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正式揭牌

2019-05-07 13:11:21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正式揭牌 58個項目、企業和基金集中簽約落戶

  5月6日,在市科技局、北碚區政府、西南大學共同舉辦的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揭牌暨項目簽約儀式上,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正式揭牌,58個國內外科技創新項目、科技企業和創投基金集中簽約落戶。

  環繞西南大學打造科技資源和高端人才集聚地

  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是我市促進高校創新資源與市場有效對接,優化大學周邊創新創業生態,推動大學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舉措。

  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作為全市首批6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之一,于2018年啟動建設,將主要實施“六大工程”,完善“四大鏈條”,建成“兩個生態”,環繞西南大學打造科技資源和高端人才集聚地。

  其中,“六大工程”包括天生創新創業街、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北碚億達創智廣場、北碚朝陽文創大道、天生麗街商圈業態升級和環西南大學城市品質提升工程。

  “四大鏈條”包括雙創政策支持鏈條、先進技術研發鏈條、創新人才培育鏈條和創新資本扶持鏈條。

  “兩個生態”包括技術研發生態體系和雙創企業成長生態體系。

  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個體系的目的各有側重,技術研發生態體系的重點是從市場提出技術需求,科研團隊進行科技研發,研發形成技術成果,最後轉化成市場産品;雙創企業成長生態體系的重點是讓創業團隊孵化為初創企業,然後成長至中小型企業,最後發展成為成熟企業。“經過前期工作推進,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建設已取得積極成效。”

  簽約項目涉及人工智能等領域

  揭牌儀式上,58個國內外科技創新項目、科技企業和創投基金集中簽約落戶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農業科技、生物科技、醫療健康等領域。

  其中,從英國引進的蜂鳥技術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農業的人工智能企業,其利用衛星、無人駕駛飛機、飛機和機器人的圖像和數據分析技術,以及專有演算法,向農民提供作物的高解析度地圖,使用最先進的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直接向田間提供有關作物健康的可操作性方案,包括作物脅迫檢測、病害檢測、雜草製圖、養分管理繪圖以及作物産量預測等。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長明團隊與九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將共建西南大學新動能産業技術研究中心。據了解,李長明院士團隊致力於新能源領域的研究,已申請新能源領域發明專利超過50項,實用新型專利超過60項,發表SCI學術論文300余篇。今後,該中心作為一個“産-學-研-政”成果轉化孵化中心,將進行新型能源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涉及鋰硫電池、鋰離子固態電池、電池型超級電容器、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全器件和配套功能材料。

  此外,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與北碚區政府將圍繞人工智能、智慧製造、積體電路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深度合作。簽約引進的6家基金公司中,包括以政府為主導成立的規模3000萬元的嘉陵創客種子基金,以及規模1億元的知識價值風險補償基金。

  8個路演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活動當天,天生創新創業街還舉行了揭牌儀式。據悉,作為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的重點區域,天生創新創業街將打造集聚創新資源、釋放人才活力、促進成果轉化、激發創新動力的示範區,輻射帶動大學周邊特色學區商圈提檔升級。

  其中,作為天生創新創業街核心載體的西南大學(重慶)産業技術研究院由北碚區政府與西南大學共建,建築面積約25000平方米,將圍繞智慧教育、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等領域,打造國內一流的産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高水準人才培養、科技資源要素聚集共享服務平臺和科技交流合作平臺。

  另據了解,由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打造的“易智網”針對北碚的需求,前期徵集了來自10余個省市40余家單位的210余項科技成果,經過論證遴選,最終邀請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攜20項科技成果在當天舉辦的成果對接會上進行現場路演,涉及電子信息、智慧製造、節能環保等領域,並與相關領域的企業家、技術負責人和投資機構洽談合作,為先進技術項目落戶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搭建橋梁。經過對接,達成合作意向8項。 (記者 張亦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