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面推進流域水環境品質管理體系建立

2017-03-29 13:39:31  來源:中國環境報  責編:陳晨

  中國環境報訊:“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水環境品質改善對於補齊生態環境問題短板具有突出意義。我國的水環境問題十分複雜,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生態惡化三大問題並存,水環境品質改善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多重壓力。

  筆者認為,應從環境可承載、社會經濟可接受的角度,建立一套精準高效的流域水環境品質管理體系,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的雙贏目標。

  品質提升, 實現流域尺度與行政區劃尺度相結合

  在流域尺度科學決策,在行政區劃尺度高效管理,能夠保證流域總量控制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來,隨著點源排放引起水環境污染問題逐步得到控制,非點源污染産生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過量輸入導致的富營養化問題已經成為河流水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而非點源污染往往會隨地表和地下徑流在環境中進行更為複雜的遷移和轉化,所需要管控的空間範圍更廣,影響水質改善因素的區域差異更大,防治也更加困難。

  水環境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水環境品質改善必須從流域尺度,統籌考慮點源和非點源污染傳輸全過程,綜合分析水(降水、徑流、壤中流等)、土壤、地形、植被、受納水體的生態功能等多種要素對水環境品質的相互影響。在考慮污染物傳輸過程和末端技術削減效應的基礎上,建立“容量—總量—品質”相關聯的協同動態響應關係,準確計算流域整體的水環境容量。然後,在考慮流域內各行政單元的污染物排放量、社會經濟基礎及發展對環境容量需求的前提下,以流域“社會—生態”系統承載力為基礎,將流域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合理分配到各行政單元內,在分配中應把握公平和效益的原則,充分反映水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分配的社會性、經濟性和歷史累積性。

  筆者認為,在流域尺度科學決策,在行政區劃尺度高效管理,能夠保證流域總量控制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同時,還可突破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科學決策和以行政邊界為單元進行管理的兩個空間層次無法完全重合的困境。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