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2020-04-07 12:34:28 | 來源:重慶晨報 | 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聚焦重慶】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鄉鎮檔案

  奉節縣平安鄉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城90公里外的西北角,海拔近2000米,地處奉節、巫溪、雲陽三縣交界處。

  貧困癥結:

  總的來看,平安鄉深度貧困體現在“三高一低三差三重”:“三高”即貧困發生率、貧困人口占比、貧困村佔比高;“一低”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全縣平均水準;“三差”即基礎設施差、生存環境差、産業帶動差;“三重”即低保五保殘疾人口、因病致貧人口、60歲以上貧困老人佔比大,脫貧任務重。

  脫貧武藝:

  豆腐柴,學名觀音草,也叫斑鳩樹、腐婢、神仙樹,是奉節當地一種野生植物,《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豆腐柴的根、莖、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血、潤腸通便等功效。可用於果膠提取,也可作為綠色食品原料,鮮葉和精粉製成的“葉子涼粉”色澤嫩綠、口感滑爽、營養豐富,是一種綠色食品。

【聚焦重慶】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美麗的平安鄉文昌村。

  奉節縣平安鄉是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在脫貧攻堅進程中,這裡的黨員幹部與村民一起,演繹出一段“點木成金”的傳奇——他們將當地的一種名為豆腐柴的植物變“廢”為寶,加工成渝東北一帶的特色涼粉,讓當地成千上萬村民成為這一項目的受益者。

  2019年,平安鄉的豆腐柴種植擴大到5000多畝,預計2022年將發展到上萬畝,可實現産值5000余萬元,通過分紅等形式,帶動2000余戶上萬名村民增收、致富。

  産業揭秘

  看他們如何在這片葉子上做文章

  陽春三月,三峽腹地。

  在奉節縣平安鄉,漫山綻放的白色李花一簇簇綴滿枝頭。嶄新的山路蜿蜒盤旋,沿途是灰瓦白墻的農家小屋、綠柳池塘、雞鳴犬吠,笑得滿臉褶子的老奶奶站在門口打招呼,頗有世外桃源之感。

  在雙店村的山谷裏,有一大片綠色灌木狀植物,春雨中,嬌嫩的新芽含羞吐露。“它就是我們這兒的特色植物豆腐柴,是大自然送給平安鄉的寶貝!”平安鄉黨委書記鄒遠珍笑著説:“可別小瞧了它們,在村民們眼裏,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金葉子’!”

  曾經:牛羊見它繞道走

  豆腐柴是當地的叫法,它是一種灌木,根深葉茂,生命力強。在當地村民的記憶裏,它曾普通得不值一提,甚至惹人厭棄:當柴燒不易燃,氣味還有些特別,牛羊見它繞道走,人們也忽視了它的存在,千百年來,任其自生自滅。

  曾經無人問津的豆腐柴緣何成了當地的寶貝?鄒遠珍娓娓道來。

  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平安鄉是縣裏和市裏有名的貧困鄉鎮之一。在較長一段時間裏,鄉里幾乎沒有任何産業,村民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務工。

  在一組該鄉的經濟彙報中,2000年,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300余元,比1999年增收20多元。人均增收20多元,被當作重大成績彙報,由此可見,這裡人們的生活水準,曾長期在低水準發展中徘徊。

  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出路在哪?鄒遠珍説:“我們可謂絞盡了腦汁。”

  不得不説,機緣來得不早不晚、不急不緩,正是時候。

【聚焦重慶】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奉節縣平安鄉,村民正在採摘豆腐柴葉子。上游新聞記者 鄒飛 攝

  發展:在葉子上做文章

  “我們這裡曾經漫山遍野的豆腐柴,其實是個寶貝,發展它,肯定有錢賺。”7年前,有返鄉創業的外出務工人員前來“獻策”,豆腐柴項目很快引起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

  “發展産業需因地制宜,同時還得敢試敢闖,力爭‘人無我有’,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點。”鄒遠珍説,經過專家反復考察、調研、論證,發現平安鄉的地理條件、土壤,非常適合種植豆腐柴這一植物,用其作原料生産出的綠色涼粉,口味獨特,營養價值高,很受外地、外國遊客歡迎,具有廣闊市場前景,不失為一個好的扶貧項目。

