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滾動>正文

開州大進鎮:一片茶葉的脫貧故事

2020-04-20 18:54:10 | 來源:重慶日報 | 責編:馮鈺穎

  4月2日清晨,車出開州城,沿開城公路前行約一個半小時,重慶日報記者來到了位於開州區北部的大進鎮紅旗村茶葉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樹青翠欲滴,微風吹來,一枚枚新芽攜芳香。

  “過去種茶是副業,根本沒法養家糊口,不像現在每天光采茶就能掙幾十元。”紅旗村66歲的村民熊德翠種了大半輩子茶,眼看著茶葉賣得越來越俏。

  攻克深度脫貧,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産業成了一道必答題。兩年多來,大進鎮種下上萬畝新茶,為包括熊德翠在內的村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開州大進鎮:一片茶葉的脫貧故事

▲4月2日,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茶葉基地,村民展示剛採摘的新鮮茶葉。 記者 鄭宇 攝

  一個決定,讓千年茶嶺重獲新生

  大進鎮地處大巴山南麓,境內山多林密,溪溝縱橫,南北差異性氣候在此交匯,形成了得天獨厚的産茶環境,盛唐以來就是出好茶的地方,還有過人馬熙攘的“鹽茶古道”。

  但在深度貧困攻堅戰打響以前,這裡的6萬多畝耕地裏,竟然只有2000畝沒啥收益的老茶園。

  原來,大進鎮曾是渝川陜結合部的重要交通節點,是重慶通往川陜的必經之地。得益於此,該鎮茶産業曾一度繁華。近年來,隨著外部交通的通暢,大進不再是三省市往來的必經之地,茶葉難銷,不少村民只好忍痛將茶樹砍掉,騰出土地種菜。

開州大進鎮:一片茶葉的脫貧故事

▲4月2日,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茶葉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樹青翠欲滴。 記者 鄭宇 攝

  産業是長效脫貧增收的基礎。2017年,在邀請專家評估、開展市場調研等基礎上,大進鎮計劃發展萬畝茶園,讓傳統産業獲得重生。

  團市委派駐紅旗村第一書記王棟興衝衝地召開院壩會,迎接他的卻是“一盆涼水”。輩分高、有威望的村民李中順第一個跳了出來:“不同意!種茶根本掙不到錢。”

  “大家把土地折價入股到合作社,能獲得股份和分紅收益,這是大好事啊!”王棟向村民們解釋。

  “空手套白狼,你們這個做法就是騙人!”原本就在觀望的村民們嚷嚷起來。

  第一次動員就這樣不歡而散。

  “別的地方一個月開幾次院壩會,我們村一個月開了五六十次,就是為了把大家的觀念扭轉過來。”王棟説。

  口頭説,顯然不如實地感受更有説服力。

  2017年10月,大進鎮黨委書記張太雷(時任鎮長)帶著一群村幹部,來到“貴州茶業第一縣”湄潭縣考察,大家都被湄潭縣的茶産業深深震撼。

  回到大進鎮,這批考察者立即成為茶業項目的“宣講員”。

  接下來一個月裏,張太雷頻頻當起了“導遊”,陸續組織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取經”,“反對派”李忠順也被“震撼”了一回。

  “以前我種過李子,因此覺得有花期的桃樹、李子樹比茶樹更合適搞農旅融合。外出考察我才發現,在氣候、土壤都更適合種茶的大進,發展茶葉更有搞頭!”李忠順説,回村後他立即將自己的2.97畝地流轉給了合作社,還成了村裏最積極的“説客”。

  通過不斷發動,紅旗村90%的村民都成了茶葉項目的擁護者。兩年多來,大進鎮建成了以紅旗村、年華村、群和村等為核心萬畝巴渠茶園基地,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單體山地有機茶園。

  “三變”改革,帶來了穩定的集體收入

  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還得夯實産業發展之基。

  2018年以來,大進鎮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新修建機耕道50公里、溝渠60公里,完成1200畝茶園節水灌溉工程,擴寬並油化公路12.5公里,完善公路沿線路燈等配套設施。

  為了讓貧困戶長期受益,實現穩定增收,在産業培育之初,鎮裏就探索建立較為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

  “以前那些項目的失敗,表面上看是區位劣勢、基礎設施短板和經營不善等原因所致,而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則是産業資源未能得到優化配置,遲遲不能形成對農業大市場的連結。”駐鎮工作隊隊長鄭夕明説。

  首先是資源變資産。巴渠茶園的核心片紅旗村將45萬元“三變”改革試點資金打捆,由村集體購置挖機和拖車各一台,開展租賃服務,12萬元年收益歸集體所有。

開州大進鎮:一片茶葉的脫貧故事

▲4月2日,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茶葉基地,村民們正在茶山上採摘新鮮茶葉。 記者 鄭宇 攝

  其次是資金變股金。紅旗村將財政扶貧資金、社會扶貧資金實施股權化改革,變成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股金,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入股32萬元到茶葉專業合作社,每年集體經濟拿出收益的10%按戶扶持所有貧困戶。

  然後是農戶變股東。以村為單位成立土地合作社,農民以土地、現金方式入股分紅。重點幫扶失能貧困戶,並引入團市委幫扶資金以資金入股,保障貧困戶每年保底分紅1000元。

  此外,改造修繕閒置村校,打造具有巴渠特色的農家院落,積極發展民宿旅遊,每年可望收入10萬元左右,同時帶動群眾增收。

  這樣一來,村集體和農戶都有了較為穩定的收益。

  茶苗種上後,如何讓村民積極參與到産業發展上來?

