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一山黔水潤龍裏

2018-10-24 16:02: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晨

石板灘水庫

  國際在線綜合報道(劉蓉娜):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水,穿越歲月之河,伴隨人類文明的每一個進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裏縣,是一座由水而生、依水而居、因水而興,擁有千年曆史的龍之故里,水生態文明建設正在給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帶來新的機遇與活力。

山間流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高山與峽谷相接,飛瀑與流泉共鳴。龍裏縣氣候溫潤,境內分佈著102條河流、溪澗。北部的清水江、南明河,中部的三元河,南部的灣灘河,河流年徑流量8.5億立方。彎彎曲曲的河流像一條條絲帶,裝扮著綠色升騰的龍裏大地。  

  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2014年,龍裏縣成為水利部全國第二批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黔南州的重點推進縣。近年來,在中央、省、州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龍裏縣委、縣政府“舉棋落子”于青山綠水間,著力於“嚴格水管理、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弘揚水文化”,科學制定龍裏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八大任務”,全縣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得到嚴格控制 。一幅青山綠水、江山如畫的水生態文明圖景,在龍裏大地鋪展;一場關乎龍裏人民福祉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正闊步邁向新征程。

人水和諧

  水利保障惠民生

  很多人驚艷于龍裏水之美,卻不知道這個水量豐沛的地區也曾飽受缺水之困。尤其是居住在高山的少數民族貧困群眾,他們的夢想就是能像城裏人一樣,用上方便潔凈的自來水。

  天道酬勤,砥礪前行。在猴子溝集中性供水的基礎上,龍裏縣穩步推進窄沖水庫、龍灘水庫等七座骨幹水源工程建設,實施400余處農村人飲供水工程,解決城鄉供水、周邊農田灌溉用水以及1.43萬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為水安全保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縣實現“家家戶戶都有自來水喝”的目標,人飲安全保障率達100%。

  水利為民,不忘初心。隨著新民河小流域水生態示範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灣灘河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為保障河道水安全、改善河道水環境、修復河道水生態,打造舒適、宜居的城市河道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保障。先後建成貴州山區現代水利龍裏縣灣灘河園區、貴州山區現代水利龍裏縣刺梨産業園試點區,成功打造“龍裏豌豆尖”、“ 龍裏刺梨”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和十里刺梨溝等農業觀光旅遊精品路線,推進農業産業由多元化向集約化發展。一塊塊望天田變成“保收田”,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率達4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468,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得到逐步完善。

  2018年,龍裏縣正式脫貧摘帽。骨幹水源、農村人飲、農田灌溉成為龍裏縣實現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

  群山疊嶂、山水相依、碧水護田,是龍裏人繁衍生息的根基,過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日子,是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也是龍裏縣委、縣政府對人民脫貧致富的承諾。

霞映高原紅

  打造人水和諧新生活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貫城河上,垂柳依依、水上升煙,龍裏從一夜的休憩中甦醒。

  十年前,貫城河河道淤積、污水橫流。龍裏縣實施貫城河治理工程,引打草河水注入,使貫城河水質從劣V類提升到了III類。在滿足城區防洪要求的同時,形成3100米回水帶、90000平方米水面、15000平方米廣場以及音樂噴泉、城市雕塑等,構成了深受市民喜愛的親水空間。河濱兩岸白棉石圍欄雕刻展現了生活在龍裏土地上各族兒女親水、戲水的文化節日,穿城而過的河流與綠樹相挽,遊人信步綠蔭,垂釣柳下,人水相親,其樂融融。

  朵花河流域蓮花段的蓮花濕地公園按照“親水化佈局、本土化種植”的原則,秉持 “生態優先、注重文化傳承”的理念,充分使濕地系統生態功能與藝術審美有機地統一起來,配合地勢與景觀的變化, 形成“延而為溪, 聚而為池,落水為瀑”的水景觀長廊,成為集生態、觀賞、休閒、科普教育和生態修復示範為一體的新型公園。

  貫城河廣場中央團身騰躍的紅色巨龍雕塑與蓮花濕地公園 “雲從飛瀑”遙相呼應,象徵著龍裏蒸蒸日上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發展力。

  治水發展,興水為民。龍裏將防洪安全、綠色生態、宜居環境、新農村建設、景觀以及歷史、文化等元素全方位融入水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生態旅遊的多元融合發展,精心打造推出的涉水避暑遊、休閒遊和親子親水遊等旅遊産品,吸引了大量遊客到龍裏體驗清凜水韻。

蓮花國家水利風景區古典旗袍秀

苗嶺的旋律

  因水而興因水而旺

  生態效益帶來經濟效益,龍裏通過水環境治理,優化發展環境,吸引了一批優質産業和項目,帶動了産業的跨越式發展。

  在貴州有“刺梨上市,太醫無事”的古諺語。作為中國刺梨之鄉,一瓶瓶高端刺梨飲品正成為龍裏縣水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亦逐漸成為貴州省的一張靚麗名片。

  貴州省高標準現代化豆製品生産線生産豆腐得益於龍裏的水,細膩、爽滑,走進千家萬戶。

  灌裝速度最快的啤酒生産線,每天能産出1900多噸啤酒,通過龍裏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銷往全國各地。

  好山好水孕育出生態好産品。“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在這裡交融,滋養了蓬勃發展的水産業,龍裏的水成為甘甜的汁,醇香的酒;持續推進的水生態文明建設,使龍裏社會經濟因水而興,因水而旺。

上善若水任方圓、善利萬物而不爭。龍裏,這片古老大地上的山山水水,正以最自然和諧的傳統思想和最富時代感的精神,水順山勢,隨緣而為。龍裏縣正借力於脫貧出列的豪邁激情,凝聚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磅薄力量,懷著全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推行湖庫連通,水系連通,編織水網,在一次又一次的蛻變中,以更加廣闊的胸懷,向全世界展示多彩的姿容。(圖片來源: 龍裏縣水務局)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