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快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2020-09-28 08:59:40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馮鈺穎

  原標題: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完善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落實環保稅政策 重慶加快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要聞】重慶加快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六月五日,嘉陵江合川段重慶檢察機關漁業生態修復司法保護示範基地,兩件非法捕撈案件當事人按照公益訴訟中確定的修復方案買來的二十余萬尾魚苗,被投放到嘉陵江中。(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9月8日,南川區南坪鎮木渡河,20.5萬尾中華倒刺鲃、厚頜魴、瓦氏黃顙魚、白甲魚、長吻鮠被增殖放流。這是南川區先鋒氧化鋁有限公司在赤泥輸送管道發生泄漏污染環境之後,實施的總金額達106.95萬元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措施之一。

  先鋒氧化鋁有限公司此舉,是其與市生態環境局簽訂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被渝北區人民法院裁定有效後實施的。由此,我市市級部門首次聯合辦案共同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得到司法確認,這也是重慶首例同時追究水生態環境損害和魚類資源損失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

  隨著近年來一系列重要改革任務和重點改革專項措施的相繼實施,我市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步伐,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完善制度建設,在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完善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及實施環保稅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為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釋放了政策紅利,增添了強大動力。

  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誰損害環境誰買單

  近年來,重慶以“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為基本原則,以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為主要目的,以“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為制度建設目標,建立健全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2019年3月28日,兩江新區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在對重慶三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違法排放混凝土罐車清洗廢水和傾倒混凝土泥漿,對外環境土壤及水體造成污染。

  經評估鑒定,本案的生態環境損害量化金額為948.16萬元,其中包括污染源消除費用105.7萬元、環境整治工程費用799.86萬元、生態服務功能損失13.1萬元。

  通過法制宣傳和會議磋商,重慶三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簽署了生態損害賠償協議,自主對受損害的土壤實施了生態修復,同時按照協議內容履行了其他賠償義務。

  2019年,“重慶三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非法傾倒混凝土泥漿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入選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十大典型案例”。

  作為全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試行省市,重慶市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例實踐,大膽探索,積極創新,構建了實施方案和配套的事件報告、鑒定評估、賠償磋商、損害修復、資金管理、司法銜接等“1+10”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框架,建立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專家支持機制、聯合指導機制、動態管理機制、司法銜接機制,助力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在重慶落地見效。

  截至目前,重慶市共辦理賠償案件216件,賠償金額共計1.4億元,累計修復土壤20.5萬平方米、林地45.9萬平方米、礦山11.0萬平方米,增殖放流魚苗40余萬尾。

  既擔義務也享權利,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日趨完善

  “上游的水質變好了,就由下游補償上游;上游的水質變差了,那就得由上游補償下游。”最近,圍繞涪江支流小安溪流域的水環境保護,合川和銅梁這兩個區“較上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為維護流域生態環境安全,地處小安溪上游的銅梁區以及下游的合川區打破傳統局部水污染治理局限,以流域污染防治為重點,簽約建立小安溪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補償金為每月100萬元,實行‘月核算、月通報、年清繳’,最高一年補償金額可達1200萬元。”合川區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補償資金將專項用於小安溪流域産業結構調整和産業佈局優化、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和環保能力建設等。

  表面看似“掰手腕”的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實質卻是兩區聯手改善流域生態環境的相互激勵;對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巧妙運用,形成了爭相改善各自轄區生態環境的促進機制,這正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達成的目的。

  市政府印發的《重慶市建立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試行)》,建立了“誰污染、誰補償,誰保護、誰受益”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激勵約束機制。

  截至2018年11月,市域內流域面積500平方公里以上且流經2個及以上區縣的19條次級河流,涉及的33個區縣全部簽訂生態補償協議,較原計劃2020年底前實現補償機制全覆蓋的目標任務提前兩年完成。

  依據相關補償協議清算,截至2019年12月底,市財政和流域相關區縣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受償)資金達到9691.8萬元。

  同時,我市積極加強與周邊省份協調聯動,加快推動建立跨省(市)流域補償機制,于2018年12月與湖南省政府正式簽訂《酉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依據協議清算,湖南省已向我市支付2019年補償金480萬元。

  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生態處負責人介紹,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充分體現了重慶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手段協同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環保稅倒逼轉型升級,引導企業綠色發展

  重慶稅務部門聯合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形成環境共治合力,落實環境保護稅優惠政策,引導企業由“被動環保”向“主動環保”轉變,助力重慶建設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綠色稅制促進綠色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已有4年。環保稅開徵以來,我市不少企業通過加大節能減排投入,嘗到了綠色發展的甜頭,繳納的環保稅逐年遞減,經濟效益逐年攀升。

  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受益企業之一。該企業位於南岸區茶園長江工業園區,産品主要涵蓋齒輪加工機床、汽車零部件、精密鑄件、智慧製造裝備等。從2015年開始,該企業陸續為環保項目投入資金2800萬元,配備了各類廢氣處理設施、污水處理系統等環保設施,不斷增強自身處置能力。

  “環保稅的實施加速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根據環保稅‘多排多繳、少排少繳、不排不繳’的機制,想要減少稅負,就必須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改善産品生産工藝。”公司負責人介紹,企業投入專項資金,增加噴漆室、調漆間廢氣處理設施、打磨廢氣處理設施、噴砂廢氣處理設施等設備,並從原輔料、生産工藝等方面進行改進和提升,通過廢物循環利用,有效降低了企業排污量。

  據了解,近年來,重慶市稅務部門不斷與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持續深化重慶市環境保護稅徵管協作機制建設,形成合力,提高徵管質效。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胡元聰表示,“實現高品質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需要各部門聚智聚力,最重要的是要發揮好每個‘棋子’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良好局面。以環保稅為主的綠色稅制,是相關部門開展協同共治的一個很好的著力點,發揮其調節、引導、倒逼的作用,將有力推動全市産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數説·環保>>>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截至目前

  重慶市共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216件(金額共計1.4億元)

  累計修復土壤20.5萬平方米 林地45.9萬平方米 礦山11萬平方米 增殖放流魚苗40余萬尾

  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市域內流域面積500平方公里以上且流經2個及以上區縣的19條次級河流,涉及的33個區縣全部簽訂生態補償協議

  截至去年底,市財政和流域相關區縣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受償)資金達9691.8萬元(重慶日報記者 陳維燈 實習生 何星熠)

  數據來源:市生態環境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