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智慧化助推重慶製造業升級

2019-04-17 13:28:13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頭條下文字】【智慧化助推重慶製造業升級】

  三月六日,大渡口區建橋工業園,重慶數碼模車身模具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調試焊接機器人。(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崔力 攝

  今年,重慶將建成和認定100個數字化車間和10個智慧工廠,推動500家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升級、400家企業建設應用企業信息管理系統、100家企業開展智慧製造應用、250家企業“上雲上平臺”實現智慧化升級。

  預計到2022年,重慶將累計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慧化改造,建成50個智慧工廠、500個數字化車間,創建25個行業級智慧製造標杆企業,建設12個智慧製造示範園區,重慶8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將邁入數字化製造階段,6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絡化製造階段,全市智慧製造關聯産業産值突破400億元。

  4月9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在兩江新區啟動建設。

  該研發中心佔地1000余畝,總投資43億元,集設計、試驗等7項功能,汽車製造倣真分析等12個領域,以及混合動力、空調系統等180個實驗室于一體,將與長安汽車的“五國九地”研發中心(分別設立在中國、意大利、日本、英國、美國)協同進行産品開發和技術創新。

  與之同步建設的,還有長安汽車“全球智慧研發平臺”,它是由長安汽車分別與華為、騰訊、博世等攜手成立的聯合創新中心,將圍繞新能源、智慧化等展開技術研發,推動全市汽車産業整體轉型升級。

  長安汽車,只是重慶主攻智慧製造的“領軍者”之一。去年以來,重慶先後有200多家製造企業通過智慧化改造進行轉型升級。

  智慧化為重慶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打造製造業“升級版”注入新動能。

  推動智慧化改造

  為傳統製造業植入“智慧因子”

  4月15日,在重慶小康動力公司(下稱小康動力)智慧工廠,其生産場景很“科幻”——在工廠作業期間,20台AGV智慧物料小車搬運著各類物料,自動駕駛穿梭于廠房內外。

  “智慧物料小車的停車精度為5毫米,比人工操作更精準。”小康動力負責人介紹,這間智慧工廠還運用了諸多“智慧化”。

  比如全自動機器人冷測試機,其集成了10余項智慧製造先進技術,能夠對間隙、振動、感測器等9類近1000項發動機故障進行準確識別判斷,故障判斷準確率達100%。

  同樣,在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下稱上汽紅岩)焊接車間,20多台機器人揮動手臂上下翻飛,焊槍帶來一陣火花飛濺,不一會兒,一個完整的重型卡車駕駛室殼體便焊接完畢。

  如今,上汽紅岩焊接車間工人張健上班時,不再手持焊槍在每台設備之間穿梭奔忙了。他只需操作監控系統,下達生産指令,即可交由機器人完成所有工序——這些機器“焊將”們24小時連軸轉,每時每刻都幹得熱火朝天。

  “這個駕駛室焊裝生産線智慧化改造項目去年3月啟動,今年初完成改造後,已達到讓老生産線相容生産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産品,以及提升焊裝駕駛室産能這兩個目的。”上汽紅岩焊接前期工藝開發主管孫雨説,生産線共投入機器人25台,目前焊接車間的生産工序,除了需要人工上料外,所有的裝配、焊接、轉運等流程全都由機器人自動完成。

  智慧化生産線投用後,生産效率大幅提升——以前30名工人每小時生産11台駕駛室,而現在僅需6名工人操作機器人,每小時可生産15台駕駛室。

  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市,如今,像小康動力、上汽紅岩這樣的例子很多——重慶不少製造企業紛紛植入“智慧因子”,開啟了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大數據智慧化與製造業發展融合,不斷推動著傳統企業實施轉型升級。”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稱,當前越來越多的“重慶製造”邁向“重慶智造”,帶動全市工業整體轉型升級及結構調整。

  他表示,按照《重慶市發展智慧製造實施方案(2019-2022年)》,重慶智慧製造將全面發力——到2022年,全市將累計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慧化改造,建設10個具備國內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50個智慧工廠、500個數字化車間,創建25個行業級智慧製造標杆企業,以及12個智慧製造示範園區,基本建成覆蓋重點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發展機器人産業

