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核心水源地 探生態致富路

2018-02-07 09:30:34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晨

  人民日報訊:2月初,位於豫鄂兩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庫,靜謐如常。

  “109項全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環境品質達標Ⅱ類標準,其中常規項目95%以上符合Ⅰ類標準,特定項目100%符合水源地水質標準……”日前,記者了解到,丹江口水庫最新一期水質全因子監測結果顯示:水質持續向好。

  河南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2014年,一渠清水從這裡出發,直奔京津。然而,作為一個深度貧困縣,淅川守著“大水缸”、握著“水龍頭”,卻有樹不能伐、有魚不能捕、有礦不能開、有畜不能養。能不能找到一條既保護生態又不耽誤經濟發展的路子?淅川的答案漸漸清晰。“我們克服重重困難,淘汰落後産業,轉型綠色發展,講述了一個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説。

  保水質、保生態,為一江清水永續北送

  拋出抓鉤,探入水下,順勢撈起枯枝爛葉,“走你——”,在水庫渠首段,尚世傑等護水隊員正在仔細巡查。

  這支由“80後”組成的護水隊共有42人,主要是大學生和退伍軍人。“早上7點半就開始忙,天黑才能休息,天天如此。”尚世傑已經習以為常,“雖然護水工作單調乏味,但必須得有人做。”

  據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前夕,淅川組建了2000人的專業護水隊,建立了網格化的水污染防治責任體系,實行常態化護水。

  為了一江清水永續北送,淅川縣共移民搬遷16.5萬人,先後關停380多家污染企業,取締庫區水上餐飲船及5萬餘網箱,關停拆除禁養區400余家養殖場。淅川縣還投資5億多元在15個庫區鄉鎮建立了完善的污水及垃圾處理設施。在農村推進戶用沼氣,建設沼氣池4.1萬座,每年將200萬噸的人畜糞便轉化為有機肥。

  構築生態防護屏障,淅川持續推進造林綠化。據統計,2017年10月以來,已經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0.9萬畝。目前,淅川全縣庫周生態隔離帶總面積達20余萬畝,森林覆蓋率45.3%,丹江口庫區森林覆蓋率53.2%,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標準。

  不能用農藥化肥,土裏照樣生金

  九重鎮張河村曾是有名的辣椒村。“每年到7、8月份,上百家雲貴川的企業都來張河村收辣椒。”回憶起當年場景,張河村村支書張家祥一臉驕傲。

  然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落地後,張河村卻為辣椒“犯了愁”。“縣裏説我們是核心水源地保護區,害怕種辣椒施農藥化肥讓水裏氮磷超標。”張家祥説。

  辣椒不能種,種什麼?張家祥帶著村民考察了好幾個項目。2013年年底,他選中了軟籽石榴項目,“雖然軟籽石榴第四年才進入盛果期,但種的樹能保持水土,開的花能觀賞,結的果能賣錢,關鍵不用施化肥農藥,既是環保産業,還是增收産業,種著放心。”

  經過考察,淅川引入一家企業,負責軟籽石榴的種植和銷售。6000畝地相繼流轉出去,每畝地流轉費800元,給張河村村民吃了定心丸。部分村民留在石榴林當工人,負責日常除草、施肥、澆水、剪枝等,“只要不下雨,見天都有活,一年能幹10個月。”貧困戶高國奇告訴記者,他和老伴在石榴林務工,加上地租和分紅,去年收入2.8萬元,“比以前強多了”。

  4年過後,張河村盼來了纍纍碩果,軟籽石榴打出了品牌。“我們的軟籽石榴喝的是丹江水,吃的是有機肥,價錢賣得高。”張家祥臉上的驕傲又回來了。

  張河村的成功,帶動了周邊村民的參與。

  據統計,淅川縣2017年新增1.2萬畝石榴林,並探索出一種利益共享模式:政府利用優惠貸款政策、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建設等支持企業發展,企業按“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農事活動、統一收購、統一品牌”種植銷售,到盛果期按比例分成,10%歸村集體經濟、40%歸企業、50%分紅給村民。

  盧捍衛説,這種模式把村民、企業、政府緊緊聯繫在一起,大家由過去的三心二意變成現在的齊心協力,“過去你把樹種上,村民可能給你挖了;現在你把樹苗給村民,他不光自己種,還像自家的樹一樣細心照料”。

  推進高效生態産業發展過程中,淅川縣出臺多項政策,在基地建設、生産設施、信貸支持、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補貼,積極整合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等項目資金,使項目跟著基地走、服務跟著産業走。

  截至目前,淅川縣已兌付生態産業資金6000多萬元,發展軟籽石榴、金銀花、薄殼核桃、柑橘、黃金梨等30萬畝,3.5萬渠首農民端上“生態碗”,4000多名貧困戶年增收近兩萬元。

  水裏不能養魚,靠水也能吃水

  淅川山清水秀,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在臨近丹江的馬蹬鎮石橋村,老漁民王志新沒想到,一把年紀又開始了二次就業。“同樣是靠水吃水,以前是在丹江搞網箱養魚,現在是在丹江風景區做保潔。”王志新説。

  “在景區做保潔員,一個月有4000塊。和網箱養魚相比,掙錢多、還穩定。”王志新的兒子在景區邊開了農家樂,王志新説,每逢節假日,農家樂家家爆滿,“每天能有1萬多元收入”。

  近年來,淅川把旅遊興縣作為重要發展戰略,修建環庫公路,帶動周邊農家樂、觀光園、採摘園等蓬勃發展,為開辦農家樂的貧困戶人均補貼7000余元。目前,淅川全縣旅遊業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吸納貧困群眾就業7000余人,帶動貧困群眾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

  淅川還積極推動工業轉型,2012年起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被關停。“我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抓主導、促轉型,聚焦農副産品加工等綠色産業,狠抓項目建設、重推科技創新、力破融資難題、力推企業解困,不斷提升工業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淅川縣縣長楊紅忠表示。

  被關停的企業中,有一家企業原來生産燒鹼、液氯等化學産品,最高年産值過億元,是當地發展勢頭最強勁的企業之一。關停之後,借助當地農業産業優勢,開辦了食品加工、食品包裝等相關業務,山裏的綠色産品經過加工和包裝,獲得了更高額的回報。另一家制藥企業也積極轉型,通過生態旅遊、生態農業等多業並舉,發展生態林果,初步形成了農産品、食品加工産業鏈。(朱佩嫻)

分享到:
  • 聯盟單位中國生態文明網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聯盟單位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 聯盟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