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通航全産業鏈發展試點省市這樣“煉”成
來源:重慶日報  |  2021-03-31 10:07:33

全國唯一通航全産業鏈發展試點省市這樣“煉”成

2018年5月17日,零壹空間自主研製的OS-X型火箭“重慶兩江之星”號首發成功。記者 萬難 攝/視覺重慶

全國唯一通航全産業鏈發展試點省市這樣“煉”成

3月23日,重慶開拓衛星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太陽電池陣熱真空實驗。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全國唯一通航全産業鏈發展試點省市這樣“煉”成

2019年3月19日,工作人員正在對OS-M入軌運載火箭進行測試。(圖片由零壹空間提供)

  航空航天

  現狀

  重慶航空産業佈局已有10年,圍繞“天、地、人、機”四大要素,逐步實現航空航天産業的“從無到有”。重慶先後成為全國唯一的通航全産業鏈發展試點省市和國家發改委通航産業綜合示範區。

  目前,重慶已基本形成通用航空航天“整機+核心部件+配套製造+運營+服務+金融”全産業鏈,引進了航空發動機、航空材料、飛行員訓練中心、衛星通信、商業火箭、西工大重慶科創中心等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項目,形成了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兩翼齊飛”、航空與航天協同發展的集群式發展格局。

  不足

  産業整體規模較小,集聚效應不足;起步晚,整體技術落後於北京、上海、珠海等地。

  重慶“試飛”有臺“推進器”

  重慶兩江航空航天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航空航天産業發展的主要推動者和參與者,該集團從通用航空起步,逐漸將發展領域引向航天科技、低軌衛星通訊、商業火箭等更具影響力和未來前景的航天項目。其打造的8.6平方公里重慶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産業園,已成為重慶航空航天産業最為集中的區域。

  2021年2月5日下午17時05分,一枚箭身印有“重慶兩江之星”的火箭,在西北某發射場直衝雲霄。

  這是中國民營航天頭部企業——零壹空間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零壹空間”)的得意之作。

  “重慶兩江之星”的標誌,説明該火箭與重慶有很深的“淵源”。但重慶的傳統産業中,並無製造火箭這一環,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是兩江航投集團(全稱“重慶兩江航空航天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我們啟動項目提供了‘推進器’。”零壹空間董事長兼CEO舒暢説。

  舒暢回憶,2017年春天,零壹空間集結到一幫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解決了造火箭的人才問題。但資金的問題不解決,火箭也無法上天。他花半年時間,跑了半個中國,最終選擇將零壹空間落腳在重慶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産業園。

  “是兩江新區提出的融資方案打動了我。” 舒暢説,兩江新區提出由兩江航投集團與零壹空間一起成立合資公司,讓零壹空間在發展初期的融資成本大大低於社會平均融資成本。

  “航空航天産業是‘未來産業’,政策、技術、資金支持一項都不能少,如果地方想發展這個産業,當地國企不站出來做‘推進器’,航空器、航天器大概率不能飛上天。”兩江航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説。

  航空器、航天器要飛上天,兩江航投集團要推動的不僅僅是一兩家頭部企業,還有整條産業鏈上的配套企業。

  2016年,在延伸航空航天産業鏈條的背景下,兩江航投集團與國內一家做代工的鈦合金材料公司坐在了一起。這家公司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摸爬滾打,他們逐步掌握了在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所以不甘心只當貼牌代工的小作坊,希望重新創立新公司,另開一片天地。

  經過一番實地考察與論證,兩江航投集團發現,這家公司所言非虛:其鈦合金生産技術,不僅在國內領先,甚至在國際上都處於第一梯隊。最牛的是,該公司有一款自主研製的設備,能夠實現鈦合金內部成分精準“分配”,全球獨此一家。

  進行投資!兩江航投集團作出決定。

  2016年底,重慶金世利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8年,金世利航空鈦合金研發製造基地在龍興新城開工建設,2019年正式投産。去年,該基地年産值達7000萬元,今年有望達到2億元。

  “現在航空航天領域,鈦合金的使用普及性不及鋁合金,這主要是價格原因,相對鋁合金,鈦合金品質更優,但也更貴,我們跟兩江航投集團都看好鈦合金的未來。”金世利總經理劉亮亮説,金世利航空鈦合金研發製造基地一期産能完全釋放後,年産值將突破15億元,體量規模進入全國同行業前五;二期建成後,産值將達到50億元,規模進入全國前三。

