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丨興化用生態底色描繪綠色轉型發展

2017-11-09 09:56:16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陳晨

  江蘇日報訊:近年來,江蘇省興化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為目標,努力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生態立市、人文興市三大戰略,切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裏下河國家濕地公園創建,做足“生態+”文章,用生態“底色”描繪興化轉型發展“綠色”,以生態環境的優勢彰顯興化轉型發展的優勢。

  落實“兩山”論述

  決不對低層次産業項目轉移“大開綠燈”,決不對污染嚴重的利稅大戶“網開一面”,決不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下不為例”。興化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兩山”論述,樹立大局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呵護生態顏值。興化毅然放棄了泰州市政府已批復同意的化工園區建設項目。2016年,全市空氣環境優良天數比例77.3%,PM2.5濃度46微克/立方米;省考斷面水質優於三類水水質比例達100%。根據省政府公佈的《2016年江蘇省環境狀況公報》,興化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70.4,位居泰州市第一,在全省名列前茅。

  做足“生態+”文章

  立足資源環境優勢,做足“生態+”文章,把生態優勢打造成為興化最核心的競爭力。大力發掘優質自然生態和人文資源,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公共産品。針對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在全市範圍內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按“三區”劃分要求進行整治,2016年,對禁養區內537家養殖場(戶)實施關停。

  2017中國·興化千垛菜花旅遊節期間,共接待遊客21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5.6億元。作為江蘇最大的“綠色糧倉”,興化香蔥、興化大米、興化紅皮小麥、興化大閘蟹、興化大青蝦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産品。

  劃定生態紅線

  劃定生態紅線保護區域,著力在生態環境修復上做文章。2015年,優化調整後的興化市生態紅線保護區域面積達521.88平方公里,佔市域面積的21.8%。根據生態紅線管控要求,劃定保護區域邊界標誌,加強區域環境監管。制定“飛地”招商政策,鼓勵納入生態紅線區域鄉鎮招引的重大項目飛地落戶重點園區。突出抓好西北部重要湖蕩濕地保護區生態修復工作,按照省政府批復的《裏下河(興化)湖泊湖蕩退圩還湖專項規劃》要求,啟動實施得勝湖、平旺湖、大縱湖、徐馬荒生態修復工程,工程竣工後,將使整個區域生態環境逐步恢復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興化西北部湖蕩的自然地貌和生態水準。(記者 孫曉玲 王建美)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