  “就是它,就在這片葉子上做文章!”在市、縣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平安鄉將豆腐柴定為當地發展的三大生態産業之一。

  回鄉發展的陳波等人率先展開規模種植,並於2014年建起上千畝豆腐柴種植基地,用豆腐柴的葉子做成的特色涼粉開始批量生産。

  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産業項目選準了,它就能顯現出極大的承載力,引領著貧困村民向前跑。

  如今:帶動1574戶增收

  山還是那片山,地還是那片地,變化卻在悄然發生。

  現在,陳波創立的重慶雄森實業有限公司,已成當地加工、行銷以豆腐柴為主要原材料的龍頭生態農業企業。2019年,全鄉種植豆腐柴達5000多畝,進入豐産期的4000畝左右,産值達到3000多萬元,共帶動農戶1574戶6846人增收,其中,227戶貧困戶靠此項目增收脫貧,依託豆腐柴葉子增收達5000元以上的貧困人員有300人左右。

  鄒遠珍表示,經過科學規劃,平安鄉接下來將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該鄉天臺、射淌、咏梧等9個村加快發展豆腐柴,預計兩年內將豆腐柴種植擴大到1萬畝以上。力爭至2022年,可實現産值5000萬元,通過分紅等方式,帶動2000戶上萬農民穩定增收。

  在脫貧攻堅中,平安鄉的發展沒有採取過度集中資源的辦法,而是努力做到了與自然資源稟賦相匹配。該鄉幾年前確立的萬畝脆李項目、萬畝高山蔬菜項目等,也正在成為引領當地村民脫貧、增收的重要生態産業。

  平安鄉還有著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紅岩革命烈士、江姐的丈夫彭咏梧曾帶領“川東遊擊隊”在這裡戰鬥過。

  “平安鄉的好日子還在後頭。”鄒遠珍表示,平安鄉將依託紅色歷史文化、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色生態産業,發展鄉村旅遊,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們再來平安鄉,一定會感受到平安鄉特有的“安逸氣息”。

  産業故事

  它是承載著夢想的“金葉子”

【聚焦重慶】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致富帶頭人陳波。

  一種多年來掉在地上都不會有人撿、牛羊也不愛吃的葉子,卻成了鄉里不少村民脫貧致富的“金葉子”,在許多人看來,無疑像“點石成金”的神話一般傳奇。

  這一“神奇”産業創立者之一的陳波,如今幹勁十足。他帶領一幫村民,將公司做到了“千萬級”,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創造現代版的“點木成金”。

  2020年,陳波採取“土地入股分紅+金融扶貧+勞務收入+公司保底回收農戶的鮮葉”模式,預計將帶動上千戶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一片小葉子,讓他動了心

  現年38歲的陳波是地地道道的“鄉壩子娃兒”。考上大學後走出大山,經過多年奮鬥,成為四川某大型園林公司的高管,薪酬可觀。

  自己的日子過好了,陳波心裏卻一直牽掛著家鄉的父老鄉親。

  2013年初,陳波回平安鄉休假,發現由於交通閉塞、嚴重缺水,家鄉的變化依然不大。

  在黨的富民政策下,神州大地日新月異,而老家不少農民還是依舊耕作著傳統的苞谷、紅苕、洋芋“三大坨”,過著依舊貧困的日子,這讓陳波心裏異常沉重。

  一天,陳波在奉節縣城閒逛時,途經一小食店,聽到幾個“老外”對一綠色小吃讚不絕口。帶著幾分好奇,陳波也點了同樣的一份“翡翠涼粉”,滑溜、清爽、入口即化、口感極好。他向店老闆一打聽,“翡翠涼粉”的原料,是當地一種名為豆腐柴的植物的葉子。

  店老闆的話讓陳波震動不小:在他兒時的記憶裏,豆腐柴在家鄉可謂漫山遍野都是,這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葉子,竟能做成這麼美味的小吃!

