長的同時,渝中區加快區域改革步伐,借助集團化辦學整合優化教育資源,促進了學校的優勢互補,通過加強集團內的校際溝通,使學校之間、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更加暢通,大家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一系列的學習、交流讓老師真正明白,跨學科的融合不是為融合而融合,不是不同學科的隨意拼湊和混搭,而在於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圍繞核心素養落地,打破學科界限,實現綜合育人。

  如今越來越多的渝中區孩子在綜合性學習中成就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找準評價尺規

  科學評價 助學生個性地成才

  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那麼,學生的潛力能不能做評價,該如何科學評價?

  巴蜀小學對此進行了有益探索,近年來以評價協同課程改革,建立起了“學力、活力、潛力”評價體系,“樂評嘉年華”主題情景表現性評價模式,以及配套的評價手冊等工具,綜合評價學生成長狀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評價的科學性,直接關係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與否。一張試卷考所有學生的時代早已經過去,眼下做好綜合素質評價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渝中區教委相關負責人強調。渝中圍繞評價改革這一關鍵環節,積極引導全區各中小學課程評價從內容、形式的“多元考察”出發,對學“紅蘋果代表正直、熱情、活潑、張揚,黃蘋果代表燦爛、注目、明快、輝煌……”這可不是挑選水果,而是大坪小學根據五大課程群的學生素養培養指向,用五大主色系的“五色果”作為其評價體系。每一種顏色代表一個課程群,賦予其相對應的意義,制定縱向發展的三個層次的指標。同時,學校採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相結合的方式,既有書面評價、考核評價,又有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既有定

  性的評價,也有定量的評價,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領域裏得到最合適的成長。

  人和街小學在多元評價上構建了“四位一體”課程教育教學工作模式,即“課中學-課外練-活動中用-競賽中提升”,評價內容不單指學生學業水準,更加指向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水準,實現了多角度全方位構建多元綜合的課程評價體系。

  本著“多一門課程,多一個平臺;多一項活動,多一個舞臺;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的課程評價態度,四十二中把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體鍛技能、學生在校所獲得的藝術享受和藝術教育等都納入評價的視野,用多元評價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以評價促成長,以評價促發展,渝中區持之以恒地在實處、細處、深處發力,令全區教育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何霜 姚蘭 圖片由渝中區教委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