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金融峰會為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注入新動能
2020-11-25 09:20:12來源:重慶日報編輯:胡明珠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深化中新金融合作 推進重慶金融開放 推出諸多重大措施 中新金融峰會為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注入新動能

  11月24日,為期2天的2020中新金融峰會落下帷幕。本屆中新金融峰會有哪些亮點?取得了哪些成果?當天下午,中新金融峰會組委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就此進行了解答。

  規格高 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中新金融峰會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標誌性項目,現已連續舉辦三屆,推動了重慶與新加坡“點對點”金融合作,帶動了中國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面對面”互聯互通。

  “本屆峰會層次和規格高,主辦單位全部出席,併發表致辭和主題演講。”市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恒介紹,來自東盟10國央行、國際金融機構及中國西部地區、國內主要金融機構和科技頭部企業的重要嘉賓200余人參會,大家“面對面”“屏對屏”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共話發展。

  同時,海內外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高度關注峰會,通過文字、視頻、H5等的宣傳推廣,實現了全媒化傳播、藝術化展示,峰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凝聚共識 深化中新金融合作

  本屆峰會以“深化金融互聯互通·共建共享陸海新通道”為主題,聚焦人民幣國際化、金融科技、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為參會各方提供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平臺。

  峰會上,中國、新加坡及其他東盟國家有關部委對進一步深化中新金融合作、推進重慶金融改革開放等方面提出了重大政策支持措施。

  譬如,新加坡金管局將在數字化貿易融資、綠色金融、災害風險保險等方面加大對中新金融合作的支持;參會的其他東盟9國央行,提出了依託中新(重慶)金融合作推動中國與東盟數字支付跨境合作的倡議。

  中國方面,商務部將支持重慶與東盟加強抗疫金融合作,加大對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金融支持,建設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範區;人民銀行將制定有利於重慶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規劃方案,支持重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産品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開放體系和金融生態體系,支持重慶對標國際高水準擴大金融業準入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在中國金融業高水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銀保監會將鼓勵中外銀行保險機構依託中新金融合作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立足重慶、輻射西部,大力推動金融科技合作,探索建設跨境貿易融資服務平臺;證監會將支持中新金融合作,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産,放寬投資範圍,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深入推進證券期貨行業開放。

  同時,中國方面支持來自新加坡等地的金融機構來渝投資展業,研究推出中新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互通的可行性,為兩地投資者提供跨境新渠道;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支持以中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助推資本項目穩步開放,以金融市場高水準雙向開放為重點積極支持重慶金融創新發展,探索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探索開展兩地基金互認試點。

  成果豐碩 “雲簽約”46個項目

  峰會不僅是思想交流的平臺,也是合作推進的催化劑。

  在多領域金融開放合作方面,本屆峰會通過舉辦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人民幣國際化、金融科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等3場論壇,高品質推動金融雙向開放、“雙循環”下的供應鏈金融創新與發展等專題活動,以及“共商雙城經濟圈建設·共享西部陸海新通道”閉門會,完善了政府部門、金融高管、企業家、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之間多層次、多領域的交流溝通機制。同時,也豐富了深化中新金融合作的建言獻策和政策儲備,促進了行業對接、銀企互動、項目落地。

  本屆峰會,成功舉辦了重點項目“雲簽約”。簽約項目達到46個,涵蓋了跨境金融、綠色金融、金融科技、多層次資本市場、機構互設、普惠金融等領域,涉及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赴新加坡發債、國際商業貸款、綠色債券、金融科技投資基金、中新數字證券創新服務平臺等項目。

  峰會期間,還首次舉辦了“中新金融專家顧問團”年會。年會上,中新雙方圍繞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推進中新金融合作的有效方式和實現路徑達成了新共識,為進一步完善中新金融合作機制提供了真知灼見。

  此外,峰會期間,工商銀行與日興資管合作發行的新加坡中國債券ETF基金在新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實現了中新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把握中國債券市場機遇的新渠道,促進了中新金融市場的高水準雙向開放,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縱深發展。

  “本屆峰會的召開,為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提供了強支撐、注入了新動能。”吳恒表示。

  一是建機制——形成了依託中新合作建設重慶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政策協調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二是搭平臺——形成了中國西部與東盟之間金融資源對接、業務合作、推進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國際化平臺。

  三是築通道——形成了內陸國際金融中心跨境資金高效融通的金融雙向開放通道。

  四是塑生態——形成了金融、經貿、産業一體化發展的內陸國際金融中心“生態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朋友圈”。

  (重慶日報記者 黃光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