  陳波隨後查閱資料,走訪專家,發現這種被忽視的豆腐柴,可作為天然果膠原料,也能加工成綠色食品,具有較高食用、藥用價值。通過市場調查,他發現在渝東北一帶,還有一些古稀老人習慣在夏天用豆腐柴加工涼粉食用,也偶有小店在加工生産這種涼粉,但多是小作坊、夫妻店。

  陳波心動了:何不努力將這一綠色食品開發出來回饋家鄉,為貧困中的鄉親們增收?

  恰好此時,平安鄉經過論證,準備將豆腐柴當作特色生態産業發展,陳波的創業計劃正合鄉里的産業規劃。

【聚焦重慶】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豆腐柴制 作的翡翠 涼粉

  賣了3000多萬元的涼粉

  多種巧合讓陳波下定決心辭職回鄉,很快,雄森實業有限公司就成立了起來,在豆腐柴葉子上謀發展。

  隨後,陳波組織力量,在平安鄉及周邊地區收集了大量野生豆腐柴品種進行選育,同時流轉了1000余畝土地,開始實現規模化種植。

  2015年,全國首條標準化“葉子涼粉”加工生産線建立並投入運營,豆腐柴涼粉開始批量生産。

  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陳波很快遭遇當頭一棒:由於太注重傳統做法,沒有注意氣溫、運輸環節等方面的影響,一些産品還沒上市就變了質或成為破損殘次品,結果一年下來虧損了500多萬元。

  做産品,就得講科學、重技術、注意品質。針對生産中出現的問題,陳波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跑農科院、跑高校、跑檢測部門,守在試驗室門外,經過上千次實驗,先後攻克了葉綠素留存、降低果膠損耗等難題。

  經過努力,公司很快利用熱烘乾技術實現了産品的乾粉化,解決了産品的儲存和規模化發展問題。2017年公司的涼粉産值達1000多萬元,關於陳波“日進10萬元”的創富故事開始在當地流傳。

  然而,陳波很快發現,熱烘乾技術對産品的口感、色澤方面有影響,於是在去年,他又邀請西南大學的專家攻關,經過努力,終於成功研究出豆腐柴涼粉專有的冷凍烘乾技術,最大程度還原了原葉的營養成分,口感也接近鮮葉。專家稱,這種把溫度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再抽真空的方法屬於航空技術,讓葉子涼粉工藝進入了“3.0”時代。

  科技助力,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産快速打開了本地市場。他又帶著行銷人員跑酒樓、餐館、農貿市場,很快打開了奉節及周邊區縣的市場。去年,他的葉子涼粉産值達到3000多萬元。

  如今,陳波的公司還開發出豆腐柴原葉茶、豆腐柴麵條、粉條在內的十多種新産品,目前正在著力研製奶茶類産品、“葉子面膜”等。

  貧困戶靠它裝上電視電腦

  脫貧産業選對了,當地村民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平安鄉雙店村一社貧困戶劉長學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要供兩個孩子上學,家裏經濟負擔重。他心裏雖然也著急,但在前幾年缺乏特色産業時,空有一身力氣卻找不到可以致富的門路。

  2016年,在陳波等人的鼓勵下,劉長學嘗試著種了一畝豆腐柴,當年春季(一年可採摘4次葉子)他就賣了鮮葉1531斤,收入3062元,一年下來賣了3500斤,增收7000多元。“沒想到啊,這麼一片葉子還能給家裏帶來這麼多收入!”他對曾經不屑一顧的“葉子”刮目相看。

  不僅如此,劉長學夫妻倆還被招進陳波公司的豆腐柴葉加工車間打零工,一年下來,至少還增收3萬多元。就在家門口上班,既有穩定收入,又可以照顧家裏老人,劉長學夫妻倆脫貧的勁頭更足了。

  以前“落在地上沒人撿,牛羊也不愛吃”的豆腐柴葉,竟成了致富增收的好項目。劉長學家裏很快添置了太陽能熱水器、電視、電腦,還安裝了WiFi,他還學會了打視頻電話,每次和孩子們打電話,都喜滋滋地告訴他們家裏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劉長學家的生活,因為這一片葉子而改變。

