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突出“建、治、管、改” 重慶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2019-06-05 09:42:37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歐平淑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突出“建、治、管、改” 重慶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6月4日,市生態環境局發佈《2018年重慶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對2018年全市生態環境品質狀況進行通報。

  2018年是重慶三年污染防治攻堅戰第一年。為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我市出臺了《重慶市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8-2020年)》,統籌“建、治、改、管”,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並按照項目化、工程化的要求,紮實推動污染防治攻堅重點工程建設,不僅確保了環境品質持續改善,而且建成一批污染治理設施,整治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穩中有進 重慶生態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2018年,長江幹流重慶段總體水質為優,15個監測斷面水質均為Ⅱ類;長江支流總體水質良好,114條河流196個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類、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81.1%、12.7%、3.1%和3.1%;水質滿足水域功能的斷面佔86.7%。66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有效保障了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

  2018年,重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16天,同比增加13天。其中空氣品質優的天數為96天,良的天數為220天;全年無重污染天數,PM2.5濃度為每立方米40微克。

  2018年,重慶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4.4分貝,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45.1分貝;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6.1分貝,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5.1分貝,12369全年噪聲污染投訴總量同比下降9.5%。

  2018年,重慶共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717萬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全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量達79.8萬噸,綜合無害化處置率達到87%以上,其中主城區污泥無害化處置達42.3萬噸,連續4年保持100%無害化處置率。完成重金屬排放量減排2%的年度目標,危險廢物規範化督查考核達到國家A級要求,全市土壤環境品質總體保持穩定。

  2018年,重慶輻射環境品質狀況良好,主城所監測點位的電磁環境水準平均值低於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全市土壤、“三江”重慶段、三峽庫區水環境、地下水及飲用水中放射性指標均處於正常水準。

  全力建設 加快填補環保設施短板

  面對環保設施建設缺口大、欠賬多這一“卡脖子”問題,重慶各級各部門從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置、道路交通污染防治、船舶碼頭污染防治和生態環保監管大數據等方面著手,加快填補環保設施短板。

  2018年,重慶完成8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和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以及100座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技術改造,新建鄉鎮生活污水配套管網238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管網455公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3.5%,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率提升至82%。三江幹流沿線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部由一級B提高至一級A排放標準。

  2018年,重慶印發《重慶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佈局規劃(2018-2022年)》,建成投運1個危險廢物填埋場和1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推進9家危險廢物綜合收集貯存試點。新建成投運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和一座餐廚垃圾處理廠,主城區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0%。

  在船舶廢棄物接收處置暨清漂碼頭工程建設方面,長壽、涪陵、忠縣、雲陽等區縣碼頭相關項目基本建成。

  狠抓治理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2018年,重慶著力治理突出環境問題,積極為民解決環境民生。

  重慶全面推進長江主要支流及不達標河流監測“體檢”工作,設置約1200個監測斷面,詳細掌握流域干支流水質總體情況,指導區縣完善“一河一策”編制,系統推進流域污染治理。

  重慶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整治專項行動,全面完成153個環境問題整治。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重慶深化“四控兩增”舉措,全年抽檢、遙測機動車26.8萬輛,淘汰老舊柴油車1.7萬輛,整治冒黑煙車和超標車2.6萬餘輛,推廣新能源車1.3萬餘輛,推廣純電動客渡船40余艘;督促8000余個施工工地嚴格執行控塵“十項規定”,建設和鞏固揚塵控制示範道路1700余條;累計關閉搬遷大氣污染企業300余家,完成7台共252萬千瓦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企業深度治理676家等。

  強化管理 提升環境監管水準

  2018年,重慶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持續改善監管效能和效率。

  重慶劃定了2.04萬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4.82%;嚴格執行環評制度,以“三線一單”為手段,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聯合開展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執法專項行動,對行業內違法行為形成震懾;以花溪河、梁灘河、臨江河、瀨溪河、龍溪河5條河流流域為重點,組織開展2018年利劍執法專項行動,積極摸清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底數。

  重慶還實現了市級環保集中督察全覆蓋,有力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及其部門的環保責任。

  重慶堅持司法聯動,形成打擊和震懾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全年共偵破破壞環境資源保護類刑事案件1000余起,偵破公安部督辦案件11起;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市環保系統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十條措施》。

  深化改革 充實完善體制機制

  重慶進一步加快環境監管制度改革步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釋放政策紅利。

  2018年,重慶設立了企業“紅黑名單”,對445家企業的2017年環境信用等級開展評價,10家不良企業被納入“黑名單”。

  重慶承擔的48個國家水站建設任務于2018年全面完成,監測數據已上傳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重慶環保産業基金公司股權轉讓取得進展,預計基金總認繳規模將超過90億元。

  重慶積極探索、實施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流域面積500平方公里以上且流經兩個區縣以上的19條次級河流涉及的34個區縣均已簽訂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記者 陳維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