  全市已有機器人企業300多家

  位於北碚區蔡家組團的橫河川儀公司,由中國四聯集團與日本橫河合資組建。它也是智慧化生産的受益者之一。

  橫河川儀的主打産品是測量工業儀器壓力的設備——變送器。早在數年前,該公司就建成了自動化生産線,通過設定參數讓機器自動完成裝配。

  不過後來,隨著産品種類不斷增加,要在同一條生産線上裝配不同品類的産品,需要人工頻繁調整參數,産品生産的誤差率有所抬頭。

  為此,這兩年來橫河川儀陸續對既有生産線進行全面智慧化改造,讓整個産品生産環節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自動銜接。

  如今,在該公司生産車間,一套坯件産品在進入數控機床,經過磨、鑽、銑等多道工序後,將被自動刻錄上二維碼,然後“搭乘”自動化物流車進入裝配車間,再掃描二維碼;通過掃描,哪種型號的産品以及相應的裝配參數,都會即刻顯現在裝配線螢幕上;然後由機器人將這些産品放置在裝配線相應位置,鉚準螺絲進行加工,不一會兒,一套完整的産品即製作完畢。

  “機器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無法比擬的,並且不同型號的産品在外觀上差異很小,很難靠肉眼識別,而通過二維碼記錄和産品信息傳遞、自動選擇轉配參數等智慧技術,完美解決了這些難題。”橫河川儀負責人説。

  市經信委表示,利用大數據、智慧化、人工智能技術來變革製造業,已逐漸成為重慶産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內容。其中,工業機器人就是推動重慶製造打造“升級版”的重要抓手。

  目前,全市已有機器人企業300多家,其中工業機器人企業突破120家。在機器人製造領域,重慶已初步形成集研發、整機製造、系統集成、機器人應用服務為一體的全産業鏈——川崎、庫卡、ABB、發那科,世界排名前五位的機器人廠商中已有4家落戶兩江新區;永川區聚集了深圳固高、廣數機器人、華中數控等一批國內智慧裝備製造的龍頭企業,璧山區正在積極籌建機器人産業園……重慶機器人産業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

  “製造企業的市場需求與機器人産業的發展,彼此是相輔相成的。”重慶市機器人與智慧裝備産業聯合會輪值會長余亞軍表示,因為重慶的汽車、電子及裝備製造等産業全都是機器人需求“大戶”,從而催生出源源不斷的機器人使用需求,吸引國內外眾多機器人製造企業紛至遝來。

  他介紹,國際上常用萬名産業工人擁有的機器人數量,作為衡量該地區工業自動化、智慧化水準的標準。目前,重慶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約為50台/萬名産業工人,今後3年內有望提升到150台/萬名産業工人,屆時全市工業製造效率亦將比現在提高3倍。

  根據《重慶市關於推進機器人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重慶將形成完善的機器人研發、檢測、製造體系,全市機器人産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機器人産業將成為重慶新的支柱産業。

  培育數字化車間智慧工廠

  全面建設先進製造業體系

  今年,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實現製造業智慧化轉型、全面建設先進製造業體系,是重慶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題。

  在4月12日舉行的全市智慧製造經驗交流會上,市經信委表示,今年全市將分兩批建設、認定100個數字化車間和10個智慧工廠,持續營造智慧製造氛圍。

  “數字化車間及智慧工廠建設成效明顯,是去年重慶智慧化改造的亮點。”市經信委副主任劉忠表示,2018年,全市組織重點企業實施203項智慧化改造項目,其中28項列入國家計劃,建成62個數字化車間、14個智慧工廠。實施智慧化改造後,全市企業生産效率平均提升67.3%,産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2%,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9.8%,單位生産能耗平均降低17.3%。

  “特別是通過智博會平臺,為全市企業發展增添了國際級的智慧製造整體解決方案。”劉忠説,在首屆智博會上,重慶通過引進施耐德、西門子、三菱電機等跨國企業,為渝企智慧製造提供了整體解決方案,加快了智慧化改造進度。

  市經信委表示,持續推進重點産業智慧化升級,是今年重慶培育製造業“升級版”的“重頭戲”,全市將持續加大對傳統産業改造挖潛力度,“智慧”仍將是關鍵詞。

  為此,重慶今年將持續在培育發展新興産業、改造升級傳統産業兩個方面“雙管齊下”——通過發展智慧製造,推動從設計、研發、生産、管理到服務的全價值鏈優化提升,帶動製造業供給體系整體品質效益提升,推進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並針對汽車、電子、裝備製造等重點行業的不同特點,分行業引導企業更新數字化設備,加快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

  新時代有新作為。蓬勃發展的智慧産業,正成為重慶培育先進製造業的新引擎、助推器,不斷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記者 夏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