  能抬高産業鏈發展品質的公司不放過,可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項目也牢牢抓緊。

  作為順豐集團旗下的大型無人機技術和服務供應商,豐鳥科技在2017年剛成立時,就被兩江航投集團“盯上”。

  “兩江航投集團邀請我們的誠意非常足。”順豐集團副總裁、重慶豐鳥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起回憶,豐鳥成立後,兩江航投集團頻頻上門拜訪,但由於豐鳥剛剛起步,還未有拓展領地的打算,雙方也就沒有進行實質性合作。

  轉機出現在2019年,順豐集團判斷,西部地區地勢複雜,物流要求更高,未來無人機運輸需求量將大增,於是決定在西部挑選一座城市落戶全國總部。

  得知這一消息,兩江航投集團再次出擊,憑藉之前多次拜訪打下的“感情基礎”搶佔先機。隨後,兩江新區負責人又帶隊與順豐集團總裁王衛會面,推動項目一錘定音。

  如今,豐鳥項目正進行試飛測試。未來,重慶的農産品、醫療産品有望用豐鳥的無人機進行點對點投遞。

  零壹空間、金世利、豐鳥……還有其他很多很多,幾乎每個落戶重慶的航空航天項目,背後都有兩江航投集團參與的身影。

  “100%我們不敢説,但在重慶,至少有90%的航空航天産業項目,都由我們來推動。”兩江航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説,目前,兩江航空航天産業園已具雛形,落戶項目20余個,囊括産業鏈上中下游,涉及研發設計、材料、火箭、項目應用等領域。2020年,兩江航空航天産業園實現産值7.58億元,同比增長45.48%;營業總收入9.65億元,同比增長57.68%;稅收7498萬元,同比增長96.43%。“我們力爭在十四五期間,讓園區産值突破100億元。”該負責人説。

  民營“火箭新軍” 新人“上位”有點快

  零壹空間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零壹空間2017年落戶重慶,是中國商業航天先鋒企業、火箭技術公司,致力於打造信息化、智慧化、實戰化的“火箭+”産業服務平臺。現擁有3家研究院,2個研究中心,已開拓零壹空間、零壹電子和零壹動力三大技術領域,同時探索新技術、新機制在宇航領域的運用。

  2021年2月5日,零壹空間再次試射火箭成功。

  這次火箭試射,零壹空間完成了靈龍系列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某新型空間載荷及其模擬飛行試驗關鍵技術驗證等兩大試驗任務,實現了民營火箭發射的多個創新。

  成功背後,是零壹空間充足的人才儲備支持,這支“火箭新軍”是如何吹響人才集結號的?重慶日報記者為你解密。

  在零壹空間,工程師艾某的晉陞速度讓人驚訝。2016年,他正式加入零壹空間。如今,他已擔任零壹空間X6B火箭空天系統部副總監。

  無獨有偶。同樣在2016年進入零壹空間,李工程師用5年時間從一位普通工程師變成了零壹空間某火箭型號的總體副總師。

  快速晉陞的背後,是兩人的快速成長。艾工程師在控制專業可以獨當一面,李工程師更是零壹空間火箭板塊的技術及管理帶頭人之一。

  為何這兩人的實力能夠得到快速進步?零壹空間的回答是:成熟的“老帶新”體系。

  “很多企業都有老人帶新人的機制。在零壹空間,專門出臺了‘輔導導師制’與‘項目制’,確保‘老帶新’的效果,幫助新人快速成長。”零壹空間董事會秘書舒煉説。

  輔導導師制,指每個加入零壹空間的新員工,在其業務層面,都會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同事或領導擔任輔導導師。導師不僅要負責新員工的工作,還要適時關心其生活、心理等狀態,讓新員工能夠在公司快速、健康地成長。

  項目制,是指新員工進入公司後,可以參與到公司的大型項目,以幹代練,在實戰中獲得進步。

  這兩個制度非常重要。航空航天是高精尖行業,需要大量時間才能積累技術經驗。正常而言,一個應屆畢業生,原本需要在這個行業內幹上七八年,才能有機會接觸研發。而在零壹空間,通過“前輩”引領,新人也能馬上擔起重任。

