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筆”揮毫繪明珠

2017-08-18 15:02:11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責編:陳晨

  國家林業局網站訊:三代人,55年。將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天的荒原,變成百萬畝人工林海,相當於為每3個中國人種下一棵樹,創造出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範例。

  群山環抱,林海蒼茫。車隨路轉,心隨景動。踏上擁有京津後花園之譽的塞罕壩這片綠色熱土,車子便一直在秀美的萬頃林海中穿行,舉目四望,滿眼翠綠。

  塞罕壩在林業經濟強勢的助推下,一座座現代化的新興林場正拔地而起,如詩如畫的森林公園和一個個生態旅遊景區正相繼開發和開放……

  走進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展覽館,我們在圖表、物證等史料和浩如煙海的原始檔案中,從一張張發黃的舊照片裏,尋找當年神秘之旅的聚散遷徙。沿著塞罕壩人半個世紀的艱苦創業歷程,如同閱讀了一部半個世紀的“興林史記”。

  從漫天黃沙、窮山禿嶺到滿目青山、綠水潺潺,塞罕壩每棵樹的年輪,都見證著這裡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進程。

  連日來,“塞罕壩精神”“塞罕壩奇跡”等熱詞,不斷被各大媒體反復提及,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人們對塞罕壩的生態效應釋放出的巨大正能量,都讚嘆不已。塞罕壩連著北京,為京津生態屏障的守衛做出了傑出貢獻。

  “從一棵樹到百萬畝林海,是幾代務林人艱苦奮鬥的結果。作為新一代務林人,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向老一代務林人學習,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服輸的精神,遇到問題沉下心來找原因、想對策,將塞罕壩精神傳承發揚下去。”塞罕壩林場講解員吳雪潔説。

  “這就是當年的地窨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裏面的空間很小,但是當時的人們卻樂在其中。”在塞罕壩展覽館,一間複製的地窨子前,講解員吳雪潔向記者介紹。“一日三餐有味無味無所謂,爬冰臥雪冷乎凍乎不在乎”,這就是當時人們精神的寫照。

  創業歷程總是充滿坎坷,把樹種活後,還要把樹管護好。惡劣的自然環境無時不在挑戰著塞罕壩人的意志和智慧。1977年,林場遭遇了嚴重的“雨凇”災害,57萬畝林地受災,20萬畝樹木一夜之間被壓彎、壓折,林場十多年的勞動成果損失過半;1980年,林場又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大旱,又有12萬多畝樹木被旱死。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