  到目前為止,像劉長學一樣,227戶曾經的貧困戶靠種植豆腐柴、在陳波公司務工,獲得了穩定的收益,實現了脫貧。

  金科小天鵝都盯上了它

  平安鄉發展的這片葉子,牽動了太多人的心。在奉節,有十余個部門視扶持這一特色産業為己任,連當地氣象部門都為其制定了專題服務方案,主動為這一産業的發展提供精準氣象服務。

  一些大學、科研機構也在為扶持這一産業盡心盡力。目前,陳波所在的雄森實業公司,已以豆腐柴為主導産業,建成了行業“四中心”(行業科研中心、行業質檢中心、行業標準中心、行業産品交易中心),同時還建起了種苗種植、觀光體驗基地。

  去年,金科集團與雄森豆腐柴産業基地達成了920萬元的戰略合作協議,金科旗下所有物業公司、上百萬戶業主都會成為“葉子涼粉”的潛在客戶,在今年,就會進入重慶各小區推廣。

  目前,重慶小天鵝集團也正在跟平安鄉談合作,準備將葉子涼粉引進洪崖洞美食街,讓全國各地遊客都能品嘗到。

  不僅如此,在市、縣有關部門協調下,中央電視臺連續四年免費為平安鄉的豆腐柴打“廣告”,“致富經”、“每日農經”、“地方美食”這些欄目多次對豆腐柴涼粉進行報道,讓這一綠色美食被更多人知曉。經央視報道後,先後有800多家客商前往洽談合作。

  “它是承載著我們夢想的金葉子!”陳波説,經過逐年發展,公司的種植基地面積已有4000畝,鄉里正在爭取用兩年時間,把全鄉豆腐柴種植面積擴大到1萬畝。

  豆腐柴栽種後,一般只要兩三年便可進入豐産期,只要原材料供應得上,陳波完全有信心用三五年時間,將企業打造成一個産值超億元的現代生態農業企業,吸引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掙錢、致富。

  數説脫貧

  11589元

  截至目前,平安鄉全鄉貧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85戶250人減少為33戶100人,貧困發生率由2018年底的1.18%降至0.48%,已脫貧698戶,脫貧品質持續提升,貧困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1589元,較2018年增加1153元,增長率11.05%。

  兩不愁

  加大産業扶貧力度,實現在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産業覆蓋率100%。

  引導1237名貧困群眾實現轉移就業,有效拓寬其收入渠道。

  為159戶450人無勞動力、弱勞動力貧困戶精準落實低保兜底。

  三保障

  義務教育保障:

  適齡兒童網格化,確保學生零輟學。因殘疾無法上學的兒童,教師每週兩次送教上門,實現義務教育適齡兒童100%入學。全面落實95個貧困家庭學生教育資助、實現義務教育學生資助全覆蓋。同時,為改善辦學條件,新建學生食堂208平方米,新建六大功能室283平方米,新建塑膠操場3600平方米,共計投入資金240多萬元。新建錄播教室3間,推進教育信息現代化發展,完善建設課堂教學自動錄播系統,共享優質資源。新建愛心小屋一間,對學生開展心理疏導,95名貧困學生及留守兒童,教師結對幫扶,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改善現狀。

  為促使教師專業快速成長。2019年,共24名教師參加縣級培訓,12名教師參加市級培訓。58名教師對781名中小學生累計家訪2200余人次,落實教育資助133.47萬元,全鄉無一名適齡學生因貧輟學。

  基本醫療保障:

  全鄉731戶2726人貧困對象全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2019年以來,縣外貧困戶住院88人,總費用144.22萬元,自付金額14.42萬元,自付比例10%,縣內貧困戶住院221人,總費用53.8196萬元,自付5.2307萬元,自付比例9.72%。

  住房安全保障:

  自2017年8月以來,共計完成C、D級危房改造1496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2戶,建設微型安置點14個,並對全鄉所有農房進行了安全等級鑒定,確保應改盡改、應搬盡搬、一戶不漏,確保貧困對象住房安穩100%。

【聚焦重慶】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2丨貧困山村 “點木成金”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 鄒飛

  奉節縣廣播電視臺記者 孫倩文 夔門報記者 田均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