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深遠

2017-10-10 15:48:06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陳晨

  經濟日報訊:相對於傳統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發展生産、增加效益和提升競爭力方面更具組織優勢,日益顯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與較大的發展潛力,成為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

  調查結果顯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擁有較高的人力資本,經濟發展狀況良好,已經顯現出一定的輻射帶動作用,發展前景看好。現階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産經營高品質農産品狀況不容樂觀,綠色生産方式應用比例不高,品牌建設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金融支持力度還遠遠不夠。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農産品品質提升效果不佳。調查顯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無公害農産品、綠色農産品和有機農産品(下文簡稱“三品”)認證比例不高,隨著品質改善程度的增加,生産該類型農産品的概率下降。2015年生産經營“三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佔比為17.41%,“三品”銷售額平均為13.79萬元,佔其總銷售額的比重平均為11.45%。“三品”中,以生産無公害農産品為主,對品質提升更高的綠色農産品和有機農産品生産相對較少。調查結果顯示,生産經營無公害農産品認證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佔比為13.30%,比生産經營綠色農産品和有機農産品的比重分別高出4.13個百分點和7.75個百分點。

  二是農業綠色生産方式應用仍然不容樂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産經營過程中農藥、化肥和農膜的投入依然偏高。調查結果顯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每畝化肥、農藥和農膜的投入均遠高於全國普通農戶。在所調查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中,畝均化肥投入平均為309.19元,畝均農藥投入為111.29元,畝均農膜投入為25.53元。同時縱向來看有惡化趨勢。2015年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的化肥畝均投入較上年增加3.42%,畝均農藥投入較上年增加4.39%,畝均農膜投入減少2.67%。

  三是品牌建設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首先,品牌建設意識缺乏。在所調查的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中,擁有註冊商標或自主品牌的經營主體有661個,僅佔有效樣本的15%。其次,品牌影響力不夠。在所調查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品牌影響力擴展到其他省份的不足四分之一,大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品牌影響力僅在本省、市和縣域範圍內。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遠遠不夠,金融支持力度尤顯不足。調查結果顯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所獲得的産業政策、金融支持和政治激勵評價得分分別為2.28分、1.95分和2.23分,均未達到“一般”水準,且對金融支持滿意程度最低。

  為此,我們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第一,要進一步推進特色農業生産經營方式,鼓勵農業新業態發展。應完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産品電商發展標準體系,擴大財政、信貸支撐,鼓勵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以大力改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設施條件,支持農産品電商平臺和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同時,推進標準化生産,健全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大農産品品質安全培訓力度,強化生産者的品質安全意識,促進規範生産。

  第二,要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産經營高品質農産品,推進農業生産方式由粗放型向綠色生態可持續型轉變。一方面應加大科研投入,降低綠色生態可持續生産方式的成本,進一步削減化肥、農藥、農膜投入;另一方面則應加快農業品牌化建設,大力開發高品質農産品的附加價值,提高綠色生態可持續生産方式的經濟效益。

  第三,要進一步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金融支持力度。應明確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政策扶持的目標,聚焦農業供給側改革相關行業和領域,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産業項目提供政策便利和資金支持,在現有的政策扶持基礎上,通過績效考核等方式加強政策落實;同時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金融創新,鼓勵金融組織開發適應農業行業發展的金融産品,引導金融資本進入第一産業,拓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方式。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