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化”治理環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2017-12-11 17:39:18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陳晨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報道(王海霞  王風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其核心就是堅持以提高環境品質為核心,從改革環境治理制度入手,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把生態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和改革藍圖具體化為路線圖和施工圖。12月2日,以 “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滿足人民群眾環境需要”為主題的廳局長論壇在廣東惠州召開。

  論壇共同探討、準確把握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頂層設計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的基礎上,把良好生態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保護綠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本次論壇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環境報社、廣東省環境保護廳主辦,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指導。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原常務副會長祝光耀,四川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暉,湖南長沙市環保局局長潘勝強,廣西省南寧市環境保護局局長韋好鵬以及環保部各有關司局、部分省(區市)環保廳(局)負責人出席了論壇。

  李暉在致辭仲介紹了廣東省環保工作情況。他説,近年來廣東省深入貫徹落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按照“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使全省綠色發展水準得到提升。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目標,到2020年,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論壇以 “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滿足人民群眾環境需要”為主題,各省區市環保廳(局)的領導和嘉賓圍繞貫徹落實水、氣、土三個“十條”,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方面的進展和成效,以及治理共建面臨的難題,政策制度、體制機制創新的經驗和體會等方面作主旨演講,並召開經驗交流會,共享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攻堅戰經驗做法。

  運用科技手段減輕環保部門壓力

  談起生態工作的經驗做法,四川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認為,四川省的經驗有較強的可複製性。“我們在生態保護方面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科技導向。”于會文説,四川省地理位置較為特殊,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肩負著特殊的生態環保任務。近年來,四川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對生態問題查得嚴、查得細,並建立較為完善的群眾舉報制度,讓百姓成為發現和反饋生態問題的重要參與者。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政府與群眾雙方形成良性互動,形成了政府與群眾互相信任、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局面。

  于會文認為,目前解決好生態問題還需依賴科技手段。“生態問題的解決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而科技手段的運用能有效減輕環保部門的壓力。”于會文建議,政府部門應為生態保護作出具體部署,如開通環保專列地鐵、公共汽車,適當引導發展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

  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和宣傳作用

  在經驗交流環節,湖南長沙市環保局局長潘勝強表示,長沙市近年來大氣品質得到較大改善,主要得益於該市環委會的成立。“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不是環保部門單打獨鬥能完成的,因此我們在3年前成立了長沙市環委會,形成各部門聯合治污、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潘勝強説,長沙市還將環境治理“項目化”,並分類進行治理,由長沙市環委會對項目進行嚴格監督,促使其落到實處。

  廣西南寧市去年空氣優良率達95.1%,較之前取得較大提升。南寧市環保局局長韋好鵬認為,這一成績的取得並非偶然,主要得益於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採取了強有力措施。“解決生態問題,最重要是找準癥結、科學治污,同時要壓實責任,對具體事項立好‘責任狀’,並逐月落實責任,而不是到年末才追究責任。”

  韋好鵬認為,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根本在於精準防控,從源頭治污,“為了從源頭上減少大氣污染,南寧市毅然拿出1.5億元,用於淘汰十多萬輛黃標車和老舊車。”韋好鵬説,政府部門還應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實行全民治污,並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和宣傳作用,在全社會形成防污治污共識。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