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能源進入千家萬戶

2017-10-23 09:40:46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人民日報訊: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過60%,“綠色電力”點亮生活;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供應商,全球近1/3的硅料、1/4的硅片來自“協鑫智造”;在“一帶一路”實現智慧能源業務的大規模佈局

  9月發佈的2017中國企業500強中,協鑫集團排名提升32位,繼續穩居新能源行業首位。同時,協鑫與國內著名高科技企業一起,進入中國民營科技創新型企業前10強。

  “縱觀協鑫的發展,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説,未來,協鑫將一如既往地堅守創新,把綠色能源帶進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技術創新助力企業領跑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首次專門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了企業家的地位和價值。協鑫集團副董事長朱鈺峰説,《意見》的出臺,標誌著一個真正提倡企業家精神、靠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正式開啟。

  矢志於“把綠色能源帶進生活”的協鑫人,初心不忘——在2019年前後實現光伏發電側平價上網。朱鈺峰説,這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豪言,而是有著創新能力支撐的信心。

  從2006年到2016年,協鑫集團旗下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擺脫國外的技術束縛,通過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GCL多晶硅生産法,單線産能提高10倍,而消耗指標和生産成本則是成倍下降。朱共山告訴記者,正是依靠創新,在硅片産品線上,協鑫形成了“鑫多晶”、高效鑄錠類單晶、金剛線切多晶和黑硅片四大産品系列,産品由以往的多晶為主轉變為單晶、多晶並舉,覆蓋了市場的主流需求。

  自主研發的金剛線切多晶硅片技術有著多項明顯優勢,切割效率可提升40%,單位産量較高、輔料消耗較少,切割成本可降低20%。而濕法黑硅技術的電池效率則可以提升1%左右。

  協鑫新能源公司依靠創新,採用太陽能平單軸、斜單軸跟蹤支架、雙面雙玻等技術,增加發電量15%左右,使得企業始終在技術和成本上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將有可能成為業內第一個實現平價發電的光伏企業。

  協鑫集團每年投入技術研發的資金佔到營收的3%,遠遠高於一般的製造企業。

  加速構建智慧製造體系

  一台光伏切片機,一分鐘産生700多個數據,將這些生産數據採集到“雲端”,通過大數據分析,尋找到最佳的工藝流程、最佳操作模式和檢測方法,從而推動生産效率的提升。蘇州協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提高了0.5%的優良率,一年新增數千萬元的利潤。

  去年9月,協鑫發佈了智慧工廠路線圖,生産製造自動化、流程管理數字化、企業信息網絡化、智慧製造雲端化成為協鑫建設智慧工廠的四個重要步驟。朱共山介紹,保利協鑫光伏製造業預計2017年底實現全流程70%自動化水準,2020年實現全流程自動化與信息化的對接工作,2025年實現智慧工廠。

  “在智慧製造推進過程中,創新同樣起到引領作用。”朱共山告訴記者,協鑫集成旗下的智慧製造團隊自主研發了高速自動焊接機、高精度排版一體機、機器人碼垛分檔系統等一系列智慧設備及系統,改造11條全自動組件生産線,導入28項自動化項目,成功打造備受矚目的“黑燈工廠”,創造了26項全球行業第一。“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融入生産製造全過程,智慧計劃、智慧生産、智慧物流成為現實,品質、成本均實現顯著提升。”朱共山介紹,據初步測算,智慧車間的生産效率提升50%,製造成本下降30%,交貨週期縮短30%,品質優良率提高21%。

  讓數據充分整合智慧共享

  朱共山介紹,未來,“協鑫雲”系統將成為保利協鑫智慧工廠的“大腦”,將構建經營、生産、服務三個大數據中心,讓數據充分整合併實現智慧共享。

  在製造端,可以對産品品質和生産績效進行有效追溯,對生産線優化、設備維修採購進行支持,快速處理異常情況;在運營端,可以對人力需求、産品設計、市場波動、客戶反饋等進行分析,實現雙向信息整合;在服務端,可以建立産品維修專家系統,對配件存儲進行支持,對關鍵組件壽命等進行分析,減少生産運營成本。

  依託“協鑫雲”系統的建設,保利協鑫未來的智慧化工廠將把供應鏈、設備管理、品質檢測、物流管理等系統完全整合,成為高度自動化和信息化的綜合系統工廠。

  朱共山説,協鑫27年的公司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創業無止境”的歷史。協鑫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過60%,“綠色電力”點亮生活;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供應商,全球近1/3的硅料、1/4的硅片來自“協鑫智造”;聯手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合資創立江蘇鑫華半導體,建成並投産5000噸/年的半導體用電子級多晶硅基地,結束我國電子級多晶硅大量依賴進口的歷史;在“一帶一路”實現智慧能源業務的大規模佈局;在國家光伏精準扶貧行動中實現2016年度規模第一。此外,協鑫連續兩年在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排名第二,連續多年位居中國新能源行業第一。(記者 王偉健)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