  “剛開始,我們採取合作社雇工的形式,但有的村民在田間地頭閒聊,效率不高。”在大進鎮挂職黨委委員的黃闖告訴記者,發現這個情況後,鎮上就將計費辦法變成了按重量計算:村民每天將所採茶葉交給合作社,並獲得茶葉銷售的一半收入。例如,熊德翠和老伴鄭世松一天能採8-10斤茶,合作社賣20元/斤,他們就分得10元,一天下來也能收入100元左右,村民們形象地稱之為“採半頭”。

開州大進鎮:一片茶葉的脫貧故事

▲4月2日,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茶葉基地,村民正將所採茶葉交給合作社,並按照品質和重量計算酬勞。 記者 鄭宇 攝

  後來,鎮裏還發展出新方法,即讓農戶承包茶園自行管理,並按照難易程度支付每畝每年500-700元的管理費。

  村民們看到有賺頭,紛紛申請承包。45歲的貧困戶蔣啟兵家裏承包了50畝,平日負責除草、施肥、修枝等,一年可增加收入2.5萬元。

  在紅旗村有70戶村民承包了茶園,戶均增收萬餘元。

  “三變”改革的順利實施,使紅旗村共整合337萬元資金變為股金,876戶農戶成了茶産業的股東,村集體則有了租賃、經營、生産服務等多項穩定收入。茶葉豐産時,蔣啟兵等貧困戶可獲得土地入股、貧困戶産業資金股、集體經濟分紅等多重收益。

  拓展思維,以茶為媒激活鄉村遊

  當日,記者登上紅旗村制高點,只見茶葉基地像一把扇子一樣徐徐鋪開,美景醉人——萬畝茶園初具雛形,為大進鎮的旅遊發展奠定了基礎。

開州大進鎮:一片茶葉的脫貧故事

▲4月2日,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茶葉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樹青翠欲滴。 記者 鄭宇 攝

  “我們這裡地處渝川陜結合部,也想借助緊鄰的四川省宣漢縣打造巴山大峽谷景區之‘東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張太雷説。

  旅遊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進入性問題。如前所述,大進鎮地處偏遠,距離開州區車程就達一個半小時,能吸引到遊客來嗎?

  “這個問題不用擔心。”張太雷解釋,正在修建的開城高速(從開州到城口)從大進鎮穿行而過,還在鎮內開設了下道口,明年開城高速開州段就將建成通車,從城裏過來只需半個小時,能夠讓全鎮的交通進入性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大進鎮地處渝西高鐵東西先的匯合點,也將為鎮裏帶來滾滾客源。

  有了這些天時地利,再加上茶園建設的如火如荼,讓大進鎮發展鄉村旅遊的決心更加篤定。2018年7月,大進鎮與重慶北大資源、巴渝民宿公司、開州湖山文旅公司等四方主體投資2000多萬元的開州巴渝民宿扶貧項目正式開工,去年國慶正式營業,為大進鎮增添了一處富有特色風情和人文風貌的民宿項目,提升了當地的旅遊價值,給當地貧困農戶搭建産業發展平臺。

  一些村民也行動起來。長城村七組村民陳世東先後投入400萬元承包200畝土地發展鄉村旅遊。“我原本在外地打工,前兩年回來見到處都在發展鄉村旅遊,我想老家的自然環境好,要是好好打造出來,肯定有人願意來耍。”陳世東説,他找親朋好友籌集資金,一步一步開始發展鄉村旅遊。

  45歲的天寶寨村貧困戶王登兵,也在第一書記楊朝彬的勸説和幫扶下,將2層樓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從一名打工者變成了民宿老闆,走上了致富快車道。

  貧困戶蔣啟兵的感受更為真切。自幼駝背的蔣啟兵沒什麼勞動能力,只能依靠著房屋靠近村小學的優勢,經營農家樂對付生活。但後來小學搬走後,小賣部的生意就每況愈下,甚至許多商品過期了都賣不掉。鎮裏發展鄉村旅遊後,來玩耍的人多,蔣啟兵的小賣部生意又紅火起來,去年國慶甚至一天就有1000多元的純收入。

  “我們還將立足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建設茶文化特色小鎮,以茶興旅、以旅促茶,讓茶樹成為村民們的‘搖錢樹’。”張太雷最後表示。(重慶日報記者 顏安 鄭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