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融、鄉村興、産業聚 “十四五”遇見新山城
2021-01-26 15:46:11來源:人民網編輯:付意菲責編:石麗敏

  【編者按】一年一度的省級兩會,是觀察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各地將如何規劃新一年的重點工作?如何繪製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的發展藍圖?人民網記者走進2021年省級兩會,帶您一同了解。

  1月21日上午8時許,重慶市人民大禮堂,出席重慶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800余名人大代表肩負重托,有序步入會場。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重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最具戰略指引意義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重慶視察指導並對重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指明瞭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是,黨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為重慶賦予了戰略使命、帶來了重大機遇;最具歷史性意義的是,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勝利,重慶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告別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最具根本性意義的是,全市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發展品質效益不斷提升;最具標誌性意義的是,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準大幅提高。

雙城融、鄉村興、産業聚 “十四五”遇見新山城

1月21日,重慶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在市人民大禮堂開幕。 重報集團全媒體記者熊明 龍帆攝/視覺重慶

  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5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7.2%,人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萬美元……這個冬日,重慶市民們收到了一份高含金量的“十三五”成績單。

  纍纍碩果鼓舞人心,壯闊藍圖催人奮進。徐徐展開的“十四五”藍圖,更是讓參與重慶兩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精神振奮,信心滿懷。短短五天的會期裏,職業不同、領域各異的他們,凝聚一心,為山城“擘畫新藍圖、揚帆再起航”建言獻策。

  區域協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速提質

  2020年初,中央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短短一年的時間,川渝兩地各級部門累計簽署合作協議236份,平均1.5天“握手”一次。開工重大合作項目27個,完成投資354億元,雙城經濟圈建設邁入快車道。

  具體來看,成渝中線前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成達萬、渝萬高鐵開工,成渝城際鐵路完成提質改造、實現1小時直達;川渝汽車、電子産業全域配套率超過80%;95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跨省戶籍實現“一站式”遷移,重慶中心城區和成都主城實現公交“一卡通”。

  繼往開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重慶“十四五”發展的重中之重。今年的重慶兩會上,“雙城經濟圈”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最熱詞。

雙城融、鄉村興、産業聚 “十四五”遇見新山城

成渝高速榮昌互通和榮昌城區。榮昌區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成渝兩地合作的‘橋頭堡’,榮昌已與四川毗鄰地區達成合作事項97項,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先行區順利推進。”重慶市人大代表、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表示,“十四五”期間,榮昌要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畜牧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內影響力的陶瓷創新中心、具有西部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研發中心,為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川渝高竹新區的設立,是四川和重慶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具體舉措。重慶市人大代表、渝北區委書記唐川説,渝北將圍繞拉長産業鏈、打造生態圈,立足於招大引強,建立健全招商選商機制,全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川渝高竹新區建設。

  在發言討論中,不少代表委員給出了融入“雙城經濟圈”的具體措施,這其中凝聚著他們在調研中的認真思考。

  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大學教授王林建議,按照內陸自由貿易港要求,籌備申報建設“成渝自由貿易港”,促進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助推器,推動重慶成為聯通雙循環的樞紐節點。同時,通過聯合申報、建設、運營成渝自由貿易港,促進四川自貿區與重慶自貿區的融合,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動互補。

  “目前,成渝兩地已經在金融、物流、文旅 、教育、醫療大健康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度的合作。”重慶市人大代表、渝中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左永祥認為,重慶的中心城區和成都的中心城區,無論是在地理還是歷史文化上都有差異,兩地在合作中還應該發揮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服務區域。

  鄉村振興

  脫貧區縣設立5年過渡期平穩銜接

  除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也被代表委員們反復提及。

  尤其是在脫貧攻堅方面,政府投入的資金和精力前所未有。對此,重慶市人大代表、巫山縣委書記李春奎有著深刻的感受:拿巫山縣雙龍鎮來説,從2017年底到現在投入超過10個億,這相當於當地從改革開放到2017年底的總投入。正因如此,一個個貧困鄉鎮悄然蛻變。“政府敢於擔當,勇於擔當,做出的成績也是響噹噹的。”

  經過不懈奮鬥,重慶18個貧困區縣全部摘帽,191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動態識別的190.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雙城融、鄉村興、産業聚 “十四五”遇見新山城

政協委員們抓住會議間隙積極討論。重報集團全媒體記者謝智強攝/視覺重慶

  脫貧摘帽了,是不是就可以鬆懈了?當然不是。

  為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擺在頭等重要位置,對脫貧區縣設立5年過渡期,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同時,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支持脫貧區縣鄉村産業提檔升級,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加強扶貧資産項目管理。優化結對幫扶關係和協作幫扶方式,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重慶市政協常委、重慶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劉貴忠表示,重慶將抓住“平穩有序”這個關鍵詞,著力研究有序抓好政策銜接、規劃銜接、産業和就業幫扶銜接、基礎設施建設銜接、公共服務提升銜接、重點縣銜接、考核銜接等。

  地處武陵山區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重慶貧困程度最深的四個縣之一。重慶市人大代表、彭水縣委書記錢建超認為,要實現鄉村振興,産業的作用不容忽視,在鞏固糧食生産前提下,彭水將加快推進紅薯、烤煙、畜禽養殖及中藥材等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積極培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和聯合體,促進農業“接二連三”(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産業升級

  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作為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近年來,“産業轉型升級”是重慶推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

  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十四五”時期,重慶將實施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發展、支柱産業提質、産業基礎再造和産業鏈供應鏈提升三大工程,力爭工業規模達到3萬億元。同時,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優化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住業遊樂購”全場景集,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對於2021年,重慶提出要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其中,重點是先進製造業、數字經濟以及現代服務業。

雙城融、鄉村興、産業聚 “十四五”遇見新山城

巴南經濟園區。巴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巴南將一手抓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重慶市人大代表、巴南區委書記辛國榮表示,通過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巴南將努力打造五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全力建設“一區五城”,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

  對於增強産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確保供應鏈安全可控,企業最有感受。

  重慶市政協委員、長安汽車首席專家羅明剛説,目前,長安汽車圍繞重慶、合肥、北京、河北、南京等各生産基地,已完成供應商佈局。其中,重慶基地已經完成車身件、保險杠、儀錶板、內飾板、座椅、燈具等品類本地化佈局,本地化採購金額佔比約60%。下一步,長安汽車還將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納入公司的戰略指標。

  建言獻策促發展,履職盡責謀新篇。五天的時間裏,從經濟發展到文化建設,從鄉村振興到民生保障,代表委員們踴躍發言,氣氛熱烈。一條條建議,一場場討論,反映的是民情民意,彰顯的是責任擔當。

  陰雨消退,冬日暖陽遍灑巴渝大地。“渝”見“十四五”,實幹展宏圖。重慶,新起點上再出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