  以艾、李兩位員工為例,入職5年時間,他們都先後參與了零壹空間OS-X0、OS-X1、OS-M、OS-X6B型號火箭的研發,成長速度自然快些。

  新人能夠快速成長實現自我價值,“老人”則有明確的職業規劃。

  舒煉介紹,零壹空間為員工提供了清晰明確的職業發展通道,各序列員工基本上形成了從初級到資深的職級體系,並於每年年初舉行年度職級晉陞評審,為員工清晰自身能力定位,實現自我升級提供了通道和指導。

  “我們還給所有員工提供跨界學習、轉變的機會。”舒煉説,比如有技術性員工想從事管理崗位,公司會盡力為其提供實踐機會,促進了部分專才向複合型人才轉變。

  在此背景下,零壹空間集結了老、中、青三代“火箭軍”,研發人員的比例佔到60%。他們並非簡單以“年齡”衡量——

  “老”一輩不僅有公司的管理層,更有一些核心技術人員和業內頂級專家,這些人經驗豐富、實力突出,在公司起到帶頭作用;

  “中”,主要包括技術骨幹、中堅力量,多以各事業部的主要核心為主。他們中,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型號産品研製的對口成熟人才,也包括一些汽車、航空等相關領域的跨界人才。

  “青”,自然是指青年人才,在零壹空間,這一部分人才大多由應屆畢業生以及有志於參與航天軍工事業的跨行業人才構成。他們平均年齡在32歲左右,大多畢業于國外著名高校,為零壹空間後續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開拓衛星讓衛星單機産品實現“批量化”生産

  重慶開拓衛星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落戶重慶綦江區,從事微小衛星核心産品的全平臺、高品質、批量化研製,主攻高性價比的商業衛星的核心單機産品研發與系統設計、遙感衛星系統,致力實現衛星數據的消費級商業化應用。

  國內首條衛星電源産品自動化柔性生産線,今年上半年將會在重慶誕生。

  它是重慶開拓衛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開拓衛星”)自主研製的,用於衛星電源産品的批量化生産。正式上線運營後,單線每年可滿足至少200顆商業微小衛星的能源需求。

  “批量化”生産,這在衛星行業,絕對是頭一遭。

  衛星屬於“高精尖”産品,配件産量遠小于汽車、電子産品等傳統製造業。而且,衛星“個性化”強,配件不適合批量化生産。所以,國內外衛星産品一直是人工生産。

  為什麼要做與行業主流“與眾不同”的事?

  開拓衛星副總經理保玲的回答是:人類的活動空間正在擴大,對於衛星應用(遙感、通訊與導航)的需求快速增長,面對這些新的規模性的需求增長點,需要更高品質、更快交付、更低成本的衛星系統。

  有此“覺悟”,與開拓衛星團隊的經歷有關。

  2018年以前,開拓衛星團隊核心成員主要在航空航天“國家隊”工作,一直受困于一個問題——衛星核心部件供應能力(成本,交期)與衛星系統的需求不匹配,核心部件的品質與衛星系統要求的品質有差距。

  為此,團隊在技術上嘗試了大量的新方法新途徑,引入了大量的工業先進技術融合航天設計經驗,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問題。比如,開拓衛星團隊最先進入了國産工業18650鋰離子電芯應用於衛星儲能系統,通過一系列的加固防護技術,成功實現在該産品在軌飛行超5年,截至目前各項參數仍表現良好。

  2018年,團隊核心人員為了更加高效更加深入地系統性解決高性價衛星的研製問題,成立了重慶開拓衛星科技有限公司。綜合權衡衛星的掣肘點,以及團隊的技術優勢,開拓衛星將目標首先瞄準了衛星的核心單機産品,並重點研製了國內首條衛星單機自動化柔性生産線。

  “我們希望通過相關衛星核心部組件産品的精耕細作,進而為航天衛星整個行業實現高性價比的單機解決方案,降低衛星的整體成本。”保玲説。

  2019年,開拓衛星落戶重慶綦江區,將深圳的核心團隊搬了過來。經過近兩年的技術攻關,開拓衛星攻克了這條生産線的核心技術,目前已經開始試生産,預計今年上半年,這條産線將實現量産。

  “我們希望提升整個行業的綜合品質,讓更多更好的衛星應用服務走進百姓家裏。”保玲説。

  (重慶日報記者 陳鈞 楊駿)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