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綠色發展 “治水”先行

2017-08-08 10:24:35  來源:山西日報  責編:陳晨

  山西日報訊: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與自然的關係史,自然生態的變遷決定著人類文明的興衰更替。在文明進步中,什麼時候生態被犧牲掉了,生態危機出現了,文明危機也就不遠了,生態危機是人類文明的最大威脅。工業革命以來,由於工業生産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與破壞引發的生態危機,關乎人類安危。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一個重要部分,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的國家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時強調:“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革命。”山西省是我國的重要能源基地,礦産資源豐富,享有“煤鐵之鄉”美譽。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然而煤礦的過度開採卻使生態環境面臨嚴峻考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啟動了全省“七河”生態修復工程。

  “七河”治理,從生態效益看,“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的大水網建設,持續推進太行山、呂梁山水保生態建設,水源地保護區、原生態和水環境保護區、壩灘地、水準梯田建設區,保護動植物資源,涵養水源,凈化水質,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從社會效益看,是責在當代、利在長遠的韆鞦工程,“七河”治理工程本身就能喚起民眾的環保意識,黃河與永定河在山西實現歷史性的首次“牽手”,再現“桑幹夕照”等自然人文景觀,重現表裏山河的壯麗景觀,“美麗山西”正向我們大踏步走來,三晉人民在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中享受自然的恩賜,縱情寄情山水間。從經濟效益看,大同天陽盆地地下水置換、桑幹河水質凈化、懷仁牧草基地噴灌以及沁河干流河道治理等9個生態修復項目,可以使農業穩産豐産,大力發展種植業,在恢復水生態的同時,因水而興,借水興産,打造水品牌,做大“水文章”,推動旅遊、加工、服務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打造“水上民生”。最終,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位一體,相互促進,構建魅力山西。

  人文底蘊深厚的山西,通過最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改造,提高生態、生活品質,促進可持續發展,就會再現歌中所唱的:“人説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旁”的大美山西。(作者 張寒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的建設與政治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